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論文

時間:2022-04-12 05:43:35

導語:高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論文

摘要:隨著我國高校輔導員隊伍的不斷發展壯大,高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已經成為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輔導員提升自身價值的必然選擇。本文立足輔導員工作實踐,分析高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發展的困境及根源,探索適應高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發展路徑。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專業化

高等教育的不斷改革,給輔導員隊伍增添了新的血液,同時也給輔導員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高校輔導員工作若想取得長足發展,必須加強輔導員隊伍專業化、職業化建設。2017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教育部第43號令)(以下簡稱《規定》)中對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做了明確要求:“高等學校應當制定專門辦法和激勵保障機制,落實專職輔導員職務職級“雙線”晉升要求,推動輔導員隊伍專業化職業化建設。”而輔導員專業化建設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工作,只有在實踐中不斷加深認識問題,分析問題,才能找到問題的解決辦法,擺脫困境和阻礙,使輔導員工作走上一條專業化、職業化的道路,助力高等教育改革發展。

一、高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發展的困境與阻礙

近些年,隨著高校對輔導員工作的重視,輔導員隊伍的規模和數量有了較大增長,輔導員的素質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輔導員待遇不斷改善,但是輔導員工作的性質并沒有取得長足的發展。在工作實踐中,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過程中存在著諸多困境和阻礙。(一)輔導員隊伍穩定性差。高校輔導員隊伍不穩定是高等學校普遍存在的問題。這個問題已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學生管理教育工作的難題,直接影響高校學生工作隊伍的發展。大多數高等院校在輔導員崗位上工作三到四年的就已經是“老輔導員”,很多輔導員工作兩到三年就通過崗位調整到學校行政機部門,轉崗到教學崗位、通過考研、考博深造等方式離開了輔導員隊伍。通過調查和調研發現一部分教師選擇輔導員崗位只是當作過渡性職業或跳板對待。高校輔導員嚴重流失已成為司空見慣的現象。雖然說高校教師之間適度的流動幫助組織新陳代謝,解決趨于老化而無效率的問題。但是流動頻換、過高的流動率會造成輔導員隊伍士氣低落,影響輔導員整體工作水平的提高,不利于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有調查顯示高校輔導員平均職業壽命不到4年,每年都有大批輔導員轉崗,輔導員人才流失現象嚴重。高校輔導員流失已經成為高??沙掷m性發展中的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現在,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重視這個問題,很多學校開始采取一些有效措施來解決這個問題,相信高校也會在發展中深化人才流失這一概念,將人才的吸引和培養列為自己的重點工作事項。這便是高校輔導員員工管理的流失現狀,也會成為應用型高校輔導員員工管理保留所深思的問題。(二)輔導員職責定位不明確。盡管輔導員的職業定位和崗位職責在制度層面已有明確規定,但是現實工作中輔導員工作領域泛化、工作任務瑣碎、輔導員在工作中職責上除了接觸和對接本學院學生工作辦公室以外還要對接學校學生工作處、學校團委、宣傳部、組織部、校園安全處、就業創業處、黨政辦、圖書館甚至學校收發室以及校醫院工作。因此輔導員們經常調侃自己“上面千根線,下面一根針。”;輔導員不僅從事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還做許多非本職工作,壓得輔導員喘不過氣來;輔導員人事關系在二級學院,所以二級學院黨政領導把一些教學秩序管理和行政管理工作分配給輔導員來承擔和完成。這種多頭管理、多重管理和多種考核使輔導員埋沒在繁瑣的事務中,疲于應付。幾乎可以說,除了課堂教學工作以外全部的工作都是輔導員的職責范疇。大量事務性工作耽誤了輔導員本職工作,出現了工作本末倒置的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輔導員工作的注意力和集中度,難以顧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三)輔導員職業素養不高?!镀胀ǜ叩葘W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令第43號)中對新時代輔導員要求和職責明確規定必須具備能跟上新形勢,適應新要求,能勝任當前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然而從現狀來看,輔導員隊伍的職業素養問題沒有得到很好地解決。一是職業素養不高。一部分輔導員沒有很好地發揮對新時代大學生的示范和引領作用,工作缺乏激情,陷入事務性工作中,缺乏高瞻遠矚的視野;二是輔導員掌握的知識不夠全面。他們缺乏必要的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等方面的知識儲備,運用這些理論開展學生管理和服務的能力較弱,缺乏相關專業背景和知識,在面對新情況、新要求和各種復雜局面時,輔導員不同程度存在著能力不足的恐懼心理;三是理論素養不高。輔導員隊伍自身科研能力缺失,往往受困于學生日常事務管理,而無法參與科學研究,甚至沒有時間靜下心思考慮學術問題。輔導員一定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學生發展的理論研究才能在工作實踐中保證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實效性;四是創新意識不足。當前輔導員自身應有的創新精神不夠。面對新時展所帶來的新挑戰和新問題,高校輔導員的工作理念應與時俱進,不斷更新知識結構,完善工作方式方法。但現實情況是,面對大學生思想出現的各類新問題,輔導員被動求索于問題的解決,缺乏對管理方法的創新引導,解決問題的方式也就流于表面,難以觸及學生內心。如面對問題,不用發展的眼光來審視,而是就事論事;對學生工作安于現狀,按部就班,甚至面對學生的問題,不管不問。(四)輔導員管理體制機制不健全。高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中完善的機制制度是關鍵。輔導員從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時效性強、變化快的特點,需要根據時代變化發展不斷地進行調整,建立適應新形勢的輔導員管理制度,發展激勵機制。但是,目前的情況是,高校輔導員的管理和保障激勵制度不健全,存在不少突出問題。首先是輔導員選聘和培訓制度不健全。輔導員的選聘是培養輔導員隊伍建設的前提和基礎。選拔合適的人才對于后期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次輔導員崗前培訓與任職后的工作關聯性不強及任職后的培養與考核與職務晉升脫鉤等等問題制約著輔導員能力的提升。

二、高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發展困境的根源

找出我國高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發展困境的根源,并分析困境產生的根本原因是解決發展困境和推進輔導員隊伍專業化發展的前提和基礎。(一)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重視度不夠。很多高校由于主客觀原因而不夠重視輔導員專業化建設,或是沒有認識到其重要性。很多高校將工作的重心放在科研和教學上,而常常忽略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輔導員工作被看作是簡單的宿舍管理或是教學輔助性管理工作,對輔導員隊伍專業化發展認識不足以及在沒有受到學校重視的情況下,輔導員對繁瑣雜碎的學生事務倍感厭煩,久而久之對輔導員職業產生職業倦怠。這也是導致輔導員隊伍不穩定的重要原因。(二)管理體制不夠暢通,職責不明確。目前我國大部分高校實行的是校院兩級管理體制,輔導員的日常工作管理由各二級學院負責,任用和選拔以及專門工作任務則有學生管理、組織部門、團委等部門安排,這種管理體制下,輔導員長期處于“多頭使用、無人管理”的尷尬狀況。這樣的管理方式形成了多重管理的局面,最終導致輔導員職責不明確,整天陷入繁瑣的事務性工作之中。繁重的工作壓力和成就感較低嚴重影響了高校輔導員的專業化進程。(三)高校輔導員相關政策有待完善。輔導員的選拔聘任制度不夠完善。大部分高校選拔和聘任輔導員時放寬了輔導員專業限制,使得相當一部分招進來的輔導員缺乏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學、心理學等專業背景。多年的實踐證明,輔導員專業基礎知識的缺失會影響日后輔導員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1.輔導員的培訓體系不專業不斷加強輔導員的培訓工作,是輔導員隊伍專業化發展的關鍵環節。目前各高校積極組織和參與到各種形式的輔導員培訓中,每年選派輔導員參加教育部、省級教育廳舉辦的各批次骨干培訓,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輔導員隊伍專業化水平。但是,因為崗前培訓與任職后的工作關聯度差,缺乏有針對性的教育培訓,輔導員的進修、考察、深造的學習機會少等情況導致大部分輔導員不具備從事學生管理、教育、咨詢、輔導、引導等相關的業務和專業能力,嚴重阻礙了輔導員隊伍專業化發展。2.考核制度不夠科學雖然現在大部分高校都已經建立起了輔導員考核機制,但是總體來說,考核制度不夠科學,考核標準不明確?,F實行的高校輔導員考核制度中“德、能、勤、績、廉”只是原則性的規定,太抽象,績效的考核標準過于籠統,缺乏細化和量化。實際工作中由于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絕大多數考核結果是稱職以上,使得考核喪失了意義和應該發揮的作用。(四)輔導員自身能力、專業素養有待提高。一些輔導員依賴以往的工作經驗,對工作從來沒有系統的學習和研究,跟不上時代環境的變化、學生素質的變化、學生需求的變化,這已成為輔導員工作及其專業化發展的制約因素。他們只滿足于忙于繁瑣的瑣碎事的工作中,工作陷入低水平的重復的境地,對自己要求不高。呈現出明顯的職業倦怠現象,嚴重影響了輔導員隊伍專業化發展。除此之外,輔導員選擇的工作與自身專業不對口,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以及心理教育水平不足,對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也缺乏經驗,因而,輔導員在工作過程中的壓力就非常大,長此以往如果輔導員自身工作能力與職業素養得不到提升就會影響到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發展。輔導員自身思想上對自身工作缺乏認同感,也缺乏歸屬感,在這種思想的引導就會影響輔導員的工作態度。很多輔導員一開始就把輔導員工作認定為臨時的、過渡職業,這種思想上的不穩定性直接導致輔導員隊伍的不穩定,嚴重影響了我國高等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三、完善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機制

推動高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要緊緊抓住制度建設這個根本性、穩定性、長期性的關鍵問題,完善輔導員隊伍選聘機制、管理機制、培養培訓機制和持續發展機制,不斷加強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一)完善輔導員隊伍選聘制度。堅持完善選聘標準和選聘程序,把樂于奉獻、德才兼備、熱愛學生管理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事業的青年教師選聘到輔導員隊伍中來,從源頭上保證輔導員隊伍的質量。輔導員職稱評定的體系建設方面要充分考慮輔導員工作的特殊性,專職輔導員專業技術職務(職稱)評聘應更加注重考察工作業績和育人實效,單列計劃、單設標準、單獨評審。嚴格、完善的選聘體系能夠保障輔導員的權益,帶動他們的積極性,也能夠從根本上解決輔導員隊伍流動性強的問題,有助于提高輔導員隊伍的穩定性。(二)完善輔導員隊伍培訓培養機制。完善國家、省級、高校三級輔導員培訓體系,科學規劃輔導員培訓和培養工作。輔導員的培訓要以每年教育部舉辦的全國輔導員骨干示范培訓為龍頭,以輔導員培訓基地和研修基地舉辦的培訓為重點,以高校舉辦的系統培訓為主體,逐步構建分層次的培訓體系。大力實施學歷學位提升計劃,幫助更多輔導員提升學歷水平,豐富專業背景。還要為輔導員開展工作課題研究提供更多機會,支持輔導員結合學生管理工作特點和工作實際開展課題研究。積極選拔優秀輔導員參加國內國際交流學習和研修深造,創造條件支持輔導員到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農村牧區等掛職鍛煉。各地教育部門和高校要積極創造條件,開展多種形式的輔導員輪訓工作,以實現骨干隊伍向專業化、職業化方向發展,不斷提高輔導員隊伍的業務素質和工作能力。(三)完善輔導員隊伍發展機制。搭建輔導員發展平臺,讓更多熱愛輔導員工作的人,在本職崗位上有所作為,真正做到事業留人、政策留人、待遇留人。鼓勵一部分優秀的輔導員在本崗位上潛心研究,逐漸成為思想政治教育領域方面的專業人才、領軍人才。要把輔導員隊伍作為黨政后備干部培養和選拔的重要來源,選拔和提拔黨政領導干部要注重輔導員工作經歷。(四)進行科學合理的輔導員分工。要實現專業化,首先要進行輔導員分類、分工。沒有詳細、科學的分工就不會有精致、專業的服務。實際上在國外,高校學生事務管理人員分類非常詳細,包括心理輔導員、學習輔導員、職業輔導員、社會化輔導員等,一個輔導員專門負責一個方面的工作。考慮到我國實際情況,目前可以采取矩陣式工作模式,即在堅持設立年級或班級輔導員的同時,對輔導員崗位科學分類,按工作職能配備黨團建設、心理輔導、學生事務、學生資助、職業發展指導等專業化輔導員。其次,在輔導員分類的基礎上,專業化輔導員還應進行合理的搭配。(五)提升高校輔導員隊伍的能力素質。提高輔導員綜合素質是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的關鍵與基礎,因此,高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過程中要重點把握輔導員素養的培養與提升,以此來確保高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工作的順利開展。首先,高校輔導員應當系統掌握專業知識,包括馬克思主義理論、思想政治教育學、心理學和教育學等專業知識、與特定工作對象相關的知識以及當前各種社會熱點問題解釋等知識體系,并在運用中理解、深化進而創新理論認知,增強教育的針對性,提高教育的實效性。其次,輔導員必須切實提升解決實際問題,處理復雜局面的工作技能,包括創業就業指導、學業幫扶、學生資助、心理健康、職業規劃等多種實戰技巧,尤其是運用先進教育技術進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切實將思想政治教育滲透到業務工作中,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在日常、做到個人。最后,輔導員必須提升科研素養,努力把辛苦工作總結轉化為成果,把經驗上升為理論。要增強科研意識,堅持思想政治教育熱點研究的實踐導向,聚焦思想政治教育實踐發展最前沿,結合實際工作思考總結教育規律、思想政治工作規律、學生成長規律,將經驗轉化為理論,將先進的做法轉化為成果。通過這些措施和路徑提升輔導員綜合應用能力,以此來培養出符合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目標的高素質人才隊伍。

在當前新時代背景下,高校輔導員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為了確保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順利進行,高校需要重視輔導員專業化建設,提升輔導員職業素質,從完善管理體制、完善隊伍培訓培養機制、科學界定崗位職責、著力提升其工作能力,為學生健康成長助力,為提升高校辦學水平與質量助力。

參考文獻:

〔1〕顧明遠.教師職業的專業化論要[J].中國高校師資研究,2002(02):6-8.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第43號)[Z].2017-9-29.

〔3〕游敏慧.美國高校學生事務管理隊伍的發展及啟示[J].比較教育研究,2006(12):12-16.

〔4〕覃吉春,王靜萍.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結構與提升路徑[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8(02):145-148.

〔5〕唐德斌.職業化背景下高校輔導員的專業化發展[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3.

〔6〕李開世、錢曉.新時期高校輔導員工作探索[M].重慶: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8.

作者:白金剛 單位:赤峰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