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法學理論教學問題對策研究
時間:2022-06-04 11:24:12
導語:高校法學理論教學問題對策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內容摘要】高校法學教育專業中,法學理論教學是專業教學的基礎課程之一,理論教學的質量對學生法學專業技能與畢業就業影響深遠。因此,基于目前國家教育部門對高校大學教育的改革規劃,法學理論教學中必須要克服課程設置不合理、教材知識與實踐差異、理論專業教師經驗不足等問題,靈活采用各種教學方法與技術,激發學生法學理論知識學習的積極性,針對法學理論教育現狀進行針對性的改革與創新,立足于現代化社會發展對法制人才的需求,重新規劃法學理論教育。本文從理論教學模式改革入手,歸納與總結高校法學理論教學存在的問題,針對教學現狀提出有效的理論教學改革對策,促進高校法學理論教育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高校法學;理論教學;教學模式
高等教育事業深化改革中,法學理論教育在法制社會建設下,正在積極探索改革創新之道,基于我國基本國情與法律教育現狀,圍繞大學生法律素質與法律意識,重新規劃課程教育目標,針對社會對法制建設人才的要求,轉變教學方向和更新教材內容,在法律理論教育改革中逐步提高學生對法律意識與法律知識的了解。將法學理論教育與實踐性教學融合,形成以實踐工作為基礎的全新法律理論課程,針對高校法學理論教育存在的缺點,促進高校法學理論教育實踐性教學常態化。
一、高校法學理論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法學教師缺少實際教學經驗。法學專業學生主要還是從課堂教學中獲取知識,了解法學理論基礎知識,雖然智能終端的普及為學生提供了新的學習渠道,但課堂教學質量依舊決定著學生學習效果。目前,高校法學理論教師多數都是從學校畢業后直接從事教學,教學實踐經驗較少,基本上課堂教學都是照本宣科,沒有深入把知識進行歸納與總結,使得法學理論教育的實踐性較少,基本都是以理論化與書本化教學為主,使得課堂氣氛枯燥,學生學習積極性不足。
(二)教學內容傳統。法學理論教學內容十分豐富,不僅包含了大量的條例與法律法規,還有很多概念性的知識,這門學科知識的學習比較枯燥,難度較大。所以,法學教育中教師按照課本知識講解就會壓抑學生學習積極性,長此以往會使得學生失去興趣,嚴重影響課堂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效率。就現階段高校理論基礎教學中,教師還是采用傳統教育模式,教學方法過于單一,且內容書本化,難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學中對學生技能教育的重視,忽略了學生法律素質教育,素質教育與法律基礎在高校教育中存在較大偏差,不利于培養學生職業素養和綜合素質。尤其是教師在教學中更加注重學生考試分數,沒有從學生能力與素質入手進行綜合性考核,難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高校法學理論教學的改革思考
現代化高校法學理論教學中,要克服課程設置不合理、教材知識與實踐差異、理論專業教師經驗不足等問題,要從法學專業發展的規范化入手,加強對法學理論知識的研究,規范理論教學標準,從確保法律人才培養質量入手,促使法學理論教育規范化發展,從宏觀控制與有效監督的角度,對法學理論課堂教育展開多元化監控與評價。先要對課堂教學中存在的普遍問題進行綜合性思考與分析,提出行之有效的改革方案,加強對法學理論教學質量和效果的評估。然后教材編制與內容更新中,狠抓質量,以實際法律法規為基礎將不合格的法學理論教材與低水平的教材淘汰,鼓勵各大高校結合自身的發展特色,編寫適合學校學生培養的法學教材,或者是加大對教育部組織編寫的法學理論教學,使用獲得國家認可的教材。注重法學理論教學的科研項目,激勵教師展開法學理論教學的科研,從學術角度進行法學理論知識革新研究。為促進教材內容與法學科研的發展,高校在發展中,必須要大力提升教學改革的統一規劃水平,加強對法學理論教學的研究,將教訓研究納入職稱評價與獎勵的標準中,促進各大院校之間法學學術交流,從而營造優質的法學理論學習環境。再者,由于法學理論教學質量與教師素質息息相關,為提高法學理論教學質量,還要建立全國性的師資培訓機制,提高法學理論師資隊伍的整體水平,做好法學理論教師的入職培訓工作,通過培訓班教育不斷提高法學理論教師的教育能力,舉辦全國性或者是地方師資培訓班,推動法學理論教學的健康、快速發展。
三、高校法學理論教學創新對策
現代化法制社會建設中,高校法律專業為促進法制建設理念在高校教育中的落實,法學理論研究與教學正不斷取得新成就與發展,極大地推動著法學研究與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實現了法律理論教學的獨立學科建設,法學理論教學內容趨于規范化,教育事業走向正規化,法學理論教育改革不斷深化等成就。高校法學理論教學創新要從宏觀指導角度重新充實理論課程的設置,以社會人才需求為導向,重新制定高校法學理論教學創新策略,進一步規范法學理論教學,為法律人才培養構建新的人才培養格局。
(一)加強宏觀指導。教育主管部門在高校法學理論教學改革中,要加強對法學理論教學的宏觀指導,實現質量與效果評估的制度化與標準化,針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革措施與改革方案。構建法學教材質量評估制度,定期對法學教材質量進行評估,淘汰不符合標準的教材,進一步宣傳教育部組織編寫、獲得國家教學成果獎和教材獎的教材,避免高校選擇低質量的教材,鼓勵具有教材編寫實力的高校自己編寫教材,將教材納入法學教育質量評估標準體系中。發揮國家重點學校與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等改革示范作用,引入現代化教學技術與信息技術,構建精品課程體系,為高校法學理論教育改革提供依據。
(二)調整法學理論課程與機制。高校法學理論教學改革中,要將法律素質擺在首位,以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為主,將法學理論教育融入新教育體系中,在課程設置中的改革,要貫徹落實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形式,強調學生與教師的主體地位。課程設置調整中,由于法律理論知識比較復雜,學習內容較多,法律知識教育學科與其他學科改革不能采用同一種方式,要先確定課程教學方向,認真將法律知識貫徹落實到課程體系中,以事實為依據將課程內容串聯起來,放寬課程政策,每周增加相應的法律知識課程,提高學生法律知識的學習密度,但上課方式以線上精品課程為主,通過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將課程內容、教學形式以及教學模式進行無縫對接,為學生創設優質的學習環境。此外,還要規劃法學理論師資隊伍培訓體系,通過高校之間的相互學習與交流,共同開辦培訓班,結合各大高校之間的優勢,進行教師隊伍的系統培訓,激勵教師進行教學研究的同時,為新教師提供實戰教學的平臺,不斷積累教學經驗與提升教學能力。
四、結語
新時代高校法學理論教學中存在課程設置不合理、教材知識與實踐差異、理論專業教師經驗不足等問題,為實現高校法學理論教育的創新,必須要從宏觀上進行法學教育指導與監控,淘汰不合格的教材,更新教學內容,創新教學課程,構建師資培訓機制,全面提高高校法學理論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劉華北.高校法學理論教學存在問題與對策[J].法制與社會,2018,33:204~205
[2]巴哈提牙爾·米吉提.對高校法學理論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37(2):86~89
[3]劉茜.反思與革新:高校法學實踐性教學的發展之路[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6,1:159~161
[4]杜忠連,楊曉靜,張明利.構建高校法學立體化實踐教學體系的思考[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6,35(5):36~38
作者:郭莉 單位:江西廣播電視大學
- 上一篇:VR法學職業教育實踐教學分析
- 下一篇:國有金融企業領導人員培訓探討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