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設計高校教育論文
時間:2022-02-15 10:16:50
導語:藝術設計高校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倡導“三制”,即團隊制、工作室制、雙師制,固化專業表現力
藝術設計教育無論是內容安排、師資配備,還是課程形態,都與其他學科存在很大的差異。其課堂是將藝術與技術結合,實現從抽象創意到具體產品轉化的場所,融實驗教學、社會實踐和科學研究為一體,具有實驗性、生產性和創新性等特征。依據現代藝術設計教育的特點,學院組建了創新性的教學團隊,大力推行工作室制和雙師制。
1.團隊制“團隊”最早是西方社會企業管理領域的術語之一,意指那些具有統一目標、責權分工和管理標準而聚集在一起的能力互補、團結和諧的群體。它不僅強調個人的工作成績,更強調整體的團隊協作。“教學團隊”作為團隊的一種特殊形式,具有團隊的一般屬性,同時又具有其特殊性,是“以學生為服務對象,以一些技能互補而又相互協作、溝通的教師為主體,以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為主要途徑,以系列課程和專業建設為平臺,以提高教師教學水平、提高教育質量為目標而組成的一種創新型的教學基本組織形式”。該學院圍繞藝術設計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改革,組建了具有專業特色和創新性的教學與實驗教學團隊,包括包裝創新設計團隊、產品創新設計團隊、室內與景觀設計創新團隊、動畫與影視創新團隊、基礎設計理論與應用創新團隊、數字媒體創新團隊,每個團隊由9~10名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實驗教學能力的學業導師及企業導師組成,并形成了有效的團隊合作機制和管理制度。在教學與實驗教學的過程中,教學團隊通力打造了“明式家具欣賞”國家視頻公開課及“廣告熱身”、“空間思維在動畫聲音合成中的應用”、“工業產品造型設計”與“包裝設計”等10余門微課程及省級、校級精品課程。教師團隊相互影響、相互學習、相互促進,無論是基礎課程實驗、專業課程實驗還是創新研究項目,教學團隊都相互交流與溝通,在促進教學研究和教學經驗交流中,均起到了很好的引領作用。
2.工作室制工作室制,是借鑒德國“包豪斯”工作室教學的成功之處,結合現代藝術設計教育的特點,立足于現有師資隊伍,以當前國家文化創意產業大發展對藝術設計的人才需求為引領,整合梳理工業設計、產品設計、平面設計、廣告設計和動畫設計等研究方向,成立若干基礎實驗工作室和專業實驗工作室,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將社會實踐課題納入課堂教學。學生通過一年的基礎理論學習以后,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特長,選擇進入不同的專業工作室進行學習,提升專業表現力。正如包豪斯宣言中所提到的,“藝術家和工藝技師其實從本質上而言沒有區別……藝術家不過是一個得意忘形的工藝技師”,“工藝技術的熟練對于每一個藝術家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真正的創造想象力的根源即建立在這個基礎上面”。1919年,成立于魏瑪的包豪斯建筑學派,在以后的教育實踐中,正是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廣泛采用工作室制進行教育,讓參與動手制作的過程,完全改變了以往那種只繪畫、不動手制作的陳舊教育方式”。從2007年起,該學院開始逐年完善導師工作室制,現已有導師工作室9個,主要由教授、副教授負責,承擔課程設計項目實驗及賽事與研究項目等實驗教學,學生進入工作室實行自由選擇、導師核準的制度,使不同的專業背景的學生,能“一對一”或更直接、更多、更好地參與到導師指導的實驗活動之中。
3.雙師制雙師制,即校內學業導師與企業業界導師互為補充,共同承擔實驗教學,形成學校、設計公司(企業)、客戶三者相互關聯的互動機制。目前,該學院已與多家設計公司、企業進行了雙向的實驗教學合作。如該學院與湖北美厚塑磁有限公司聯合進行的有關塑性磁鐵的產品開發,與聯樂集團聯合進行的家具設計,與大業工業設計公司聯合進行的家電產品設計,與良品鋪子聯合進行的品牌策劃與包裝設計,等等。這些聯合互動,將基礎的圖形創意課程、創意思維課程、構成課程及專業包裝設計課程、產品設計課程、策劃與品牌設計等課程,引入到實戰的項目中,通過學業導師、企業導師的雙重指導,培養了具有系統理論知識和豐富實踐經驗的設計人才。在“雙師制”的實驗教學中,學院還聘請一些高層次、具有豐富教學研究和實驗教學經驗的學者、專家來任教與指導,如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楚天學者蔡軍教授、中央美術學院的楚天學者劉波教授、臺灣中原大學陳歷渝教授。同時,該學院還聘請了廣東工業設計城負責人邵繼民來擔任實驗教學學術指導委員會委員,聘請了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的兩位年輕教師,以及聘請了企業、公司的一線企業家、設計師來具體指導實驗教學。另外,該學院還與相關的專業協會、行業機構保持了密切的聯系。中國機械工業教育協會、工業設計教育委員會、湖北省科技美術研究會、湖北省高等教育學會藝術設計專業委員會等,均與該學院有經常性的互動,這些專業協會、行業機構,直接參與和具體指導了該學院的實驗教學。通過團隊制、工作室制和雙師制等教學模式的推行,基礎實驗室與專業實驗工作室互為補充;校內導師與業界導師有機配合;課堂學習、校內實習與校外實踐三位一體,學生的設計認知力、專業表現力和實踐動手能力,都得到了系統的訓練和提高。同時,開放性的實驗室、豐富靈活的教學環節以及團隊化的協同教學模式,實現了產、學、研的深度融合,教學在研究和實踐中得到了強化,研究為教學和實踐提供了充分的理論指導,產業在教學和研究中,也獲得了持續發展的動力。
二、強化“三真”,即通過“真項目、真賽事、真課題”的訓練,積極與市場需求接軌,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業能力
藝術設計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變“構想”為“現實”,讓藝術教育理想和藝術教育觀念,最優化地轉換成具體實在的項目和作品,脫離理想化的設計狀態,到現實世界中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為了檢驗教學成果,幫助學生實現從“構想”到“現實”的轉化,可以在教學活動中引入真項目、真賽事、真課題,實現藝術與市場的對接。
1.真項目真相目是基于企業運作和管理過程中產生的實際項目,將之引入實驗教學,既可以豐富實驗教學課程體系,又可以促進基礎課程和實踐應用課程的銜接,對深化實驗教學的類型、實驗教學的方法等環節的探索,都大有益處。經過多年的積累,基于真項目的實驗教學,已經成為了訓練學生動手能力的重要方式。比如,該學院在2014年承接的第十屆國際園林博覽會項目,就是真題真做、真題實做、深度協同的實驗教學典型。圍繞第十屆國際園林博覽會項目不同階段的現實需求,學院與會方簽訂了具體的協作合同,再由項目負責人挑選團隊教師和學生班級,在項目驅動下,靈活、高效地組織教學實驗環節。項目團隊由該學院6位學業導師和公司的2位企業導師組成,有6個班級約160名學生,參與并完成了第十屆國際園林博覽會項目組委會委托的“地域文化符號調研”、“園博會視覺系統策劃設計”,以及“特許商品開發”等一系列項目,簽訂的合同金額有30多萬元。在這種實踐教學環節和深度協同互動合作中,該學院已經形成了多層次、跨專業的實驗教學創意團隊,該團隊還被第十屆國際園林博覽會組委會授予了“最佳創意團隊”稱號。
2.真賽事真賽事,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加強創新創業、轉化創新成果而搭建的實平臺。為了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創新能力,該學院開展了校、院、系三級管理的學科競賽活動,包含國際性的大賽、國家、省級政府部門組織的全國性的大賽,以及企業、學術團體行業大賽等,鼓勵學生參加影響力大、級別高的競賽,以賽事促進實驗教學的訓練,以賽事擴大學生的參與面,以賽事增強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在2010年至2014年間,該學院各教學團隊組織各專業學生參加國內外各項賽事100余項,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結合真賽事,均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學生的作品在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工業設計大賽、時報金犢獎、全國工業設計大賽、海峽兩岸高校大學生文化與創意設計大賽、全國“節水•低碳•環保”主題招貼設計比賽、全國設計藝術大賽,以及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等各級各類賽事中,累計獲獎500余項。通過課程與真賽事的有效結合,提升了學生的創新與實戰能力,拓寬了教師實驗教學的思路,促進了該學院實驗教學的總體水平和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
3.真課題真課題,以導師承接的橫向和縱向項目作為驅動,使學生接受行之有效的實驗與實踐技能培訓,教師從中獲得業界科技服務的需求動向,通過設計教育與企業需求的有機融合,推進深層次的產、學、研一體化發展。該學院教師主持的“東風公司武漢總部新大樓漫游動畫”、“動畫片《少年關羽》場景設計”和“三維虛擬采礦系統”等課題,吸引了大批學生積極參與。以該學院教授孫明海主持的“黃鶴樓包裝結構設計”課題為例,該課題先后組織師生330余人,前往紅金龍印務公司、黃鶴樓科技園參觀學習,研發完成煙標設計300多件,其中,紅金龍“倆好”、“D族”,黃鶴樓“可喜可賀”和“喜相逢”等作品已上市;黃鶴樓“圓夢”與“曉樓”的“八”字開啟盒型、“樂道”滑蓋盒型結構被采納并已經成功上市;60余件作品已采樣;等等。借助課題舉辦的煙包裝設計大賽,極大豐富了該學院的實驗教學活動,提升了學生的創意設計水平和社會實踐能力。同時,也促進了校際間的相互交流與學習,發揮了該學院的輻射與示范作用。由于項目、賽事和課題都是源于市場實踐和專業領域的真實命題,評定標準嚴格、原創性要求強,將這些要求與課程作業相結合,就需要學生在進行方案設計的時候,更加主動、獨立地思考。同時,這樣也很好地杜絕了以往教學過程中作業針對性不強、學生對待作業隨意性大、實用性差以及創新性缺乏等問題。學生的競爭意識、團結協作意識增強,靈活運用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也得到顯著提高,這也使得學生進行設計創新的自信心大大增強了。
三、結語
《國家“十二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要加快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培育創意產業市場,推動創意經濟發展的根源在于教育。幫助學生夯實“設計之基”,讓學生找尋到“創意之法”,培養學生的“創新之維”,湖北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的“三基”、“三制”和“三真”只是途徑之一。更多的方法和途徑,還需要廣大的藝術設計教育工作者及從業者,去進行更加廣泛、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作者:周峰魏正聰單位:湖北工業大學
- 上一篇:食品藥品稽查工作計劃
- 下一篇:商務局雙聯雙幫工作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