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

時間:2022-10-10 09:24:50

導語: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

一、激發學習興趣

所謂的自主學習,是指人們能夠積極主動地并且獨立地進行認知監控性的學習,自主性地學習可以培養人的獨立鉆研精神、創新精神,更能使人走向成功之路。怎么能夠使學生達到自主學習呢?首先是要激發他們對自主學習的興趣感。因為興趣決定人們學習的方向和毅力。正像托爾斯泰說的那樣“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興趣濃,情緒高,毅力強,就會像蜜蜂采蜜一樣去閱讀和搜尋知識信息,表現出一種超人的學習精神。比如,我在執教“洋流”一課時,我向學生問道:“明代航海家鄭和曾七次下西洋,他每次從印度半島到非洲東海岸去,都選擇在冬季,而返航時則選在夏季,這是為什么?”學生非常著急要知道究竟是什么。于是我利用他們這種急切的心理及時地導入新課,這樣就極大地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也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二、還給學生學習時間

傳統的教學是教師為主體,整個課堂都是教師在唱獨角戲,學生在那里像鴨子聽雷一樣被動地灌輸著,個個都成為小綿羊,沒有創新的生機和活力,學生更沒有時間自學。所以,教師要想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首先要把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進行自主學習。一般的情況下,一節課教師不能超出20分鐘的講課時間,其余為學生的時間。

三、授給孩子自學之術

想使學生能夠沿著自學之路走下去,就要教給他們自主學習的方法,否則,他們是不會持久的,“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是非常有道理的。我們可以考慮教給學生授予下列的方法:讓學生養成預習的習慣,并能找出其要點、知識結構和做好課后習題;要授予學生會動腦筋,運用啟發式教學;還可以采用小組交流和討論的方法,訓練他們的思維能力;采用課外學習和課外活動法,拓寬學生的視野,豐富他們的知識。總之,方法多多,需要教師多多研究自己的學生,因材施教,靈活運用。總之,自主學習是主體教育思想在教學領域的反映,我們只有把地理課堂教學建立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潛能,激勵學生主動參與,主動實踐,主動思考,主動探索,主動創造,才能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才能使地理教學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作者:宋清岫 單位:吉林省扶余市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