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量檢定機構信息化建設探討

時間:2022-12-13 04:12:55

導語:計量檢定機構信息化建設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計量檢定機構信息化建設探討

摘要: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我國的信息化技術已經被應用于各行各業,計量檢定機構的發展也同樣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應用。本文首先說明了計量檢定機構信息化建設的現狀與主要功能,然后重點分析了計量檢定機構的信息化建設路徑,以便可以進一步促進其工作水平的提升。

關鍵詞:計量檢定機構;信息化建設

計量檢定機構的信息化建設能夠實現計量檢定工作的規范化、標準化和科學化。完善并逐步推進信息化建設,能夠提高檢定服務的效率,提高管理水平,還可以督促相關企業的改革,進而創造更大的價值。

1計量檢定機構信息化建設現狀

隨著信息化技術在計量檢測工作中的廣泛應用,越來越多的信息化優勢得到展現,既提高了檢定機構的管理水平,服務水平,同時使計量檢定走向了規范、統一、標準化,使計量檢定工作更加公正、客觀。因此,計量檢測機構逐漸將信息化建設和信息化管理作為工作重心,不斷提高本單位的信息化水平,從而提高了工作效率、檢定準確性、報告規范性和節省管理支出。然而,由于信息化建設未實現行業統一性,各檢測機構的信息化水平不同,常表現以下幾方面的問題:1)信息化建設步伐參差不齊,改善程度各有不同,使得檢測機構的信息化發展層次存在差異性;2)行業信息化標準不明確,導致各檢測機構建立自己的計量工作標準,導致行業標準不統一,缺乏規范性;3)信息化管理隊伍信息化能力弱,綜合型人才短缺,無法保證信息化管理和服務走向可持續,信息化管理內容創新性小。

2計量檢定機構信息化建設的主要功能

計量檢測機構的信息化建設外網和內網雙層功能,分別起到不同的管理和服務作用。一是外網,外網對內網起到保護作用,一切溝通、交流、信息共享、設備狀態等都可以在外網得到查詢和確認,外網與內網通過加密通道進行連接,外網能將一切危險因素隔絕,保證信息化數據的安全和完整。同時,通過外網,檢測機構和客戶可以相互了解服務內容和水平,實現檢定報告的查詢和傳遞;二是內網,內網是檢測機構內部的工作流程、檢定工藝、檢定方法、檢定證書以及質量管理、市場規范性管理等全方位的管理。內網需要規范而標準,能夠對檢定業務進行具體實施和管理,并跟蹤檢定狀態,監督檢定成果,實現檢定的科學高效管理。同時,內網可以設定管理權限,提高管理安全性,并對檢定全程進行信息化協作,管理各類報表,并對風險進行自動評估預警。

3計量檢定機構信息化建設路徑

3.1保障信息化建設中計量檢定數據的安全性。信息化建設離不開軟件系統的開發和應用。無論是計量檢定機構信息化建設中的內網還是外網,均具有網絡功能,不可避免地需要進行安全性設定,才能避免各種網絡攻擊的侵害,有效保護檢定數據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因此,系統安全性防護至關重要。檢定機構要加大經費投入,在安全性的管理上,技術防范上雙管齊下,構建科學合理的安全保護制度,使軟件通過層層保護,防止病毒、木馬以及黑客的非法攻擊。3.2保證信息化建設總體規劃的靈活性。檢測機構進行信息化建設需要長期的調研和可行性分析,使得信息化建設的總體規劃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可以適應今后工作中的各種問題,切不可盲目進行,目的就是要保證信息化設計要涵蓋所有及可能發生的檢測業務,并結合檢定能力和發展趨勢制定科學、合理、可拓展的信息化框架,為業務創新和創業發展提供充足的保障,從而提高檢測機構的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3.3提升計量檢定隊伍的信息化水平。信息化已經是社會發展的大趨勢,充分認識到這一點才能在建設信息化的同時,快速提高檢定人員的信息化水平和創新思維。因此,各檢測機構要充分認識到信息化的優越性和必然性,加大力度進行人員培訓,進而提升本單位管理人員、檢定人員的信息化水平,通過專業信息化培訓、制度信息化引導、業務信息化監督等手段,提高檢定相關人員的信息化水平。同時,通過定期培訓、繼續教育、交流會議、行業分享、外派學習等方式,將信息化進行有效落實。3.4加強對信息化建設的質量監管。信息化建設需要全面考慮,不僅將檢測相關環節信息功能進行設計,還要將質量管理、質量控制、質量追蹤、質量考核等進行有效設計,從而有效保證檢測結果的可靠性和可追溯性,實現檢測責任的有效落實。特別是當檢測結果出現較大偏離時,如何對數據進行高效分析,快速尋找偏離根源,才是檢測機構信息化能力提升的有效指標。因此,在設計時要加以重視,并開發出定位、原因分析、錯誤處理等模塊,有效幫助檢測機構進行質量管理和問題處理,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3.5根據實際問題推進相關技術研發。信息化建設是一個層層遞進的過程,需要不斷開發和拓展,才能實現信息化的可持續性。對于仍處于傳統工作模式的檢定管理和檢定工藝,要將信息化建設的重心向此傾斜,才能盡快全面實施信息化,降低檢定成本和檢測機構的運營成本,提高服務效率和服務水平。特別是能源供應單位的計量器具管理、檢定、規劃等,信息數據的錄庫、保存、共享等等。例如,將檢測業務和檢定人員錄入系統數據庫,并標注人員工作狀態。當檢測任務來臨時,信息化系統可以自動識別任務并匹配相應的技術人員,同時將檢定工藝、檢定方法、所需要設備、檢定可靠性等進行智能化選擇,極大的避免了人工操作的低效率、易錯誤、安排不合理等問題。因此,檢測機構的信息化建設和開發中,要根據單位的實際情況,將開發重心放在信息化死角上,盡快實現全面的信息化管理和應用。

4結語

信息化技術在計量檢測工作中的廣泛應用,既提高了檢定機構的管理水平,服務水平,同時使計量檢定走向了規范、統一、標準化,使計量檢定工作更加公正、客觀。但是在實際工作中仍然存在著各種問題,需要相關工作人員及時發現及時解決,為計量檢定機構的信息化建設工作添磚加瓦。

參考文獻:

[1]張新軍.淺談計量檢測機構的信息化管理工作[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7(02).

[2]曹小利.計量檢定機構信息化建設策略研究[J].科技風,2017(19).

[3]吉怡.淺談計量檢測機構的信息化管理工作[J].中國計量,2014(04).

作者:鄭 朕 熊 瑛 單位:1.江西省計量測試研究院 2.江西省永修縣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