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多元化實踐育人模式探究
時間:2022-03-21 03:50:04
導語:法學多元化實踐育人模式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法學教育中,存在著“重教學、輕育人”現象。所以必須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視野下,以“實踐育人”為載體將大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其中,建立法學多元化實踐育人模式,促進大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員化、全程化。
關鍵詞:法學教育;多元化;實踐育人;模式
在新時代,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堅持立德樹人、德法兼修,建立學工系統、教學系統、法律實務部門聯動的法學多元化實踐育人模式,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員育人,促進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
一實踐育人的基本內涵
實踐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觀點,人的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都是實踐的[1]。實踐育人既尊重教師的主導地位,也重視大大學生的主體地位,這不但遵循了思想政治工作規律,而且遵循了大學生成長規律。實踐育人是師生間平等交往、共同發展的過程,兼顧理論教育、實踐教育,堅持知行統一[2]。1.實踐育人的定位。實踐育人是大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部分,是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抓手。實踐育人即是立德樹人。因此高校開展實踐育人工作,絕不能停留在教學與傳授技能層面。同時,又因法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實踐育人與理論教學具有同等重要。2.實踐育人的特征。一是實踐性,即以實踐鍛煉為育人的重要方式,強調大學生親身實踐,在實踐中獲得知識和成長。二是大學生是實踐主體,注重發揮大學生的自覺性、能動性和創造性。三是系統性[3],實踐育人是現代教育理念、內容、模式、形式、方法相統一的系統,是學校與社會相融合的育人體系。四是開放性,實踐育人實現了從封閉教育向開放教育轉變,從校園教育走向社會教育轉變,實現了課堂與課外、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有機結合。3.實踐育人的內容。黨的教育方針的重要內容是堅持教育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因此,全面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貫穿于立德樹人全程是實踐育人的主要內容。大力推進實踐創新教育,增強大大學生實踐能力、創新精神與社會責任感,也是實踐育人的重要內容。此外,實踐育人的內容應還包括科學制定實踐育人規劃,豐富實踐教學內容與形式,促進實踐教學方法全面改革,重點建設實踐育人隊伍、實踐教育基地,積極調動大大學生主動性與積極性。4.實踐育人的形式。實踐教學、軍事訓練、社會實踐活動是高校實踐育人的主要形式。在法學教育中,實踐教學包括創新創業、法律診所、模擬法庭、法律實習等教學活動。社會實踐活動包括法律宣傳、法律援助、模擬法庭、志愿服務、辯論演講等實踐活動。軍事訓練包括國防教育、軍事理論、軍事實踐、軍事法紀等教育內容。5.實踐育人的方法。在方法論上,實踐育人應將理論學習、創新思維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堅持與專業學習、服務社會、創新創業和就業擇業相結合,注重學思踐悟。創新實踐育人方法,加大力度合作共建實踐教育基地,增加實踐教育投入,充分調動、整合社會各方資源,這也是實踐育人的重要方法,形成全社會的系統性的實踐育人。實踐育人具體方法包括觀察法、討論法、日志法、專題法、閱卷法等。
二實踐育人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關系
馬克思說,實踐是價值活動以及價值關系產生的最根本基礎。實踐決定著價值觀的生成、發展與實現,決定著價值觀的基本指向[4]。1.教育價值一致性。實踐育人其目的是在實踐中自我認知、了解國情、服務社會,提升思想覺悟與道德水準,幫助大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是在大學教育全程中潛移默化地提高大大學生的道德修養與完善人格,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和是非曲折的評判標準。兩者具有高度契合的價值取向。2.教育載體同質性。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途徑是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書育人全過程,落實到教育教學、管理和服務各環節。實踐教學、軍事訓練、社會實踐活動作為高校實踐育人的主要形式,這恰恰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需的載體。這既是實踐育人的主要形式與環節,也是教育教學和管理服務的重要環節??梢哉f,兩者的教育載體是具有高度的一致性。3.教育關系辯證性。從辯證角度看,實踐育人和培育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首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實踐育人提供了正確導向,為大大學生提高道德境界提供養分。相反,大大學生又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與教育,也成為其主要力量。其次,實踐育人既能吸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思想精髓與優秀傳統文化,又能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吸引力和生命力。再次,兩者互為促進、互為豐富,前者為后者提供豐富的實踐資源,后者又為前者提供強大的思想養分。4.教育過程一致性。人類存在的主要方式是實踐,實踐為人類自我完善提供了機會,人生閱歷在體驗中不斷得到豐富。教育屬于實踐范疇,學習認知與完善人格是其兩個重要過程。大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過程有認知、認同、培育與踐行四個環節,每個環節都離不開實踐??梢姡`行與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其“踐行”即實踐,“培育”即教育?!皩嵺`”是實踐育人的關鍵環節,也是培育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途徑。因此兩者的教育過程具有一致性。
三法學多元化實踐育人模式設計
該模式中的“多元化”,是以實踐為基礎,實現實踐內容多樣化、形式多樣性、載體多層次,將思想政治工作嵌入實踐教學,克服了其“重技能、輕德育”的缺陷。1.法學多元化實踐育人模塊。該模式按年級進行,一年級學習重點在于公共課與專業基礎課,處于適應性學習期,學習與實踐空間以校園為中心;二三年級學習重點在于專業課程,處于自主性學習與研究性學習并舉期,學習空間仍然以校園為中心,實踐空間逐步延伸至校外;四年級學習重點在于實踐性課程和法律實習,處于創造性學習期,學習與實踐的空間更多延伸至校外。根據這些情況,系統地把“法學多元化實踐育人模式”設計為“課內實踐教學模塊”“課外實踐活動模塊”“校外法律實習模塊”三大模塊。三大模塊在實踐育人中呈年級遞進式,融入教學大綱,形成理論教學、實踐教學、社會實踐等多位一體,也作為輔導員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平臺。2.法學多元化實踐育人項目體系。依三個模塊的功能,在每個模塊中設計了若干個實踐項目,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涵,形成“實踐育人項目體系”。其“課內實踐教學模塊”包含軍事訓練、創新創業、法律診所、模擬法庭、街頭演講等實踐項目;“課外實踐活動模塊”包含暑期實踐、社會調查、法律宣傳、志愿服務、演講辯論等實踐項目;“校外法律實習模塊”包括見習、法律實習、法律援助、立法服務等實習項目。這樣的項目設計既符合了大大學生對實踐的需求,也符合社會需求。3.法學多元化實踐育人師資隊伍。該模式需由輔導員、班主任、學科競賽指導老師、社團指導老師、實習實踐指導老師、創新創業指導老師、管理干部等共同參與并組成“法學多元化實踐育人師資隊伍”。其具體職責是:實習實踐指導老師負責指導暑期見習、法律實習等實習項目;學科競賽指導教師、創新創業教育指導老師負責指導大學生參加模擬法庭競賽、創新創業大賽等實踐創新項目;社團指導老師負責指導大學生社團開展法律援助、志愿服務等實踐項目;輔導員、管理干部主要服務大學生,確保各個實踐育人項目正確實施。4.法學多元化實踐育人保障機制。該模式以學工與教務聯動、校內和校外協同、課內與課外互動結合為實施方法。在校內,成立領導小組,建立學工系統與教學系統的聯動機制,共同制定實踐教學方案、實踐實習方案及系列規章制度。在校外,與法院、檢察院、律師事務所等建設實踐教育基地,共同安排實踐實習教學、中期檢查、期終考核、總結研討表彰,建立學工系統與實習基地政工部門有效的溝通與管理聯動機制。另外,還充分運用“雙千計劃”,推動法律實務部門充分利用實踐資源服務實踐育人。5.法學多元化實踐育人模式輔導員角色定位。輔導員具有教師和干部的雙重身份,是高校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5]。輔導員引領大大學生成長,無論是在時間上還是空間上,都要比任課教師多,具有實施實踐育人的最大優勢。因此,學工系統與教學系統聯動或學工系統成為實踐育人的主導者或參與者,并組織大學生社團參與實踐育人,是該模式的最大特點:其一,輔導員全程引領大學生思想,把握實踐育人方向,確保教育事業沿著黨指引的方向前進。其二,輔導員扮演不同角色參與實踐育人,在“課內實踐教學模塊”中作為參與者,在“課外實踐活動模塊”中充當組織者和教育者,在“校外法律實習模塊”中成為聯絡者、管理者。其三,輔導員促進學工系統、教學系統、法律實務部門互為促進、協同推進,優化校外內實踐育人資源有效地服務人才培養。
四法學多元化實踐育人模式實施效果
1.逐步掌握了大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規律。該模式覆蓋了大大學生大大學生涯,為實現大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程化全員化創造了重要平臺。從宿舍到教室,從課堂到課外,從校園到校外,從入學到畢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交叉滲透,適時跟進,做到大學生在哪輔導員就在哪,全方位引導大大學生走成長之路。2.逐步建成了多元化實踐育人師資隊伍。海南大學法學院在該模式中,組建了由學科競賽指導老師、社團指導老師、實習實踐指導老師、社會實踐指導老師、創新創業指導老師等組成了“課外實踐創新指導老師隊伍”,以及由輔導員、班主任、教學秘書等組成了“實踐育人管理干部隊伍”。在“校外法律實習模塊”中,聘任了法官、檢察官、律師等法律實務工作者組成了“校外實習指導老師”。這也鍛煉了法學教育工作者、法學研究工作者和法治實際工作者,受到教育主管部門的肯定,多位老師、輔導員榮獲全國模范教師、全國優秀教師、全國高等學校輔導員年度人物提名獎等榮譽。3.逐步建立了多元化實踐育人制度體系。為了保證該模式實施,海南大學法學院建立了實踐育人制度體系。在“課外實踐活動模塊”中,制定了《大大學生創新實踐活動指導教師獎勵辦法》等制度。在“課內實踐教學模塊”中,建立了《法學教育實踐基地建設方案》等規定。在“校外法律實習模塊”中,制定了《大大學生法律實習方案》等文件。同時,與實踐教育基地在人才培養、基地建設、理論研究、大學生就業、優勢資源共享等方面形成共識并建立相應制度。在此基礎上,學工系統與法律實務系統政工部門建立動態聯絡并制度化,及時服務大學生,有力地促進法學實踐育人。4.逐步建成多元化實踐教育基地。該模式打破了高等學校和社會之間的體制壁壘,將法律實務部門的優質實踐教學資源引進高等學校,將法學教育延伸至法律實務部門,法律實務部門隊伍建設前置到法律院校。海南大學法學院與法院、檢察院、律師事務所等單位共建近60家實踐教育基地,且形成了“基地共建、人才共育、資源共享、成果共用”等實踐育人理念,建立了互惠式合作機制。5.取得豐碩成果。該模式實施后,海南大學法學院入選全國首批卓越法律人才培養教育基地、校外大大學生實踐教育基地、法律診所資源基地及7項國家本科教育質量工程。6名大學生作為亞太五強、全國第二赴英國牛津大學參加第十屆普萊斯(PRICE)傳媒法國際模擬法庭全球總決賽。另外,大大學生多次參加全國海洋法、國際刑事法院(ICC)等模擬法庭大賽榮獲一等獎。2位大學生到最高人民法院參加法律實習并榮獲“優秀法律實習生”。大學生社團榮獲全國高等學校優秀大學生社團、全國大中專大學生中最具影響力理論社團等。在海南法官、檢察官員額制改革中,校友首批入額法官、檢察官占據海南法檢系統隊伍近50%。
五法學多元化實踐育人模式的時代價值
1.適應全面依法治國戰略需要。全面依法治國戰略實施,需加強法治工作隊伍建設,創新法治人才培養機制,始終把思想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因此,該模式能充分發揮法學教育與實踐育人作用,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教育全程化,造就一大批卓越法律人才。2.適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需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蘊含豐富的“法治”思想,既是法學教育的基礎,又是法學教育的目的。法學教育和社會主義價值觀教育在價值取向上具有高度一致。從法的視角來看,自由、平等是法的價值之基,公正、法治更是與法的基本價值相契合。因此,加強大大學生社會主義價值觀教育是法學教育的應有之義。3.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需要。開展大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應打破常規和局限,堅持把大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理論教學、實踐教學、法律實務相結合,將該模式作為大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平臺,將大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從課堂向外延伸,隱性滲透至教學、管理與服務的全過程,補齊了重教學、輕育人的短板。4.建立大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機制需要。在該模式中,形成了學工系統與教務系統的聯動機制,形成學校學院與實踐教育基地的協同機制,推動學校陣地與實踐教育基地、校內課堂與校外實踐、學校教師與校外導師之間的深度銜接并建立長效機制??傊瑢嵺`育人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政府大力推動,社會各界大力支持,高校積極探索,促進隊伍建設及制度創新,增加投入,強化管理,開展交流,輿論引導,在全社會形成良好的實踐育人生態。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
[2]趙?,?駱雁南.基于實踐育人理念的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路徑探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6,32(08):18-20.
[3]申紀云.高校實踐育人的深度思考[J].中國高等教育,2012:13-16.
[4]林培雄,王玉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在實踐[J].求是,2013,(10):48-49.
[5]梁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高校實踐育人關系研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6,(05):124-125.
作者:李昌郁 單位:海南大學
- 上一篇:財經類法學人才培養研究
- 下一篇:高校法學專業課程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