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案例教學法的運用
時間:2022-11-17 10:57:19
導語:高中政治案例教學法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高中階段是培養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階段,對他們開展政治教學,能促使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但政治課程涉及到諸多的理論,學習起來比較枯燥、乏味,傳統的教學方式無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通過運用案例教學法,為學生展現真實、典型的問題,引導他們深入案例情景,通過合作學習,得出正確的結論,這樣能豐富課堂教學的形式,活躍課堂教學的氛圍,并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在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根據新課標編纂的高中政治教材包含了很多豐富的案例,但部分教師在高考的壓力下,急于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對于這些精彩的案例,僅僅進行了淺嘗輒止的分析,沒有真正發揮出教材案例的作用,無法實現高效的課堂教學。基于此,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應積極采用案例教學的策略,將枯燥乏味的政治課程教學變為生動有趣的教學游戲,以提高學生對于抽象理論知識的理解,并發展他們的政治素養。
一、選擇案例
在高中的政治教學中,教師選用的教學案例,既可以是教材中的案例,也可以自己精心選擇適宜的生活案例,但無論選用哪個案例,教師都必須保證選用的案例符合學生的實際生活,能使他們產生代入感,根據自己的知識分析案例,得出正確的結論。為此,教師在選擇案例時,必須注意以下幾點:(一)要有明確的目標。教師選擇的案例,必須能讓學生們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通過分析案例、討論案例,更快、更好地理解并掌握課堂學習的知識,所以,教師所選擇的教學案例,必須有明確的目標,符合教學目標的要求。(二)具有較強的啟發性。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運用案例教學法,教師選擇的案例必須能真實描述現實的情況,并能表達出一定的政治觀點,從而促使學生在分析和討論的過程中受到一定的啟發,并以此進一步培養學生們的政治意識與政治思維。(三)具有較強的綜合性與實踐性。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運用案例教學法,其目的是為了引導學生靈活地運用學習過的知識,處理并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以培養學生的政治意識和政治思維,促進他們未來的發展。因此,教師選擇的教學案例必須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和實踐性,能幫助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例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中“征稅與納稅”的內容時,筆者為了讓學生更直觀地了解稅收與我們實際生活的聯系,就以工資為例,詳細講解了工資構成的要素,如基本工資、績效工資和獎金。并列舉了某教師工資總計為7756元,其中基本工資為2250元,績效3406元,獎金2100元。扣除了醫保、社保和公積金為1280元,實到手工資6444元,此時,學生們工資總額減掉醫保、社保和公積金后,比實到手工資數要高30多元,從而引出了本節課要將的“稅收”內容,并籍此讓學生明白了稅收的基本概念,稅收的普遍性,同時還培養了依法納稅的意識。
二、使用案例
在運用教學案例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視頻展示,也可以用口頭表達的方法,還可以將材料打印下來,或者是引導學生進行模擬表演。總之,教師可以靈活選擇運用的形式,在此基礎上,教師還要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氛圍,并給予他們一定的時間和空間,引導他們開展研究和探討。
三、研究和討論案例
在運用案例教學法時,研究和討論案例,是課堂教學的中心,也是重點環節。在實際的操作中,教師必須盡快引導學生進入到案例情境當中,積極參與分析和討論,從而獲得相應的結論,對于學生獲得結論,教師先不予置評是否正確,而是要鼓勵學生從多角度進行思考和分析。此外,在案例分析探討中,學生們會遇到很多的疑問,在小組交流中可能出現意見相左的現象,這時候,教師就要及時對學生們進行啟發和引導,使他們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相應的知識。
四、進行總結評價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教師要想運用好案例教學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還必須對學生分析探討的結果進行綜合評價,明確表揚其中的優點,然后指出其中的不足和缺陷,以幫助他們進行修正、補充,從而有效開闊學生們的視野,進一步培養學生們的政治意識與政治思維。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案例教學法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教學手段,本文就根據自身的教學經驗,分析了案例教學法運用策略,這僅為筆者的一點個人淺見,希望能為相關教師的教學提供參考,繼續加強這一教學方法的研究,從而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朱堅武.案例教學法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運用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8(35):66-67.
[2]李杰.案例教學法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作用及應用策略[J].甘肅教育,2018(14):72.
作者:趙志青 單位:甘肅省武威第三中學
- 上一篇:高職外語教學海外研修教學案例研究
- 下一篇:“網紅”現象對青少年道德的影響及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