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建設安全事故及措施
時間:2022-03-27 09:20:46
導語:地鐵建設安全事故及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當前,地鐵建設規模不斷擴大,但是隨之而來的安全事故問題也不斷凸顯,所以必須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來降低地鐵建設安全事故的發生幾率。為此下文首先將對地鐵建設安全事故的現狀進行分析,并探討其有效的預防與改善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地鐵建設;安全事故;改善;措施
1地鐵建設安全事故的現狀分析
1.1根據施工方法進行分析。通過調查與統計地鐵工程建設所采取的各種施工方法可知,在較為常用的地鐵工程施工方法中,事故發生頻率最高的方法就是明挖法,再者到盾構法。這兩種方法由于其使用頻率較高,并且自身存在較大風險,所以在整體地鐵建設安全事故中,這兩種方法引起的安全事故發生率達到80%。1.2根據事故類型進行分析。通過統計與分析發現,地鐵工程建設安全事故類型主要包括有水害(包括涌水/泥、突水/泥等)、坍塌(包括深基坑坍塌、周邊路面及建筑物坍塌、模板支撐失穩坍塌)、物體打擊、機械傷害以及火災等。1.3根據事故原因進行分析。1.3.1主觀原因。主觀原因主要包括了以下幾方面內容:第一,政府相關監管部門監管責任不強,以罰代管,在確定政績或獻禮工程的工期時存在較大隨意性。第二,施工方以包代管、違法轉包,相關管理人員沒有切實履行其崗位職責,作業人員無證上崗,操作違規,缺乏足夠的安全意識。第三,監理方責任意識薄弱,沒能及時將建設過程中的問題發現。第四,建設方沒有按照規定發包,降低招標門檻,盲目追趕工期,惡意壓低造價,致使安全設施不夠齊全。第五,設計圖紙存在錯誤,缺乏全面的勘查資料等。1.3.2客觀原因。客觀原因主要包括了以下幾方面內容:第一,地鐵工程發展迅速,且規模較大,但是相應的管理以及技術力量沒有能夠及時跟上,項目管理水準有待提高。第二,在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復雜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條件是導致突水、涌水/砂、塌方以及坍塌等安全事故的主要環境因素。
2地鐵建設安全事故的改善措施
2.1涌/突水、突泥安全事故的防治措施。第一,做好不良地質的超前預報及前兆識別工作。當前,超前地質預報方法主要包括了鉆探法、物探法以及地質分析法等類型,具體需要結合距離遠近來采取相應的方式。如,掌子面鉆機超前水平鉆孔所能預測的范圍為15m~20m,地質雷達技術其預測范圍能達到50m左右,TSP技術則能預測到長達100m~200m的距離。在進行地鐵隧道作業時,部分不良工程地質如斷層破碎帶、巖溶以及地下暗河等往往都會有某些前兆標志出現,如圍巖變暗、疏松、泥化或潮濕,巖石強度大幅下降,頻繁出現小溶洞,巖層牽引褶皺、壓裂巖,有反傾節理或節理出現等,上述現象均能夠為前兆識別提供了有效的參考。第二,實施施工信息化動態監測。在開展地鐵工程施工過程中,能夠運用超前探孔采樣來對攜帶物的情況進行觀察,運用收斂計來對圍巖的穩定性與初期支護進行監測,同時運用水量計以及水壓計來對水量與水壓情況進行測量。在通過開挖面的前后,需要分別監測水質、水量、水壓、圍巖穩定性與吃起支護進行監測,同時需要實時信息化的動態管理,有效結合起地質災害臨前預報與中長期預報,對于部分無法預見的水患風險還需事前制定好突發性集中突涌水/泥的應急預案。第三,采取有效的風險控制措施。如若在進行地鐵建設過程中出現涌水事故,則需要重點實施疏導。如若涌水壓力偏低以及涌水量較小的情況下,可以進行合理的排放,局部實施超前小導管周邊預注漿或深孔周邊注漿。如若遇到地下水排放量較大的情況下,極易對周圍環境產生較大影響,此時則可采取徑向注漿、帷幕注漿以及超前注漿等技術來實施堵水。2.2盾構法施工安全事故的防治措施。第一,盾構進出洞施工。在實施盾構進出洞施工時,要求工作人員能夠充分注意進出洞端頭地層的加固方案、密封止水裝置以及盾構進出洞姿態控制等。一般情況下往往采取凍結法、攪拌樁或高壓旋噴的方式來加固進出洞端頭地層,確保東門外的土體強度充足,且防水性能良好的情況下才能夠實施進出洞外圍護結構施工。所以在推進盾構過程中需要能夠采用有效的方法來避免盾構基座出現變形的情況。在實際進出洞時,盾構機和洞圈間密封難度較大,外部水土極易在盾構與洞圈間隙中滲漏進來,所以需要采用環板、止水箱體以及襪套來進行密封,并將洞圈進行有效封堵,以達到防水的目的。如果還是出現滲漏情況,則要求進行二次進洞或對洞圈實施注漿加固。第二,盾構穿越市政管線施工。對于盾構隧道穿越與隧道軸線相交的市政管線,需要將推進速度合理減小,同時確保施工速度的均勻與平衡,最大限度降低對市政管道的影響;對與出土相關的參數和數量進行嚴格把控,防止出現超挖的現象;采取同步注漿的方式直到建筑空隙的140%~200%,以便于在最短時間內將建筑空隙填充,降低土地出現變形的幾率;結合實際地面監測所得結果,如果情況需要則可采取雙液漿來實施二次壁后注漿,同時要結合監測情況來實時調整注漿參數與數量。第二,對于盾構隧道穿越與隧道軸線平行的市政管線,由于盾構推進會在較長時間內影響到市政管線,所以具有較大的施工風險,所以作業人員還需要增加監測點數量,或是盡可能在管線上直接設置監測點,提高監測頻率。不僅如此,在推進盾構時還需要實施壁后二次補壓漿,以最大限度降低后期沉降對市政管線的影響。
3結束語
總而言之,因為地鐵工程建設具有復雜性、隱蔽性以及不確定性等諸多特征,所以在實際建設時常常容易出現安全事故。所以要求相關部門與工作人員能夠正確認識當前地鐵工程建設安全事故的現狀及其原因,并能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進行預防與改善,切實確保地鐵建設的安全。
參考文獻:
[1]馬運明.淺析地鐵建設的安全管理與防護[J].經營管理者,2011(11):76~76.
[2]謝怡.地鐵建設安全風險控制系統探究[J].城市地理,2014(22):82~82.
[3]解東升,錢七虎,戎曉力.地鐵工程建設安全風險管理研究[J].土木工程與管理學報,2012(1):61~67.
作者:耿曉峰 單位:中鐵十一局集團城市軌道工程有限公司
- 上一篇:建筑幕墻工程建設注意的問題
- 下一篇:化學實驗室安全管理與建設分析
精品范文
5地鐵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