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教師教學質量考評體系研究
時間:2022-01-14 03:29:10
導語:高職教師教學質量考評體系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教學質量考評體系的完善與否直接關系到一個學校的生存與發展,現行教學質量考評體系的研究重點主要放在督導評教、學生評教、同行評教、專業評價、課程評價等方面,對于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關注較少,在實際操作中產生了一些實際的問題,針對現狀及問題,本研究嘗試在教學質量考評體系中探尋一個新的維度———對學生學習質量評價,這對于強化高職教育的質量意識,提高高職教育的質量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教學質量對于任何一所學校來說都很重要,教學質量的高低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學校的生存與發展。完善的教學質量考評體系可以及時發現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找出原因,加以解決,即可提高教學質量;反之,教學質量考評體系不健全不完善,就不能科學有效的對教學過程進行監督,不能及時發現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而制約了學校的健康發展,間接影響學校的就業率及長遠發展。如何改進和完善與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相適應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成為當前提高高等職業院校教育教學質量的一項重要課題。
1.高職院校教師教學質量考評體系現狀
經過多年的理論探索創新與實踐,多數高職院校已初步形成一整套教學質量監控與保障體系。具體說來如下:1.1教學質量考評體系相關規章制度日益完善化。多數高職院校大都制定了相應的規章制度來保障教學質量,例如《學生實習管理辦法》、《教學建設與社會工作考核辦法》、《教學工作考核辦法》、《學籍管理辦法》、《畢業設計(論文)管理辦法》、《考務管理規定》等。這些制度規定旨在指導教師如何開展教學,教師應該遵循這些規章制度,切實落實教學計劃,保證完成教學任務。1.2設立專門的教學督導部門,建立了教學督導制度。我國許多高職院校推行了教學督導制度,教學督導制度保證了教學工作的日常質量,教學督導團隊中大部分人員是由退休有經驗的老教師擔任,他們盡職盡責,正了教風和學風,對提高教學質量有很大的幫助作用。另外高職院校還開展了同行評教、學生評教等,以期多角度對教學活動進行全方位督導。另外還專門設有兼職學生信息員或者學院教學督導,用于幫助完善評議制度。1.3建立了常規的檢查制度。現階段高職院校都建立起了相應常規的檢查制度,一般在首堂課、期中、期末的集中檢查。首堂課主要檢查教師教學的準備工作;期中座談會主要檢查教學實際情況,讓學生暢所欲言,說出自己的想法,督導部門對相關情況進行必要的了解;期末主要檢查教學完成情況和考試情況。另外還有隨機檢查,隨時檢查教案、PPT等,這些都是保障教學質量的有效措施。1.4建立了信息反饋制度。任何監督考評要落到實處必須依靠反饋制度,督導課后與教師及時交流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反饋期中座談會內容等,與被評價的教師進行交流與溝通,這樣也促進教師進行有關的調整,提高教學效果。有些高職院學校還會根據實際情況定期出版相應的督導信息報之類,以期能更便捷反饋更多的信息給教學部門。
2.現行高職院校教師教學質量考評體系中存在的問題
2.1現行教學質量考評體系無法真正考評每個教師的教學質量。現行的體系里面,規章制度很多,評教很多,但沒能真正發揮功效。任何一個評教方式,都會由于人的因素在里面,使得評價標準不能統一,再者教學活動組織的好不好,講的好不好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不能一竿子來定論,而且由于課程類型不同,評判標準還會不一樣,雖然在實踐過程中為了規避掉人的因素,用各種維度來考評,但是效果還是差強人意。2.2現行教學質量考評體系對學生學習效果關注少。現行教學質量評價體系中,考評重點主要放在督導評教、學生評教、同行評教、專業評價、課程評價、實踐環節評價等方面。但實際上教師教學質量好不好,除了這些,更重要的在學生學習效果上,但是現行的考評體系里面對學生的學習效果的考評很少。在這個體系中,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往往不被重視或開展的不夠系統和深入。當科考試是由授課教師自主命題改卷登分,可能同一門課不同老師來教,側重點都會不一樣,而考試或考查最后的分數也并不能真正反映學生對該門課的掌握情況。但是從根本上來說,學習效果的評價對于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進而保證整個教育教學質量是十分必要的。然而這方面的考評在整個教學質量考評體系中卻又很大的發揮空間。2.3不同的課程,同一個教學質量考評體系,忽視了課程個性特征。現階段不同專業、不同性質的課程使用相同的評價標準,主要通過督導評教、同行評教以及學生評教形成了現有的三個最直接的評價維度,但是其實不同課程有不同的特性,有其不同的監測點,它們的教學質量考評可以有共性,但是也有個性,在現行的教學質量考評體系中,基本只突出了共性,忽視了個性,導致對教學質量的考評沒有深入到課程深處。
3.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
3.1一個教學質量考評體系很難符合不同學科不同課程的考評個性要求現行的一個統一的教學質量考評體系只能說代表了多門學科課程的共性特征,它只是可以代表課程絕大部分的質量,但是不能全面反映出每門課程的教學質量,由于學科不同課程繁多,考核方式自然會有不同,例如實訓課會側重學生動手能力的考查,理論課側重于學生理論知識的掌握等,這些都是有千差萬別的,在教學質量監測中就不能用一個標準去衡量,這樣是不符合學科規律的。3.2與高職院校教育現行教學模式有關在現行的高職院校教育模式中,一個學科是由多門課組成,多門課由多個教師任教,教師的自主性相對來說是很強的,因為沒有一個統一的課程標準來衡量,可能一門課一本教材不同的教師教授的知識重難點、側重點就會有所不同,但是現行的教學質量考評中對這一塊的監測并不是十分嚴格,因此在這一塊,學生的學習質量是得不到保障的。
4.改進的方向———教學質量考評體系新維度的探究
針對現狀及問題,嘗試在教學質量考評體系中探尋一個新的維度———對學生學習質量評價,這對于強化高職教育的質量意識,提高高職教育的質量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教師教學質量評價的對象雖然是教師,對學校管理也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也應該看到,對教師教學質量評價的落腳點在學生身上,根本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具有專業基礎扎實寬厚,具有獨立人格和創新精神的學生。4.1轉變高職教育質量觀,建立以學生和教師雙主體的質量觀。要建立有高職特色的質量監控機制必須首先轉變教育質量觀。傳統的高教質量觀主要是以教師為主體,這種考評是比較片面的,現今可以嘗試建立以教師和學生為雙主體的新的質量觀,現行的體系主要檢查教師教學活動等,今后可以在不改變之前體系的前提下,新增學生學習效果的監測,回歸教育本身的意義。4.2依照可行性原則來落實高職教學質量多元化評估主體的利益訴求。新增一個新維度,但是這個新維度必須要具備可行性才能真正發揮作用。在嘗試將學生作為主體納入考評體系時,為保證教學質量的提升,應根據不同的課程性質,將對學生學習質量考評轉化為可度量可驗證的評估指標,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精確量化考核,從而確保這一新的維度的可行性。這可能會涉及到根據課程性質不同設定獨特的多元化的考評方式內容等。具體說來,就是應根據專業不同、課程性質的差異制定出適合本專業本課程的獨特評教標準,還應給授課教師留下自己個性發展的空間,以鼓勵教師創造性地進行教學工作。在共性標準前提下根據不同專業不同課程,制定出適合本專業本課程的個性標準。同時還應給有教學特色的教師留下發展的空間,為本門課程的改革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4.3重視學生課程考核管理。現行的教學質量考評體系中,對學生考核管理相對來說監控不足,每學期課程眾多,系統里只能看到教師登分情況及學生分數段,但是這個成績卻沒有成為可以指導教師教學的一個重要依據,因此建議加強這方面的考核管理,爭取量化考查,考試結束后要對成績做相應的質量分析,并集中對教師進行反饋,讓這個成績可以指導教師教學質量改進。建立必要的量化措施,避免此項工作流于形式。4.4針對課程的獨特性,制定出符合該課程特色的個性評教體系。應根據專業不同、課程性質的差異制定出適合本專業本課程的獨特評教標準,還應給授課教師留下自己個性發展的空間,以鼓勵教師創造性地進行教學工作。因此,評教標準中應設立兩類指標:一類是適用于所有課程所有教師的基本要求、基本規范,也就是通用的“共性標準”。二是根據不同專業不同課程,制定出適合本專業本課程的“個性標準”。不能簡單用一次簡單的考試成績來評教,要根據它獨特的學科特點,制定專門的學生考評模式,從而一窺教師教學效果。對教師教學質量考評根本目的是促使教師完善職業教育理論,找到影響高職教師教學質量的一個新維度,探索并提出新途徑、新方法及新思路,引進學生學習質量評價的探究可以完善高職教師教學質量考評體系,有助于樹立正確的教育教學質量觀。
教師不斷地查漏補缺、不斷改進教學,以提高教學質量。可以使學校的教學管理部門了解教學情況、發現問題、總結經驗并改進工作,以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評價是一種非常有效的管理手段,學校的教學管理部門可以通過對教師教學質量的評價來了解教學情況,適時進行調控,以達到人才培養的目的。這個新維度的探究對于強化高職教育的質量意識,提高高職教育的質量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同時,完善高職教育質量考評體系的構建,也是發展高職教育的前提及保障,它甚至直接關系到高職院校的生存和發展。
參考文獻:
[1]田亞芹.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監控的現狀與對策探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
[2]張振.高職高專院校教學質量內部監控體系研究[D].廣西大學,2012
作者:張艷輝 單位:武漢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思政課研究
- 下一篇:高職教師素質要求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