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圖書館高校建設論文

時間:2022-11-24 03:32:41

導語:智慧圖書館高校建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智慧圖書館高校建設論文

1智慧圖書館的本質與特征

1.1智慧圖書館的特征

智慧圖書館所采用的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技術僅僅是其外在的表象特征,互聯、高效和便利才是其真正的內在特點。(1)“互聯”即通過圖書館人和物的全面感知、在感知基礎上跨時空的立體互聯和在信息共享基礎上的深度協同,將智慧技術滲透融入圖書館服務與管理的各個領域、業務、流程和細節,將圖書館的諸多要素有機結合在一起,實現圖書館科學發展的創新轉型。(2)“高效”即通過整合集群,將智慧管理融入圖書館的服務與保障,將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導入圖書館的前臺與后臺、軟件與硬件,在書書相聯、書人相聯和人人相聯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為讀者節約時間,使館員和讀者能夠在有限的時間里方便快捷地處理各類事務,提升規模效應,實現圖書館各項資源的收益最大化。(3)“便利”即在全面立體感知的基礎上形成的無線環境,通過為讀者提供就近的、一體化的便捷方案,任何讀者在任何地點通過任意方式都能獲取所需要的所有信息并進行相應互聯,圖書館服務成為隨時隨地的便攜服務。讀者通過手機和多媒體信息載體,進入無時無處不在的學習休閑環境,從而保證大多數文獻與資料都能被最大限度地利用。[2]

1.2智慧圖書館與數字圖書館的區別

智慧圖書館與數字圖書館都具有數字化和網絡化的特征,但二者又有明顯的區別。智慧圖書館的這些特征,已經與其互聯、高效和便利的內在特征和本質追求有機地結合了起來。智慧圖書館是在圖書館數字化的基礎上,實現了智能化、網絡化、全球化與社會信息化的產物,是數字化圖書館發展理念與實踐的延續與升華。智慧圖書館不僅僅是數字圖書館呈現的圖書館資源的物理組合,而是進一步的化學融合,在信息技術支持下實現圖書館的全面的優良服務與高品質管理,是圖書館發展的全局解決方案。

2高校建設智慧圖書館的必要性

目前,許多高校都已經實現了以“校園門戶”“一卡通”等為代表的數字化建設,圖書館作為高校教學與科研的中心,應抓住這個時機,逐步構建并完善智慧圖書館,利用智慧圖書館的優勢,在服務內容和服務方式上大膽創新,拓展出更多高效、新穎并符合用戶需求的服務,更好地為教學與科研工作服務。

2.1定題服務、個性化信息服務方面

定題服務是圖書館讀者服務的傳統項目,但傳統圖書館定題服務的資源利用一般都局限于本館館藏或局部地區的館藏集合,其服務手段存在著極大局限性,常常為有需求的讀者帶來不便。而智慧圖書館的定題服務在資源提供的極端豐富、多樣的服務手段及智能的信息處理等方面,具有了傳統圖書館不可比擬的顯著優勢。智慧圖書館可以完成兩大類的定題服務:一是借助互聯網實現的電子郵件、網頁并在一定程度上依賴人工參與的信息推送服務,這與傳統定題服務相類似;二是基于智能軟件完成的全自動化的信息推送服務。圖書館的用戶在一次輸入請求命令后,就能定期收到選定的專題信息,這極大地解放了圖書館人力,同時也優化了用戶體驗。除此以外,智能圖書館獨特的個性化信息服務則是圖書館在普通定題服務的基礎上,針對用戶在時空、服務方式和內容上的個性化需求,通過個人定制設計個性化服務系統,靈活制定信息資源、參數、活動過程及相關服務,采用個性化信息推送技術來滿足用戶對信息的特定需求,這將從根本上提升圖書館的服務能力。

2.2特色數字資源收集服務方面

信息化時代,高校讀者和科研工作人員對信息的需求在廣度、深度和內容的實時性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盡管大多數高校圖書館都引進了一些專業數據庫,但受限于投入經費和硬件條件,傳統的專業數據庫服務難以滿足高校科研人員的需求。在這個意義上,智慧圖書館開展的數字資源庫收集服務,可以充分發揮專業信息儲存器的作用。特色數字資源收集服務主要包括以下3個方面:一是自動對存儲在遍布世界各地的“計算機云”上的優秀文獻、免費電子期刊進行定期下載并分類存儲;二是利用搜索引擎追蹤下載相關領域的最新的專業信息與文獻;三是加強原生資源數字化進程,通過互聯網積極搜集專業會議文獻和學位論文等,并進行數字化加工與存儲。通過特色數字資源收集服務,智慧圖書館能夠發揮專業信息儲存優勢,其不饃替代性也在這里體現了出來。

2.3構建交互式參考咨詢服務平臺方面

智慧圖書館通過建立交互式智能化信息咨詢服務平臺,以取代傳統圖書館的館內柜臺式讀者服務,從時間、空間和內容上都大大提高了服務質量。通過將被動封閉式信息服務變為主動開放式信息服務,使咨詢服務得以深化拓展,滿足用戶日益增加的知識需求。該平臺一方面可以打破時間和地域限制,培養讀者自主獨立的信息檢索技能;另一方面可以實現讀者之間的跨時空互動交流,提供讀者互助的的網絡平臺,解答讀者遇到的諸多難題。

3高校建設智慧圖書館面臨的主要問題

盡管建設智慧圖書館對于高校而言具有較強的緊迫性,但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高校建設智慧圖書館將面臨著一系列亟待解決的問題。

3.1對高校的物聯網技術提出了更高要求

物聯網在高校圖書館的應用目前還是一個較新的領域,智慧圖書館對物聯網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實現完整全面的感知、深入的互聯互通和高度的智慧化。(1)全面的感知,是指智慧圖書館要采用可以隨時隨地感知、測量、捕獲和傳遞信息的新設備、系統和流程。通過應用物聯網技術,從文獻資料、數據資源到圖書館運行狀態或用戶需求等任何信息,都可以被快速獲取并進行分析,以最快速度感知用戶狀態,從而立即采取應對措施。而在目前的高校圖書館,實現全面感知的設備在資金投入和硬件支持上都存在著不小的問題。(2)深入的互聯互通,是指通過各種形式的高速的通信網絡工具,將圖書館資源、用戶電子設備和其他信息服務機構中收集、儲存的分散信息及數據聯結起來,進行交互共享。從而使學習工作通過多方協作、遠程和協同完成,更好地為各類用戶進行智慧化服務,徹底改變整個圖書館的運作方式。而目前的高校圖書館也僅僅只發展到少部分的高校聯合和城市級別的互聯,在更高層級的地域聯系上遠遠不夠。這也是將來高校圖書館建設成為智慧圖書館的一個重要步驟。(3)高度智慧化,是指智慧圖書館系統深入分析收集到的數據,新穎、系統且全面地解決問題。這就要求使用先進技術,如數據挖掘和分析工具、精密的科學模型和功能強大的運算系統等來進行精確而復雜的數據匯總、計算和分析,以便智慧地整合與分析跨地域、跨學科領域的海量數據和信息,并將特定的知識智慧化地應用于特定的場景和問題,以滿足用戶更加深入和多樣化的需求。[3]在圖書館智慧化的進程中,目前高校也僅僅只是在起步階段。由于智慧化圖書館對于總體的構建工程師和實際的操作館員提出了極高的計算機技術應用、數據管理的專業要求,在這方面人才的極度缺乏也嚴重地遲滯了高校圖書館智慧化的進程。

3.2其他問題

除了智慧圖書館對物聯網技術本身提出了更高要求之外,物聯網進駐智慧圖書館也面臨著成本、標準等具體實施上的細節問題,圖書館還要相應地在運作管理方式上作出較大的調整。(1)構建成本方面,物聯網要全面應用于智慧圖書館,就要解決與之配套的經濟問題。物與物、用戶與物相連,即使是局部的物聯網,圖書館都需較大投入。圖書館擁有數以百萬計的文獻資源,再加上要組建龐大網絡需要的系統和設備等,其中的成本投入將相當巨大,對于多數高等學校而言,如果缺乏國家層級的資助,巨大的成本在短期內是難以負荷的。(2)互聯互通標準方面,當前物聯網的發展由于缺乏統一的標準,導致業務成本過高、產品創新較慢等問題。此外,物聯網技術與現有圖書館自動化集成系統的整合難度大,RFID系統以RFID電子標簽為基礎,而現有圖書館信息管理平臺以條碼和磁條技術為基礎,二者需要在通信接口、協議等方面進行整合。而這,需要業界開展統一的標準認定,這是一項較為繁復且需要精密統籌安排的工作。(3)運作管理方面,為了利用物聯網系統,圖書館必須進行很大的調整,改變原有的業務流程和工作形式,調整圖書館與外界和用戶的關系,甚至圖書館的文化和行為。這種異于以往的管理方法,需要一個創新的、妥善安排且循序漸進的日程表。而更為重要的是,需要持續地培養具有新視野和新技能的智慧圖書館的設計人員和工作人員。

總之,信息技術日新月異,構建智慧圖書館已成為高校迫切的需要。盡管從技術成熟度和高校圖書館現有的運作模式來看,短期內在高校建立智慧圖書館依然面臨著重重困難,但對于高校管理者而言,更應看到未來圖書館發展的大趨勢,從實際出發向這一目標逐步邁進,爭取早日實現信息資源的整合服務,使高校圖書館真正成為信息的樞紐。

作者:周瑞華孫海英宗明國單位:佳木斯大學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