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發展基金會項目運作淺析

時間:2022-09-21 09:29:50

導語:高校教育發展基金會項目運作淺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教育發展基金會項目運作淺析

一、前言

2015年4月馬云向母校杭州師范大學捐贈1億元,同年5月鄭鋼向母校南京大學捐贈1000萬元,此類善舉的不斷涌現也標志著國內的高校教育發展基金會運作日趨成熟。然而隨著善款數量的激增,如何合理的設置項目,規范的運作資金,提升基金會公信力,使捐贈者的善款在一個公開透明的環境下發揮最大效益,成為目前尚處在發展中的國內高校教育發展基金會面臨的首要問題。

二、項目的分類化設立

項目是指在特定目標下的一組任務或活動。[2]為了規范基金的管理使用,基金會通常會把捐贈款項根據實際情況及捐贈者意愿設為基金項目,并以項目管理的方法進行管理。[3]一個成功的項目設立應充分尊重、表達捐贈者的意愿,并能夠調動起相關職能部門的積極性,全力配合項目后續的實施。在項目設立過程中,首先根據捐贈款項的性質,可將項目劃分為限定性項目和非限定性項目。限定項目是指利用捐贈者指定捐贈用途的款項設立的項目,如各類學生獎助學金、獎教金、學校建筑冠名等;非限定性項目是指利用捐贈者未指定捐贈用途的款項設立的項目,此類項目較為靈活,可根據實際情況由基金會自行決定設立。然后,針對不同性質的項目,需采取不同的方式進行項目設立。對于限定性項目,須按照捐贈者意愿,聯系相關職能部門對口設立項目,專款專用;對于非限定性項目,可根據實際需要采取部門自主申報立項、基金會指定項目立項,基金會公開招標立項等方式進行設立,由于此類項目較為靈活,因此做好此類項目的立項工作對于調動職能部門的積極性,創建和諧校園文化,發揚公益關愛精神具有重要意義。

三、項目的流程化實施

項目管理的最大作用在于當基金使用時,高校內各相關職能部門能夠明確各自在該基金使用過程中所要承擔的職責和發揮的作用,監督各個職能部門銜接是否得當,明確基金在整個使用過程所要經過的相關程序。[3]為了項目在實施過程中信息公開透明,提升基金會的公信力,贏得社會信任,要求高校教育發展基金會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有一套完整規范的流程化程序。1.項目立項。根據項目性質,填寫項目立項表并上報立項計劃書。立項計劃書應包括項目意義、項目實施時間節點、經費預算等內容。2.項目跟蹤。定期對項目實施進度進行跟蹤檢查,主要準對項目的實施進度,財務支持情況進行審核,一年期以內項目每季度檢查一次,一年期以上項目每半年檢查一次。3.項目審核。在項目完結時,需提交項目總結報告,以方便對項目實施情況進行評估,報告中需包含項目實施情況總結、項目經費結算、項目取得效果等內容。基金會應成立審核小組對項目實施情況進行考察,對于完成較好的項目應予以獎勵,如發文表彰、追加款項、再次申請項目具有優先權等。四、項目的多元化宣傳加強項目監管的同時還應做好項目的宣傳工作,擁有較高的社會知名度和公信力能夠為基金會的募捐和項目的順利開展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以便讓社會各界及學校內部充分認識基金會、了解基金會及資助項目,廣泛尋求理解、支持和合作。對于項目的宣傳應采用信息公開類宣傳、活動效果展示類宣傳及品牌化項目策略三種方式并行的方法。通過指定平臺定期公開信息,增強項目的公開透明度,一方面監督執行部門的工作是否合格,另一方面提升項目的社會公信力;借助網站、媒體展示項目效果,樹立基金會良好社會形象;開展有主題、有計劃的大型活動推介宣傳,打造品牌項目,實施以品牌項目帶動募捐的策略,為更好地吸引社會捐贈打下基礎。

隨著國內高校教育發展基金會數量的不斷增加,管理資金規模的不斷擴大,實行基金的項目化管理已得到大家的共識,同時,隨之而來的還有逐漸增大的管理工作量和對于管理的更高的要求。只有合理的運作各類項目,科學地運用項目管理的基本理論和方法,使資金管理更加專業化、流程化,才能增強高校教育發展基金會工作的社會公信力,使基金會的發展迎來更廣闊的前景。

作者:程龍 單位:南京理工大學

參考文獻:

[1].優化捐助項目管理促進高校教育基金會發展[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4(19):253-254.

[2]馬昕.基金會公益活動的項目化管理[J].社團管理研究,2007(1):37-40.

[3]顧玉林,戴杭驍.高校教育基金會項目管理淺析[J].經濟論壇,2010(2):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