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素項頻率特征在對外漢語教學的應用
時間:2022-08-10 08:43:22
導語:語素項頻率特征在對外漢語教學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提要】本文以語素項為切入點,以多義語素“天”為例,描寫了多義語素在不同語素項上具有的頻率特征,并說明了語素項頻率特征對漢語二語教學的影響。由此,我們提出在詞匯教學及大綱制定中應重視語素項頻率特征。
【關鍵詞】語素項;頻率;詞匯教學;大綱編寫
一、語素項頻率界定
“頻率”(frequency)也稱為頻度,《朗文語言教學及應用學辭典》對頻率的定義為“語言項目在語段或語言材料中出現的次數”。語素頻率是指語素在語言材料中出現的次數。學界以往在談及語素頻率時往往涵蓋語素不同義項的綜合情況,以語素在多義義項上的綜合頻率為準,并沒有關注語素項自身具有的頻率特征。我們將承載特定義項的語素界定為語素項。(張博,2020)一般而言,一個語素下有幾個語素就有幾個語素項。如“打”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中共有14個義項,所以“打”下有14個語素項。語素項有獨立的意義,能單獨成詞,或者參與構詞。(姜自霞,2007)語素項頻率則指語素項在語言材料中出現的次數。
二、語素項頻率特征及對漢語二語教學的影響
(一)對教學大綱制定的影響
語素項頻率是以語素項為單位進行統計的。如果參考語素類型的劃分標準,將語素項劃分為自由語素項和黏著語素項的話,自由語素項的頻率既包含語素項單獨成詞時的出現次數,也包含該語素項的構詞數,而黏著語素項頻率只包含該語素項參與構詞的數量。我們以語素“天”為例對語素項頻率特征進行說明。“天”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中的義項為:①名天空;②位置在頂部的;③名一晝夜二十四小時的時間,有時專指白天;④量用于計算天數;⑤名一天里的某一段時間;⑥季節;⑦名天氣;⑧天然的;⑨自然界;⑩名迷信的人指自然界的主宰者;名迷信的人指神佛仙人所住的地方;古代指君主或朝廷;名姓。可見,“天”共有13個語素項,除姓氏義外,表示實在意義的語素項共12項,其中自由語素項7項,黏著語素項5項。我們以“現代漢語多義詞義項頻率統計”(國家漢辦重點項目①,張博、邢紅兵,2006)為底本,統計了“天”的各個語素項的分布情況。結果如表1。由上述檢索結果可以看出,“天”的不同語素項頻率是不同的,最常用的語素項是“天③”(白天),次常用的語素項是“天①”(天空),第三常用的為“天⑦”(天氣)。這些高頻語素項,從語義上看,為本義或語言中的中心概念;從語法看,則以自由語素項為主。從上述例子我們可以看出,多義語素的不同語素項頻率并不相同。已有研究不對語素項進行分項離析,整體統計語素頻率的做法,可能會給教學帶來一系列問題。我們統計了“天”的三個高頻語素項在漢語二語教學常用大綱即《漢語水平詞匯與漢字等級大綱》《新漢語水平考試大綱》《漢語國際教育用音節漢字詞匯等級劃分》《國際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級標準》中的分布情況,具體情況如表2。“天”在《漢語水平詞匯與漢字等級大綱》中共構成17個詞語,其中“天③”(白天)參與構詞的詞語為“明天”(甲級)。“天①”(天空)參與構詞的詞語為“天空”(丙級)、“天上”(丙級)、“天長地久”(丁級)。“天⑦”(天氣)參與構詞的詞語為“天氣”(甲級)。從上表可以看出,在該大綱中,頻率相對最低的語素項“天⑦”出現在了甲級,同一頻率的語素項“天①”既可以出現在丙級,也可以出現在丁級。相似問題也存在于其他三個大綱中。從語義角度來看,高頻語素義一般為常用語素義或基本義,(高翀,2015)低頻語素義一般為非常用義。大綱在劃分詞匯等級時僅以詞形頻率統計結果為標準,不考慮多義詞語素項頻率的做法,不但沒能細致地確定多義詞不同義項的等級,還導致了非常用義先于常用義出現的情況,給教材編寫者及大綱使用者對生詞的確認帶來混亂。
(二)對漢語二語教學的影響
頻率對語言學習的效應歷來是諸多二語習得理論所提倡的,“頻率效應”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就被國內外眾多研究證實。漢語二語詞匯教學及習得研究也證明了語素項頻率在二語詞匯學習中的作用。在漢語二語詞匯學習中,存在著學習者傾向于用已知的高頻義項來解釋復合詞中多義語素意義的現象,例如,二語學習者誤將“改天”(改到另一天)猜成“改變天意”或者“改變天氣”。(陳萍,2005;李琪,2019)語素項頻率效應會影響學習者多義語素義項的提取。學習者在詞語使用過程中出現偏誤時,通常是由非常用義向常用義推移。(張博,2011)在多義語素的加工中,外國學生首先會識別其中使用頻率高的義項,而不一定是詞語中恰當的義項。(馮麗萍,2013)當讓學習者對多義語素構成的復合詞進行詞義猜測時,他們對含有高頻義項的復合詞猜測成績更好。(李琪,2019)從學習者詞語加工角度來看,詞義學習的過程是不斷加強大腦中存儲的語義單元之間聯結的過程。多義語素的不同義項存儲在學習者大腦的聯結之中,并通過共享的語義特征形成了義項網絡。高頻語素項因其使用頻率高、出現次數多而更為學習者所熟悉,義項之間的聯結也就越強。在學習者學習過程中,更容易幫助他們通過語素義理解詞義。二語詞匯習得中存在“核心詞義表征觀”(core-senserepresentation),該理論認為,在人的記憶系統中只存儲了多義詞的一個基本詞義,其他詞義是在具體的上下文中通過這個基本義在線擴展生成的。而對二語學習者來說,他們的記憶系統中只存儲了語素的常用義,這使得詞義的通達過程變得更加直接和順利。(王意穎等,2017)高頻語素項由于多被學習者熟悉,因此具有強勢表征的特點,為學習者有效理解詞義提供了便利。
三、對漢語二語教學的啟示
多義語素的不同語素項具有不同的頻率特征,并且在漢語二語教學中有著重要作用,因此,在教學中我們應該加強對語素項及其頻率特征的重視。目前,在漢語二語教學中,利用構詞語素和構詞規則進行教學已經成為當前詞匯教學的常用、有效策略之一,(王駿,2005)但在實際教學中只關注語素的教學方法“在以字帶詞的過程中沒有注意語素是否在同一義項上構詞”,系聯出的詞語有時并不是基于同一義項的構詞,給學生學習帶來不便。因此,教師在使用語素法進行教學時,首先應加強對語素項的重視,注意以相同語素項為出發點系聯不同詞語;同時還要加強對語素項頻率的重視,重視教學中出現頻率高、構詞力強的語素項,抓住高頻語素項對詞匯學習的作用;注意多義語素不同義項之間的不同之處,以語素項為基礎對詞語進行系聯,有意識地培養學習者的語素意識;同時,加強低頻語素項的講授和練習,提高學習者對低頻語素項的熟悉程度。在教學大綱的編制上,我們建議大綱在詞匯選取與分級時兼顧多義語素的語素項頻率。首先,在語素項頻率基礎上取舍語素,確定多義語素的所有語素項是否能夠全部進入大綱,并明確入綱標準。其次,在詞語定級上也要依據語素項頻率,將使用頻度、使用效率較高的語素項構成的詞語列于較低級別,將低頻語素項構成詞語列入較高級別。同時,還需明確進入大綱的語素項是否位于同一等級,若不能,則確定該如何定級,并明確定級標準。這樣,才有利于“嚴格規約水平考試和教材編寫”(趙金銘等,2003)。
作者:許艷華
- 上一篇:漢字乖對外漢語教學策略
- 下一篇:對外漢語教學與句調升降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