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導師制設計探究
時間:2022-07-08 02:32:15
導語:高校導師制設計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生導師制的職責
正如北大為區分研究生導師與本科生導師而澄清“此導師非彼導師”,筆者認為,高職生導師與研究生導師甚或本科生導師制也存在差別,筆者認為,高職生導師應更側重于對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培養;根據學生的特點和志向指導學生制定好個人職業計劃;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對于學生中心理有問題的學生加以及時有效的關注,幫助學生更好地學會學習、學會生活;適時地給予就業甚或創業方面的指導,引導學生能夠最大化地實現自己的價值。
高職生導師制的制度思考
應該來說,導師制自引入我國以來,很多高校已經從理論和實踐上對導師制予以論證,筆者愿從高職生導師制所要解決的導師來源、受眾范圍、選擇方式、專業培訓、量化考核、激勵機制等方面試圖從制度上解決導師制所面臨的一些困境,力求對一些相對不成熟之處進行一系列的制度完善??捎捎幸庠赋袚鷮煿ぷ鞯木哂兄v師以上職稱的教師、輔導員自愿申報,讓有一定工作經驗的優秀教師擔任導師工作,真正能夠有能力處理學生面臨的各類問題。筆者認為,被指導的學生同樣要有愿意接受導師指導的意愿。這一點非常重要。因此,在選擇導師的前期宣傳工作是十分重要的,要讓學生了解導師制的積極意義,了解每位導師各方面的專長,方便學生根據需要進行選擇。如,有的學生很注重學業,因此優秀的任課教師將是他們的首選;有的學生社交能力欠缺,與人溝通有所障礙,也許他們更愿意選擇在生活上能夠給予他們更多幫助的輔導員老師;還有的學生對于第二專業很感興趣,或許他們會跨系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導師。當然,筆者認為,導師制的實行應從大一新生入學伊始就應予灌輸,除了師生見面會之外,還應創造更多的機會讓師生有更多的接觸和了解,以便學生在選擇導師的時候能夠心有所屬。師生見面會,筆者建議最好是放在入學八到十周前后,因為這時候,學生對于導師制這一制度已經有所了解,尤其是對于相關的導師也應有所熟悉。經過師生見面會后,進入雙向選擇階段。首先,由學生對導師進行選擇,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和需要選擇能夠給自己更多幫助的導師,一個學生可以選擇一到兩位甚至三位導師,名單匯總后,由導師進行選擇,一般一名導師帶5-6名學生。對于有的導師,可能只有1-2名學生選擇由該導師指導,則該導師可只帶選擇自己的學生;如果很多學生同時選擇了一名導師,而該導師選擇了5-6名學生后,其他的學生可以考慮他們的第二志愿,再次進行組合;如果出現二個導師甚至三個導師都未選擇該名學生的情況下,可以調劑到相對來說名額未滿且針對該生能夠提供有效幫助的學生的導師名下,建議給1-2周的時間讓師生相互適應,最后由學生給出意見,同意的可繼續指導,有異議的可以終止。建議:除了相對固定的導師外,還可以以每周開設固定咨詢為補充。另外,高職生在校時間短,不宜頻繁更換導師,個人意見是,以一貫制為原則,以每學年更換導師為例外,每學期更換導師原則上由學生提出,須經導師同意。這里所論專業培訓,意指對教師就學生思想意識形態、專業知識、學習方法、心理活動、生活中的困惑、就業政策、職業指導,甚至突發事件的處理等能力方面的訓練。導師應定期參加各類培訓,不斷充電,在培訓中提高理論積淀,在實踐中與學生共同成長是每個導師成長的必經過程。每個導師在參加培訓后,以考出相應的證書為佳,鼓勵將自己理論在實踐中的應用記錄為案例,將相關理論在實踐中予以應用,并檢驗收到的效果。
導師首先要做學生的朋友。導師一方面是師,另一方面亦是友,筆者認為,先友而后師,這樣才能更好地產生積極的效果。如果學生不能認同導師,則無法真心與之暢所欲言,導師則無法發現問題,更無從解決問題,則導師制淪為一紙空談,無實效可言。對于一些個體差異大的問題,可以進行單獨指導;對于一些共性問題以及某些導師在指導過程中遇到難題,需要集體智慧時,可以申請進行集體指導。育人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或立竿見影的,可能需要我們付出大量的心血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慢慢發生改變。如何檢驗導師制取得的實效,確實是面臨的又一個難題。目前較為推崇的是量化管理,而育人非同于其他,效果究竟如何難以確切表述。然而,仍有一些可以被列為考評績效的參考依據。如設計表格,將被指導學生對教師的認同感、指導次數、獲得幫助程度、取得的成效等方面可以給予一定的反饋,可以對考察方面進行量化,由受指導的學生逐一打分測評,建議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并對每一個選項給出相應的分數(采用百分制),最后計算出總分。同時對學生的平時表現也應進行評估,考評導師制的實效。如對學生讀書筆記、課堂記錄、作業情況、課堂出勤、考試成績、參加各類比賽的獲獎情況、參加各類志愿者活動等方面,全面考評學生,并對學生進行縱向比較。導師對每一次的指導需要提供總結。其中要對時間、地點、參與人、涉及的問題、如何進行解決、采取的措施、后續跟蹤、成效等都需要一一列明,對于其中要點給出相應的分值,由導師領導小組進行打分評估。導師的平時指導計入工作量;導師最終考核結果作為年終考核的項目之一,納入教師評優及收入分配體系。以上對于導師制的制度建議有待于在實踐中進一步豐富和完善,期待導師制能夠在高等教育中綻放出閃爍光華。
本文作者:申洪波工作單位:上海工商外國語職業學院
- 上一篇:小議科技創新隊伍資助模式選擇
- 下一篇:國防研究所企業制度分析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