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遷移能力發展探索

時間:2022-05-03 11:03:26

導語:高中地理遷移能力發展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地理遷移能力發展探索

摘要:高中地理學科對于學生綜合素養形成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如何提升學生的地理綜合素養是每一個教師關注和憂心的問題。探討了高中地理教學中進行知識遷移的重要性,探索了高中地理遷移能力發展的途徑和策略。

關鍵詞:高中地理;遷移能力;對策

簡單地說,遷移能力是一種在知識體系之間建立聯系和關系的能力,是一種運用已學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念來進行新的情境和知識學習的過程。遷移能力能夠幫助學生事半功倍、舉一反三地去探索知識并將之用在解決實際問題環節。孔子所倡導的觸類旁通的精神就是遷移能力的起源和雛形。新課程改革在不斷深入,國家近年來一直在強調學生科學素養培養的重要性,而遷移能力作為科學素養體系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顯。高中地理學科作為一門兼具綜合性和地域性熱證的學科,具有文理學科雙重性質,在鍛煉學生思維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對提升學生思維水平和思維能力大有裨益。培養學生的遷移能力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地理思維水平,引導學生運用地理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全面提升學生地理綜合素養。

一、高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遷移能力的重要意義

(一)有助于系統化知識結構構建。地理學科的主要內容是研究地球表面現象,其所涉及的知識是多層次、多角度的。教師一方面是知識的傳授者,另一方面則是知識的遷移者。新課程標準下,教師要綜合分析學生認知發展水平和地理學科特征,秉承由淺入深、層層遞進教學原則,讓學生形成系統化和科學化的知識體系。在教學實際開展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地和學生進行互動和交流,在構筑和諧課堂氛圍的基礎上提升學生對地理知識的喜愛程度,幫助學生掌握地理學科學習規律,使其能夠形成規范化和系統化地理知識架構。(二)有利于避免思維定式。應試教育使得學生的思維發展受到了限制和約束,很多教師為了幫助學生應付高考考試,將記憶地理知識點和考點的教學放在了重中之重,忽視了對學生邏輯分析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的培養,使得學生學習陷入思維定式怪圈。筆者在課堂教學中曾經提出這樣的問題:什么原因造成了澳大利亞東北部的熱帶雨林氣候?絕大多數學生給出的答案都是澳大利亞處于赤道低氣壓帶。由此可見,學生對于熱帶雨林的形成原因已經形成了一定的思維定式,很少會遷移思考,探索海陸位置、地形和洋流等其他因素造成的影響,這種表現正是遷移能力和發散能力較差的表現。(三)有利于提升教學效果。達爾文將最有價值的知識定義為和方法有關的知識。中國也有句古語“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由此可見,獲取知識的方法要比知識本身重要得多。教學中,教師有效的教學方法應當能夠轉化為學生有效的學習方法。教師可以采取的教學方法是多元化的,即使針對同一知識點,面對不同學生也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比如,在進行工業區位和農業區位分析的時候,掌握這部分知識的重點在于明確工業區位從社會經濟因素為出發點,農業區位則從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雙重角度去思考。面對地理知識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運用公式化的方式開展教學,讓他們首先掌握該知識點的要點,降低他們的心理障礙,提升其地理學習信心;面對地理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教師就要給予其足夠的思考時間,讓學生從給出的圖像和案例進行分析、歸納和總結。將遷移能力教學和分層次教學結合在一起,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地理知識學習效果。

二、高中地理教學遷移能力教學對策研究

(一)以最近發展區作為知識遷移重要平臺。按照最近發展區理論,學生的認知發展具有兩個層次水平:第一是現有水平;第二是學生可能達到的發展水平。而最近發展區就是兩者之間的差距。透過最近發展區,教師可以有效地開展地理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充分把握學生已有的知識發展水平,并在新舊知識之間建立起邏輯聯系,進而完成知識遷移過程,進行知識結構的合理架構,進而達到教學目標,提升學生物理綜合素養。(二)通過先行組織者來完成和改造認知結構的過程。先行組織者是著名教育心理學家奧蘇貝爾提出的遷移理論相關概念。先行組織者指的是學生在接觸學習材料之前首先接觸到的引導性材料,先行組織者可以在新舊知識之間起到橋梁和溝通的作用,如果橋梁能夠順利地起到遷移作用,那么學生才能意識到地理學習的意義。在地理實際教學中,先行組織者可能是教具模型,可能是教學多媒體,還可能是地理圖標和文件。(三)以情境問題鏈來培養學生遷移能力之中的邏輯思維能力。從近幾年高考地理的考題來看,考試的重點集中在將地理相關問題落實到不同空間尺度的具體區域之上,也就是考核的重點在于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世界問題的能力上。因此,地理教師在實際教學開展中應當以創設有效的思考情境為重點,層層遞進引導學生去探索和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使得學生的學習思維在遷移的過程中獲得發現和探究的機會,并在無形之中形成邏輯思維能力。國家近年來正在日益重視學生學科素養的培養,地理教師必須潛心進行學情研判,以學生主體為原則,掌握學生最近發展區,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在現行組織者和情境問題鏈的引導下順利地進行知識遷移,進而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地理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楊士軍.例談地理學科內知識遷移能力的培養[J].地理教學,2013(20).

[2]沈炳廣.如何培養學生知識遷移能力:以高中地理教學為例[J].西藏教育,2012(10).

[3]袁漢明.遷移理論對地理教學的促進作用及其應用[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2(5).

作者:袁桂森 單位:廣東省云浮市郁南縣西江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