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務建設工程安全監管長效機制研究

時間:2022-09-01 11:19:49

導語:水務建設工程安全監管長效機制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水務建設工程安全監管長效機制研究

【摘要】本文首先介紹了近三年上海市水務工程建設領域安全事故情況,然后從污水處理廠站工程和郊區水務“小微”工程兩方面分析了事故原因,最后從政府監管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兩方面提出健全水務建設工程安全監管長效機制的對策措施。通過相關對策措施的有效落實,以期有效遏制安全事故上升勢頭,實現安全生產責任事故起數與死亡人數“雙下降”,切實保障上海市水務建設工程“長治久安”。

【關鍵詞】水務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長效機制

近年來,上海市水務工程建設領域事故多發,安全生產形勢嚴峻。長效機制,顧名思義,即能長期保證制度正常運行并發揮預期功能的制度體系,其重在機制,然難在長效[1]。如何在水務建設工程動態復雜的工況中建立健全安全監管長效機制,從而有效遏制安全事故上升勢頭,實現安全生產責任事故起數與死亡人數“雙下降”成為了監管部門和參建單位亟待共同解決的問題,亦是本文重點研究的內容。

1.近三年水務工程建設領域安全事故概述

2018年以來,上海市水務建設工程投資力度逐年加大,尤其是一批污水處理廠站工程集中上馬,呈現出體量大、難度高、風險多、工期緊的特點,高處墜落、起重傷害等安全事故頻發,安全生產形勢嚴峻;2020年,隨著農村生活污水處理、中小河道整治等“小微”工程大面積鋪開,溝槽開挖、機械使用漸漸成為水務建設工程新的風險點,接連發生多起事故,形勢不容樂觀。經統計,本市水務工程建設領域2018年共發生安全生產責任事故5起,死亡8人,其中較大事故1起,死亡4人;2019年共發生安全生產責任事故5起,死亡5人;2020年共發生安全生產責任事故8起,死亡8人。

2.事故原因分析

近三年水務工程建設領域安全事故的工程類別和事故類別均典型性突出:工程類別主要為污水處理廠站工程和郊區水務“小微”工程;事故類別則多集中于高處墜落、起重傷害和坍塌。因兩種主要工程類別結構特點和組織形式差異較大,故分別分析相應事故原因。

2.1污水處理廠站工程

(1)工程類型多,施工安全風險多元。近年來水務工程結構類型多樣,在原有水源地建設、原水長輸管線、河道整治、水閘泵站、促淤圈圍的基礎上,蘇州河深隧、污水提標、污泥處置、污水廠除臭等一大批超大、超深、超難的工程項目集中上馬,施工工藝涵蓋了頂管、盾構、地下結構順逆作、鋼結構等多種類別。復雜的施工環境加之作業人員人數眾多、流動性大,使得深基坑、高支模、腳手架、起重吊裝、臨邊洞口作業等風險成倍放大,同時出現了有限空間作業、群塔作業等新的風險點。(2)建設體量大,安全管理力量不足??偘鼏挝慌鋫涞捻椖坎抗芾砹α坎荒軡M足建設管理需求,且管理人員年輕化、專業技術能力弱化,也造成總包對分包的掌控能力削弱,甚至出現部分總包管理缺失,以包代管,包而不管的現象;監理人員配備不能滿足實際工作需求,且專業監理工程師對現場施工技術、風險控制、檢點等不熟悉、不了解,無法起到有效的監管作用。(3)用工需求大,人員老齡問題突出。與往年相比,水務工程建設體量逐年增大,務工人員需求大幅增長,且近年來年輕務工人員就業多元化,致水務建設市場40歲以上務工人員占比逐年增加,據統計,目前水務工程務工人員40歲以上占比75.9%,老齡化問題嚴重。此外,作業安全防護措施缺失、安全教育培訓和技術交底流于形式,使得作業人員安全意識淡薄,大量習慣性違章出現,更加劇了施工現場的安全不穩定因素。(4)項目工期緊,安全管理壓力陡增。污水處理廠站工程項目建設節點目標要求高,后門關死,工期壓縮,這對工程施工組織安排、各道工序銜接、施工工藝控制均帶來極大的挑戰,現場多專業、多工種、多工序在同一時間和空間上交叉作業,造成安全風險進一步提升。

2.2郊區水務“小微”工程

(1)項目法人管理力量薄弱。郊區水務項目大多由鄉鎮或其相關部門直接作為項目法人,自身管理力量本就有限,對工程建設方面的熟悉程度和經驗積累更是不足,同時項目法人委托的代建單位基本上只流于面上工作的組織協調,對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失察失管,使得項目法人首要責任落實存在偏差。(2)總包單位把控能力不足。郊區水務項目大多采用“總分包”管理模式,然而總包單位配備的管理力量不能滿足項目本身“點多面廣”的實際管理需求,甚至出現部分總包管理缺失、以包代管、包而不管的現象,造成現場施工作業存在“零監管”盲區,習慣性違章、野蠻施工現象層出不窮,直至釀成事故。(3)作業人員安全意識淡薄。郊區水務項目勞動強度不高,但點多、面廣、量大,總包單位為降低人工成本,多采用農村招工,而農村常住人口老齡化嚴重,且安全意識、技術能力均存在差距,同時總包單位安全教育培訓和技術交底不到位,因此大量習慣性違章出現,如起重半徑內有人員作業、基坑支護不到位的情況下作業等情況,均使得一線作業人員直接暴露于事故隱患之中,加劇了施工現場的安全不穩定因素。

3.健全水務建設工程安全監管長效機制的對策措施

安全生產工作監管在政府,主體在企業,現即從政府監管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兩方面提出健全水務建設工程安全監管長效機制的對策措施。

3.1堅決落實政府監管責任

(1)進一步充實監管力量和監管手段。十四五迎來開局之年,隨著本市水務建設工程投資力度進一步加大,安全監管工作“任務重、風險大、要求高”與監管部門“人手少、年輕化、能力弱”的矛盾日益突出,健全安全監管長效機制當以充實政府監管力量和監管手段為首要任務。一方面,監管部門要進一步加強機構人員配備和青年人才培養,同時探索采用購買服務的方式引入第三方參與監管的模式,有效提升監管力量;另一方面,監管部門要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檢查模式,同步開展多種形式的明察暗訪,并綜合運用差別化監管、約談通報等方式,著力豐富監管手段,以安全監管高壓態勢筑牢水務建設工程安全防線。(2)加大水務建設領域標后監管力度。近年來,水務建設領域投資力度和工程體量不斷擴大,吸引了許多外地企業尤其是施工企業參與到本市水務工程建設大潮中。然而,外地企業的進駐卻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他們帶來了豐富的建設經驗和先進的管理方法,但另一方面也產生了外地企業對本地分包的管理問題。為此,監管部門要加大標后監管力度,突出對總承包企業或總包企業管理團隊履職情況的監督檢查;如存在轉包或者違法分包情形,要嚴格采取行政處罰措施,形成威懾,堅決杜絕管理與施工“兩層皮”現象。(3)加快水務建設市場信用體系建設。近年來,水利部、上海市相繼印發建設市場主體信用信息和信用評價管理辦法,正式建立以信用為基礎的建設市場監管體制機制。監管部門要進一步加快信用信息在建設工程招投標、行政執法、資質資格準入、事中事后監管、表彰評優等活動中的應用,實現工程現場與建設市場的“兩場聯動”,真正做到“守信者處處受益,失信者寸步難行”。

3.2全面壓實企業主體責任

(1)切實加強項目法人首要責任落實。水務工程項目法人要深入總結分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原因,針對項目法人履職不到位、考核評價機制不健全、管理能力不足、管理不規范等突出問題,在提高自身履職能力、加強承發包和合同履約管理等重點工作中進一步健全體制機制、完善管理措施,更好發揮項目法人在水務工程建設管理中的核心作用。(2)積極開展行業領域安全文化建設。水務工程參建單位要通過樹立安全理念、健全安全制度、規范安全行為、營造安全環境,積極開展水務工程建設領域安全文化建設,力爭實現“三個轉變”———安全生產由被動接受監督向主動加強管理轉變、安全風險管控由政府推動為主向企業自主開展轉變、隱患排查治理由部門行政執法為主向企業日常自查自糾轉變。(3)推進構建水務工程雙重預防機制。水務工程施工單位要結合所承接項目的類型和特點,抓住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兩個關鍵,構筑防范生產安全事故的兩道防火墻。第一道墻是“管風險”,第二道墻是“治隱患”??偟膩碚f,風險管控到位就不會形成隱患,隱患一經發現及時治理就不可能釀成事故,真正實現關口前移、源頭治理[2]。同時,積極推廣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和新材料,提升本質安全水平。

4.結束語

近年來水務建設工程安全監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對照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雙下降”的目標還有差距,依然要充分認清安全生產形勢嚴峻的事實,因此亟待建立健全水務建設工程安全監管長效機制,通過體制機制的有效運行,堅決遏制安全事故上升勢頭,切實保障務工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

參考文獻:

[1]馮健鈞.政府構建安全生產長效機制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10.

[2]傅朝康.雙重預防體系在水利行業安全生產中的應用和探討[J].建筑安全,2020,35(11):57-61.

作者:時劍 單位:上海市水務建設工程安全質量監督中心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