從傳統師德思想審視當代師德師風建設

時間:2022-03-29 03:31:24

導語:從傳統師德思想審視當代師德師風建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從傳統師德思想審視當代師德師風建設

1.敬業仁愛。“仁者愛人”是傳統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教師而言,愛生是敬業的必然,也是教師的基本素質。如何愛生?首先,尊重學生的人格。孔子提出“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就是愛生的具體寫照之一,平等對待學生,真心付出、對學生關懷備至才會讓學生感覺到教師的愛。其次,嚴格要求學生。嚴是愛,寬是害,嚴格要求也是對學生負責的一種體現?!翱嗥湫闹?,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就為教師的教學標準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教師要指引學生向高標準努力,不斷提升自我。第三,信任學生,相信學生會進步。韓愈在《師說》中提到“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對為師之道提出了新標準。荀子在《勸學》中提出“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其本意是鼓勵年輕人在學識和事業上超越前人。這些觀點都體現了教師對學生的“仁愛”,信任、鼓勵學生不斷超越自我,甚至超越教師。2.育人至上。傳統師德吸納“育人至上”作為核心內容。幾千年前的周朝,人們對教師就提出了要培養“修己治人”的人才??鬃痈怯酥辽系牡湫痛?,在其眾多弟子中,孔子把道德修養和道德教化作為教育的第一要義。所以,孔子在“弟子三千”中培養出“七十二賢人”。古人更是把育人作為一種社會責任。3.為人師表。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是教師崇高的職責。為人師表在古往今來的師德思想里占據著重要位置?!侗饼R書王昕書》言“楊重其德業,以為人之師表”,最早提出了為人師表的理念??鬃犹岢觥捌渖碚?,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墨子提出“以身戴行”,孟子提出“教者必以正”,荀子提出“以身為正儀而貴自安者也”都詮釋了為人師表的深刻內涵?!澳7恫欢?,則不模不范矣”、“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者也。道之未聞,業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則非師矣”,則體現了古人如何踐行為人師表。作為教師,首先要端正自身的言行,成為學生的表率;其次要積極學習,充實自己,有高于他人的知識水平,才能成為別人之師。4.教育開明。教育開明是中國傳統師德的重要準則。在中國傳統的師德思想里,教育開明一方面要求教育的普遍性,另一方面強調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是平等的??鬃泳洼^早倡導教育普遍性和平民化,其在《論語衛靈公》中提出“學習之道,有教無類”,即教育對象沒有貧富之分、貴賤之別、品類高低,都可以有受教育的權利,只要學生有求學之心,教師則要一視同仁,平等對待,悉心教誨??鬃觿摿⑺綄W,讓一般的百姓都可以享受教育,是其“有教無類”思想的真實寫照,體現了“教育公正”。傳統的師德思想還強調教師與學生的關系要平等??鬃犹岢觥皩W無常師”、“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等膾炙人口的經典思想,正是強調了教師與學生之間“教學相長”的師生關系。“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即是說,學生通過學習而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師通過施教知道自己還有不甚明了之處。學生知不足,就會反省自己,奮發學習;教師知不足,就會自強不息,增益其所不能。教學相長不僅指教師在教育學生時,因鉆研教材而提高了自己的學識,而且指學生對教師也會有啟發幫助,所以教與學相輔相成,教育學生學習的過程,也是教師提高自身的過程。教師與學生之間平等,才能真正體現傳統師德中的“師道尊嚴”。

傳統師德中的精華是今日為人師者所應具備的道德,許多教育思想孕育著豐富的現代意蘊和時代價值。盡管受到歷史條件的限制,古代的教育與當今相比顯得單薄,但傳統的師德思想的內容,則是當下教育者學習的典范。因此,正確理解傳統師德文化的價值,對于今天的人才培養和新時期的師德師風建設具有重要意義。1.以人為本,強調教師自我塑造。師德教育要關注教師的發展,堅持以人為本,首先就要在師德教育過程中堅持主體性原則,強調教師的自我塑造。道德在傳統的師德教育里被看成了一種消極防范的力量。隨著社會各個層次的發展,人們逐漸認識到,道德不再是人們被動服從或適應社會所認可的習俗或規則,而是人們建立自我發展、自我肯定的一種重要方式。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以及社會價值觀在某種程度上的偏移,使得教師隊伍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考驗。在功利心的驅使下,一些教師缺乏事業心和責任心,將日常教育工作和研究工作作為謀取經濟利益的手段,喪失了職業信念和職業道德。不過,現實并不太讓人灰心,一些教師也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和高尚品格向社會不斷傳遞著“正能量”。如為救學生斬斷雙腿的“最美女教師”張麗莉;為留守兒童辦學,被譽為“80后最美鄉村女校長”的女大學生李靈;駐守高原的支教夫婦胡忠、謝曉君等。他們具有崇高的師德信念,忘我的奉獻精神,不圖名利,默默奉獻,他們是教師中的楷模,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優良道德風范和高尚人格魅力。由此可見,自我教育和自我修養能力,是構成現代教師道德主體的一個基本要素。2.好學進取,提升教學能力。好學進取是傳統師德中履行教師職責的重要保證??鬃犹岢觥安W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由于教師職業的特殊性,教師本人的學習能力也成為衡量師德的重要標準。在知識爆炸的時代,如果疏于學習,人們的知識結構會很快落伍?!暗乐绰?,業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則非師矣?!币虼?,教師要緊跟時代的步伐,好學進取,牢固樹立不斷學習的意識,不斷地學習充實自己,提高自身教學能力,提高教學質量,不僅學習專業知識,還要學習教學技法,加強教師間的交流,與時俱進。只有這樣,才能成為國家教育的具體踐行者,才能承擔起培養人才的重任。3.人人平等,統一評價標準。客觀公正,平等待人是學生評價其最喜歡的老師的第一條標準。按照傳統師德“有教無類”的思想,人人平等既體現在師生間的平等,最重要的是教師要公正、公平、客觀地評價和對待每一個學生。教師的一句話或者一個眼神都可能會給學生帶來很大影響。因此,教師在對待學生時,要按照統一的標準評價學生,不偏不倚,是對“有教無類”思想的力行,也是加強師德建設的必備條件。4.注重實踐,提高師德教育的實效性。提高教師的思想道德水平是師德教育的根本任務,也是提升學校整體教育水平的有力保障?!白x萬卷書,行萬里路”,踐行傳統的師德思想比學習師德思想更為重要。首先,要建立有效的管理機制,規范師德管理制度化體系。其次,建立長效機制,通過多種切實有效的活動提高師德教育的實效性。如教師先進事跡交流活動、師德主題征文、優秀事跡圖片展等。只有通過實踐,才能使師德教育深入人心,使師德師風建設取得實效。綜上,師德師風建設是中國現代教育事業健康發展的靈魂所在,承載著民族振興的偉大重任?!皫煹屡d則教育興,教育興則民族興。”挖掘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深刻理解傳統師德思想的內涵價值,重新審視當代師德師風建設,是提升整體教育質量的有力保證.

本文作者:劉卉工作單位:河南省輕工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