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教師教學掌控能力提升策略
時間:2022-06-27 09:09:18
導語:高職教師教學掌控能力提升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分析當前高職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存在的問題,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增強職業素質教育,培養高技術人才。對如何提高高職教師的教學掌控能力進行探究。
關鍵詞:學生特點;教學質量;學習興趣
當前經濟形勢不容樂觀,從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看,又出現“大學生難就業,高技術工人更難求”的僵持格局。個人認為:這個問題既簡單又復雜。說簡單基本情況就是上下一心,以提供培養質量求生存,就這么簡單;說復雜,培養質量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不是一個人、一個系部就能解決的問題。
一、高職學生的特點
1.對學習的倦怠感和挫敗感
高職學生有一部分想考入更好的學校,但是由于高考的失利,不得不到專科學校進行學習,心里對學校有過多的不滿意,不愿意再深入地學習,否定學校,否定自己。另一方面老師抱怨學生沒有好的習慣,缺乏學習的激情,不復習學過的知識,不進行知識的遷移,久而久之感覺專業課難,不能掌握更深層次的知識,造成了學生和老師之間相互抱怨。由于先前基礎知識的缺乏和知識積累的不夠,對于老師布置的作業,不會迎難而上,享受攻克難題的喜悅和成就感,而是遇到問題逃避,挑老師的毛病,過多的是悲觀失望,喪失信心,否定自己,造成自己心理負擔的加大和學習進程的停滯不前。
2.有一定的進取心,但是缺乏主動性和持久性
這類學生都聰明,在學習中可能靠他們的聰明取得一定的成績,譬如說他們有的炫耀,我在家呆了一年,不想上學了,沒想到我高考居然考上了,他們覺得自己有可炫耀的資本,有點成績就飄飄然。知識僅限于老師的講解,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持久性,他們的學習興趣僅僅限于課堂,課下不管不顧。如果老師關注別的學生,不再監督他,他就又休息了,這種學生就像小學生缺乏持久性。這類學生使老師非常疲憊。
3.缺乏對自己人生的規劃,缺少對學習的熱情
高職學生學習的情緒化比較強,對感興趣的知識積極主動去學,對于內容枯燥的知識學習不主動、效率低。對于高職學生的專業課來說知識面變窄,他們會喪失信心,所以專科三年,有的學生對學習越來越沒有興趣,還有的學生覺得到了工作崗位上再學也不遲。
二、高職教師的應對策略
1.堅定信心,立足本職,努力提高教學質量。首先,積極響應學院和系部的號召,從深化教學改革入手,積極開拓課程改革的思路,廣泛收集學生感興趣的教學素材,改進教學方法,積極實踐一體化教學。對教學課件做到精益求精,以電氣技術的培養目標為主線,對所授課程的項目和任務進行認真分析和細化,找出每一個知識點的突破口及多個知識點的銜接關系,不斷豐富和完善課程改革的成果。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教會他們為人處世的方法,培養他們團結協作、互相幫助的精神,以保障每個人都學有所得,并豐富學生將來在工作中獲得知識的途徑。例如,本學期的電氣識圖課,一開始許多學生都以機房的電腦不夠用為由,總是幾個人圍到一起說話,就是不畫圖,必須交作業時就拷貝別人的,發現這一情況后,無論是拷貝的還是被拷貝的一律記零分,這下對學生的觸動很大,被拷貝的急眼了,不會畫圖的對期末及格失望了。憋了他們3周多,想學的學生受不了了,提出是否允許補交作業,在這種情況下立即宣布可以,但再次出現拷貝問題就絕不接受補交的作業,如果誰想補交但又不會畫,可以找懂的同學指導,但絕不允許幫畫。這樣一來,補交的作業很多,也杜絕了拷貝現象,培養了同學間互相幫助的習慣。在教學中,還要結合課堂教學內容,以案例形式滲透理論在生產實踐中的應用,力爭糾正學生中廣泛流傳的“在學校學的到工作中都沒用,想學啥還得參加工作以后跟師傅學”的錯誤觀念。
2.提高自身素質,更新教學觀念從事職業教育,就是為社會培養有用之才,作為教師,首先要更新觀念。特別是面對當前職校的學生,他們不僅理論水平低,關鍵是不想學,始終都在想毫不費力地把畢業證拿到手,期末不及格重修也不怕,現在又有傳言“反正重修時老師都給答案”。對于這些學生我們確實有點“黔驢技窮”,但我們還必須面對,要相信人人都能成才,只有在這一信念的支持下才能使學生成才、成功,否則將會一瀉千里,提高培養質量只能是想象中的泡影。果真如此,學院的前途不容樂觀。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在充分了解學情的同時,深入研究學生的長處和弱點。長處,也愿意得到好一點兒的成績,也愿意聽到表揚;短處,怕在學識、閱歷、思維、課堂掌控、哪怕是“斗嘴”都比他強的人。從這一點上說,教師素質的提高也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理論和實踐教學素質,這是職業教育教師執業的基本條件;其次是社會素質,深入研究如何與他們交流,用什么方式交流;再次是隨時研究學生想什么,適當使他們得到滿足;最重要的是一視同仁,言而有信,嚴于律己、以身試教。只有這樣,學生才能信服、才能聽你的教導,才能在嚴肅、認真、和諧、活躍的課堂上完成教學任務,才能讓他們學到一些知識,甚至可以造就幾個高水平的尖子生。這是對提高教師素質的一點認識,自己也是這么做的,并且認為在當前形勢下更應該把這些工作做好。
3.下企業基層進行鍛煉,提升自己的業務素質在企業中當學徒,在教學中當老師,只有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在學生的眼中才是優秀的,內心的崇拜,促使學生向你學習,“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是對老師的寫照,無論學術和人品,都應該是學生的典范。我們有的老師是出了校門入校門,沒有企業的鍛煉,所以應該積極地去企業進行鍛煉,新設備、新技術在企業中不斷應用,對老師來說是一種壓力,也是一種動力。知識總在不斷更新,教師應緊隨時代的步伐,而不是僅僅抱著書本講,使學生畢業的時候,已經熟悉企業的相關知識、崗位職業、操作規程。規劃課程設置,以利于學生就業,他們會很快地熟悉設備性能并應用在學校學到的知識解決工作中出現的難題,到那時才會對老師由衷地感激,而教師對學生的言傳身教,會在學生以后十年的職業生涯中得到體現。
作者:單位:河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機電工程
參考文獻:
[1]張倩,吳萍.高職教師職業教育教學能力提升的研究與探索[J].濟源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6).
[2]李永蘭.高職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研究[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7).
[3]楊兆山.教育學:培養人的科學與藝術[M].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06.
- 上一篇:新課程理念下英語教師教學研究
- 下一篇:衛生類高職教師教科研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