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學學科核心素養滲透策略

時間:2022-08-10 09:53:14

導語:高中地理教學學科核心素養滲透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地理教學學科核心素養滲透策略

摘要:隨著國家對教育的重視,中國教育事業經過改革與發展,特別是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全面實施,使得學校在人才培養中開始重視綜合素養的培養。而地理課程作為一門比較重要的學科內容,也需要結合學科特點加強學科素養培養,為社會培養更全面、更優秀的人才。文章主要對高中地理教學學科核心素養滲透進行分析。

關鍵詞:高中地理教學;學科核心素養;重要性;現狀;策略

一、引言

隨著教學改革工作的開展和推廣,教育領域針對各個學科教學方法和內容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根據教學結果提出新的要求和標準。高中地理教學工作開展中也需要加強對學生學科素養培養的重視,并以此為基礎對教學方法進行優化。為了幫助學生們更好地理解地理學科知識內容,需要從核心素養著手,促進學生善于抓著學科知識重點和細節內容,加強對學生思維能力的鍛煉,使學生能夠在原有的知識領域中不斷地拓展和創新,促進學生對社會上地理知識內容的理解,探究地理知識原理。

二、地理學科教學核心素養的內涵及價值

(一)地理學科教學核心素養的內涵

中國教育的核心素養主要包含的內容為學生應該具備的適應社會發展以及終身發展的必要品質和關鍵能力。主要的意義是落實立德樹人理念和任務。結合高中地理學科教學實踐內容,融入核心素養的具體內涵,可以從以下形式進行分析。1.人與地理和諧發展理念人類活動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生存,但是隨著人類意識的不斷發展以及生產力的不斷提升,人類活動的目的也不再單純地是為了生存,還要追求更高的生活質量,而人類活動強度和范圍的擴大,使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付出巨大的代價。西方工業革命后,經濟的發展與環保工作一直處于一種對立的狀態,而地理教學中涉及人類發展以及環保保護的內容。通過在地理教學中強調核心素養教育,能夠促進人與地理的和諧發展,而且高中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會將這種理念逐漸內化到自身的觀念和思想中。2.地理知識科學思維的全面認知地理知識與很多學科間都具有緊密的聯系性,同時人類在地理現象和地理知識內容中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那么人類是何種角色,又如何認識和應用地理知識解決地理問題,是當前廣大師生都需要重視的內容。3.對地理環境與人類活動辯證關系的深入思考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具有直接的關系,正如中國有一句俗語所講“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不同地理區域的人會由于地理環境的限制選擇相應的生產方式。隨著人類對高級生產工具的掌握,在征服自然方面的能力也有所提升,并通過征服自然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那么人類在征服自然中所采用的行動是否正確,歷史發展中對自然的征服是人類的進步還是退步都需要從辯證的角度去分析和理解。4.提升地理實踐能力學生在地理學習過程中實踐活動包括學生對地理知識的考察,地理實驗開展以及地理知識內容調查等活動。而地理核心素養則是在這些活動開展中需要具備的行動能力和品質,也是地理教學開展中的另一個重點問題。地理實踐素養的培養中需要學生加強對行動意識以及能力等方面的提升,通過對真實情境的觀察和感悟,對人類活動的影響情況進行準確評估,實現對社會責任感的提升。

(二)地理學科教學核心素養的價值

新課程改革實施后,教育部門針對教學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視度不斷提升,高中地理學科教學開展中,核心素養中包括學生對地理知識內容的了解和掌握以及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和綜合能力體現。地理學科核心素養中也包括學生對人類生活與地理間關系的認知,通過地理知識對生活中相關問題進行有效解答。高中地理學科素養培養對學生思維方式的發展會起到一定的影響作用,有利于促進學生對地理學科知識內容的全面認知,提升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促進人類與生態環境的和諧、平衡發展。學生地理核心素養的培養需要對素質教育理念的貫徹以及師生關系的完善,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促進學生更好地成長和發展,對學生正確價值觀的樹立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培養學生積極人生態度的重要方式和途徑。因此,需要結合新課程改革以及素質教育的綜合發展,構建文明的社會環境,加強創新綜合型人才的培養,教育部門也需要加強在各個學科中對學科核心素養的貫徹。

三、高中地理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高中地理教學知識內容相對來說比較抽象,雖然很多知識我們在生活中可能有所了解,但是在對這些知識的深入學習和了解中卻越來越抽象,與學生對自然的原有認知存在較大的差距,這種枯燥的地理教學方式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地理教師在自身教學工作開展中也容易受到傳統教學理念和教學形式的影響,導致地理教學效果難以突顯。為了在地理教學中更好地貫徹和落實核心素養,必須要從師生的角度對落實的具體問題進行分析,只有全面了解師生間的問題,才有利于對教學內容的有效改革,為學生構建一個多元化的地理課堂形式,幫助學生掌握地理知識。接下來將對高中地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具體分析。

(一)地理教師的教育觀念落后,缺乏對核心素養的認知

教師是教學的引導者和實施者,教師自身的教學理念是教學工作開展的核心指導思想。高中階段學生隨著身心的發展已經具備基本的個人觀點和自主認知能力,并對地理知識常識有一定的理解,但是在深入學習中仍然需要教師的引導。在地理學科核心教學工作開展中,教師必須要能夠結合時展要求,充分利用創新教學觀念,促進學生對核心素養具有更全面的認知。但是在實際教學工作開展中,地理教師受傳統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難以對地理教學中核心素養的融入價值進行有效認知,對核心素養提升的意義模糊,這種情況下必然會導致教師無法在教學工作中充分落實核心素養作用,導致核心素養作用發揮受到阻礙。

(二)教師教學能力待提升,教學形式單一

通過大量調查研究發現,當前高中地理教師中大部分教師的地理專業教學能力有限,雖然能夠掌握高中地理的教學知識內容,但是在靈活應用方面仍然存在欠缺。同時高中地理課堂教學工作開展中,教學形式過于落后和單一,大部分都是以教師的講解為基礎,互動環節比較少,難以激發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隨著科技的發展,當前教學中的教學手段和技術不斷創新和完善,但是一些教師在新教學技術的掌握方面仍然存在障礙,特別是一些年齡比較大的教師對新技術的掌握存在一定的困難,在上級的壓力下,即使采用新技術教學模式也難以充分發揮新教學模式的作用。還有一些教師仍然采用單一的教學方式,與新課程改革要求背道而馳,導致學科核心素養作用發揮受到限制。

(三)教師過于重理論,輕實踐教學

教師一直都是課堂教學的引導者,課堂的教學模式、教學手段和教學效果都取決于教師的教育理念。而從當前高中地理教學開展情況來看,大部分教學環節和教學內容都是按照教材內容為基礎進行知識講解。但是從高中學生的發展角度來看,學生接觸到的事物更多,認識高度也有所提升,對于一些單純的理論講解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導致學生的主觀學習能力發展受到影響。地理學科作為與我們生活環境聯系比較緊密的學科來說,在理論講解中可以結合生活案例進行解析,但是教師在教學工作中往往將重點放在理論教學講解中,忽視對教學的實踐研究,不利于學生在知識以及思維等方面的發展。針對當前的教學困境問題,教師必須要與結合當前核心素養教育要求,采取科學的改善措施,保證教學效果。

四、高中地理教學中有效滲透學科核心素養的策略

學科核心素養教學在教學中的應用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品質。高中地理教學需要將學生學科素養培養作為核心和基礎,并開展多元化的教學活動內容。地理課程在新課程標準中具有重要作用,也滲透到地理知識學習的各個細節和知識點。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地理知識問題,激發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地理學習主動性,必須要加強對學生地理意識的培養,促進學生更好的學習地理知識,了解地理內容,并能夠有效適應社會發展。

(一)結合地理核心素養特點開展教學活動

高中地理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學的目的不僅是對概念性知識的掌握,還需要引導學生學會和應用地理學習技巧與方法,并以此為基礎促進地理課程與人文、自然和生活等方面的結合,以此來發揮地理教學作用。從這方面來看,高中地理教師在學生的培養中需要以核心素養培養作為側重點,一方面將學科知識內容與人類活動進行有效結合,另一方面還需要實現對知識的深入理解和綜合應用。此外,由于高中地理學科知識內容本身具有系統性特點,需要在地理教學體系中的全方面滲透,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開展中,必須能夠靈活應用地理知識內容,通過學科素養培養的方式加強對學生知識體系的完善和構建,提升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應用能力。地理教學中,教師通過與生活常識的結合,不僅能夠拉近學生與地理知識間的距離,還有利于激發學生對地理知識的深度探究,對高中地理課程教學模式的優化和教學效果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核心素養教學理念對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方法也提出新的要求,需要促進教學方式的不斷完善和創新。

(二)轉變教學方式提升地理教學效率

高中地理教學工作開展中,大部分學生在課堂聽課時都只是被動的聽教師在課堂上的知識講解,自主學習能力不強,同時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的知識講解中也存在片面化和膚淺化的情況,無法激發學生的地理學習的興趣。針對這個問題,教師需要轉變傳統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加強對教學內容的創新和完善,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地理知識內容,引導學生自行探究符合自身的學習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學生可以結合自身的教學方法探究地理知識,加強學生的獨立學習興趣培養,并更好地掌握地理教學知識。自行探究地理教學知識內容,更有利于針對性解決學生的地理學習問題,鼓勵學生積極地應對地理困難問題,通過長期的訓練,對學生地理問題的分析和解答能力培養也具有重要作用,在這種教學方式的逐漸引導下,使地理教學符合新課程改革要求和社會對地理人才的標準。比如在學習《海水的溫度和鹽度》這部分內容時,針對海水的溫度影響因素,學生可以通過自行閱讀課本或者通過其他途徑查找獲得。在自行探究的過程中,學生對海水溫度影響因素的認知會更加清晰,并學會自主思考和合作學習。在了解了海水溫度與吸收太陽熱量以及蒸發的熱量有關后,可以引導學生通過網絡查找數據,計算某一片海域的溫度或者對中國境內海水溫度進行對比。學生通過網絡查詢相關知識可以獲得更多的額外收獲,實現對地理知識內容的拓展,逐漸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也是學科核心素養培養中的關鍵。

(三)采用多元化教學模式豐富課堂教學活動

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下,使得教師在授課過程中習慣于照本宣科,導致學生學習的知識面比較窄,而且影響學生對知識的靈活應用和綜合分析。隨著新課程改革工作的推進和開展,教師也開始加強對教育重心的調整,強調學生學科素養的培養和提升,引導學生對地理教學知識內容的自學。課堂教學工作開展中,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時間和空間,鼓勵學生積極提出自身的想法,激發學生的討論熱情,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換言之,地理知識內容并不是枯燥乏味的,而應該是輕松的、愉悅的,教師可以從地理教學內容中挖掘出新奇、趣味性的學習內容,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感受自然人文以及地理知識的魅力。但是傳統照本宣科和硬性灌輸的教學模式無法發揮地理課堂教學效果。新形勢下,教師需要具有地理教學環境營造的意識,通過多元化手段加強對課堂教學模式的優化,實現對課堂教學內容和教學效果的豐富。比如,在學習《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現象》這部分內容中,為了幫助學生對這兩種現象有更清晰的認知,教師可以利用圖片或者氣象紀錄片的方式為學生播放相應的資料,使學生可以直觀地觀察到這兩種現象的形成原理和表現形式等,并意識到海洋溫度對全球溫度的影響,使學生對地理奧秘和自然事物間的聯系有更深刻的認知,提升學生對地理知識的探究興趣。同時為了幫助學生區分厄爾尼托和拉尼娜現象,教師還可以通過拼圖的方式引導學生對這兩種現象的表現形式圖畫進行拼接,在拼接的過程中加強學生的認知。

(四)地理教學中融入生活實踐內容

高中地理學科相對于其他學科內容來說,在知識內容結構以及知識面等方面都具有更復雜的特點,教學內容的復雜化可能會導致教學難度增大,但是同時也有利于對教學形式的豐富。教師可以結合不同知識點采取不同的引導方法,實現對學生地理核心素養的培養和提升。教學過程開展中,高中地理教學可以結合教學內容適當融入生活實踐,實現對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比如在《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這部分內容的學習中,海洋資源中很多資源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比如人體每天都需要補充的鹽類,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我們的食鹽是如何生產的?中國的海鹽產量在世界上的排名如何?等引導學生對海洋資源開發利用的探究,了解中國海鹽鹽場的分布特點。這種教學方式不僅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對學生民族自豪感的培養也具有重要意義,促進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理念的落實。

五、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地理學科知識從表面上看是比較枯燥乏味的學科內容,但是教師如果能夠采取合理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對地理知識內容進行理解,學生很容易發現地理知識的趣味性。高中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能夠有效滿足人才的培養要求,促進學生個人的全面發展,為社會培養綜合型人才。而教師需要正視核心素養價值觀念的影響意義,并結合時展步伐,根據學生學習困境,促進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周敬雯.基于地理學科核心素養下的高中地理案例教學綜合研究[J].科學咨詢,2020(46):60-61.

[2]付德鑫.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初高中教學銜接探討[J].寫真地理,2020(39):196.

[3]彭艷玲,謝朝暉.生本視角下高中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研究[J].科學咨詢,2020(15):142.

[4]陳靜.高中地理學科核心素養落地的實踐探索[J].考試周刊,2020(97):136-137,146.

[5]李香香.學科素養培養視域下的高中地理教學[J].家長,2020(15):117,119.

[6]鮑春娥.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地理課程教學改革[J].中外交流,2019,26(22):157.

作者:王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