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閱讀的探究性學習研討

時間:2022-09-18 03:57:12

導語:學生閱讀的探究性學習研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生閱讀的探究性學習研討

一、如何引導學生閱讀中進行探究性學習

我認為可以在教學中有計劃地引導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從文章題目中發現問題

文章題目是一篇文章內容或思想的高度而藝術的凝練,因而從題目中至少可以提出這樣三類問題:(1)明意類。題目什么意思?(2)猜想類。作者可能會根據這個題目寫些什么?(3)追因類。這篇文章為什么要用這個題目?

2.從文章內容中發現問題

每一篇文章都有其主要表達的內容和一些關鍵性的詞語、句子乃至段落。引領學生從這些方面提出問題來,實質上已是理解性閱讀的開端。

3.從作者思想感情方面發現問題

往往文章中一些關鍵句、中心段中蘊含著作者濃烈的思想感情,讓學生自主閱讀文章中心句段、關鍵句段,提出諸如:“這句話說明了什么?”“那段話表達了作者的什么情感?”這樣的問題來,然后進行自我思考與比較,直至最后找出文中真正的要點進行探究。

4.從寫作方法入手發現問題中學課文文質兼美、寫法典范,對每一篇文章的閱讀,學生都能從寫作方法上有所收益。教師可以讓學生關注文章的寫作順序、篇章結構,關注文章的寫法、句段的寫法及其

作用。學會從以上方面發現問題,進而才會學會閱讀與作文。

二、探究性閱讀的關鍵在于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

探究性閱讀成敗的關鍵還在于學生是否掌握了一定的閱讀理解文本的方法,這種方法大致可分為獨立探究和合作探究兩種。

1.獨立探究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要“培養學生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在探究性閱讀中,讓學生從浩瀚的資料中篩選出有用的內容幫助自己解讀文本是非常有效的閱讀方法。例如,《回延安》一詩所寫的事件遠離學生的生活,教師可以預先讓學生去查閱有關革命圣地延安的資料,啟發學生從歷史書、紀錄片、互聯網等渠道去了解革命圣地延安、了解“信天游”的形式。在學生自主選擇感興趣的材料自我閱讀之后,組織學生共同探究。可以說“資料查閱法”對于中學語文的大部分課文都很適用。

2.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建立在學生自學、自讀、自悟獨立探究的基礎上,是實現有效學習的重要方式。每一位學生,在合作探究的閱讀過程中都要養成這樣幾種態度:(1)敢于質疑。當學伴在交流獨立探究所得時,若有自己不明白的地方一定要敢于質疑。提出疑惑,尋求同伴的幫助,提高自己的理解水平。(2)善于反思。當學伴在意見與自己不一致時,首先要反思一下自己的理解。不要一聽到不同意見就急不可待,因為反思是進步的階梯。(3)學會吸納。當自己的理解與學伴相仿時,要注意從別人的意見中辨別出自己尚未理解的方面,完善自己的理解。作為教師,在組織學生合作探究閱讀時,要堅持以下幾條原則:(1)在教學的重點、難點處組織合作探究。(2)合作探究的問題涵蓋要盡可能大。(3)在可能有多種想法時組織合作探究。(4)在有不能獨立解決或完成的探究任務時組織合作探究。(5)組織學生進行合作探究要講求實效,不搞形式主義。

本文作者:陳愛梅工作單位:河南省信陽市淮濱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