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化學實驗室師生安全意識探究
時間:2022-04-16 04:28:17
導語:高校化學實驗室師生安全意識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教學環節是培養化學工作者必不可少的教學組成部分。[1]高校實驗室安全事故時有發生,造成師生生命傷害,財產、科研資料損失。國內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起步,總體上安全意識不強。提升高校師生安全意識,具有極其深遠的意義。
1缺乏安全意識
安全的態度決定安全的行為,安全的行為形成安全的習慣,讓安全成為習慣,形成意識。這是每一位高校師生應養成的習慣。然而,目前高校化學實驗室仍存在一些安全問題:(1)師生在進入實驗室時,存在不穿戴防護用品的現象,如防護服、防護手套、護目鏡等。(2)女生存在披肩散發、佩戴隱形眼鏡做實驗的現象,這是非常危險的。2011年4月,美國耶魯大學的一名女大學生在化學實驗室工作時,長發被卷入車床,頸部被勒,窒息慘死。慘痛的教訓告訴我們,在實驗室,女生不能披著頭發做實驗。(3)某些揮發性酸、有刺激性氣味的堿,或者應該在通風櫥中進行的實驗操作,學生為了方便,從不在通風櫥內實驗,這使得室內充滿了揮發試劑氣味,對身體造成傷害。[2](4)學生的安全意識十分缺乏,在做實驗期間,仍然存在同學之間嬉戲打鬧、師生擅自串崗、脫崗的現象,這是對生命、對實驗的不尊重,同時也是不嚴謹地做實驗的表現形式。(5)學生存在“事故不會發生在我頭上;事故不會發生在這里;安全是安全人員的事,與我無關;有些事故是無法避免的。”的想法,而且存在這種想法的學生不在少數。通過平時與學生之間的交流,發現多數學生不喜歡學校開設的安全教育課程,也不太喜歡實驗教師在實驗課時,老是強調實驗室安全問題以及應急處理的相關知識。針對以上問題,主要提出如下措施:
2提升安全意識
2.1安全教育。曾說,安全生產必須進行警鐘長鳴,常抓不懈,絲毫放松不得,否則就會給國家和人民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3]安全重于泰山,針對高校化學實驗室的安全管理,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師生的安全教育:(1)實驗教師需先進行系統、全面的安全教育,待考核合格后,才能持證上崗。在安全教育的培訓中,尤其應加強應急處理能力的培養。(2)開學伊始,針對進入實驗室的本科生、新入學的研究生開展安全講座,輔以網絡和宣傳欄宣傳安全教育。(3)每逢重大節假日,均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提升學生的安全意識。(4)使用安全考試系統,結合學生手機不離身的習慣,開發并運用手機安全考試系統APP,待學生通過安全考試,獲得安全考試合格證書后,才發放實驗服,允許學生進入實驗室,完成實驗教學。(5)進入實驗室時,填寫《實驗申請書》,并逐一進行安全教育,開設實驗室安全課。(6)在學生進行每一次實驗前,實驗教師根據此次實驗內容進行3到5分鐘的安全教育,學生需將安全注意事項寫入實驗報告。(7)不定期的開展應急演練和消防演練,讓學生親身體會“災情”帶來的危害,了解并掌握滅火器、消防栓的正確使用方法。(8)針對有條件的學校,可邀請專業公司開展具有專業特點的應急演練,學校保衛處、教務處、實驗設備處、相關學院實驗室的領導和老師進行觀摩,提升安全意識。(9)開展化學實驗室安全事故應急處置演練,并將典型案例拍成視頻,供全校各實驗室學習。2.2規范實驗操作。高校化學實驗室是進行實驗教學、科研創新的重要場所,最主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因而,規范實驗操作,遵守操作規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下面是一些具體的規范操作:(1)蒸餾和回流時,冷凝水下進上出;(2)蒸餾和回流時,防止形成封閉系統,以防爆炸事故的發生;(3)不同溶劑體系應采用不同的加熱方式,比如,水浴、油浴、電熱套加熱等;(4)加熱低沸點易燃溶劑應避免明火,禁止使用敞口容器加熱有機溶劑;(5)加熱時,應防止局部過熱和暴沸,在使用酒精燈加熱時,尤其需要注意防止局部過熱的現象,蒸餾和回流時應先加沸石或攪拌磁子再開始加熱,若已加熱,發現還未加攪拌磁子,不可在加熱狀態或熱溶液中補加,需將溶液冷卻至室溫再補加攪拌磁子,以防發生事故;(6)蒸餾、萃取時,不可使不穩定物質濃度或含量增加,增大危險性;(7)稀釋濃硫酸時,需將濃硫酸緩慢引流入水中,切不可交換加入順序,引起濃硫酸飛濺,造成人員傷害;(8)拿取灼熱器皿時,防止燙傷或損壞器皿;(9)在實驗過程中,不可無人監管;(10)正確使用高壓反應釜、反應罐、反應器等,正確操作氣體鋼瓶、高壓滅菌儀等。2.3加強安全防護。安全重于泰山,高于一切。不要等到事故發生后,才幡然悔悟,才開始做好防護措施,一定要先做好防護,雖不能杜絕隱患,但是卻能防微杜漸。實驗室安全防護,嚴格遵循規程,不能“無知無畏”,更不能“明知無畏”。明確實驗室安全隱患,做好個人防護,減少高校化學實驗室事故的發生。(1)進入實驗室之前,穿戴好護目鏡、實驗服、丁腈手套等,女生的長發需要束起,不穿涼鞋、拖鞋、高跟鞋等;(2)實驗室需保持良好的通風;(3)實驗室需配備必要的應急救護措施,如緊急噴淋器、洗眼器、緊急沖淋、急救醫藥箱等;(4)搬運氣體鋼瓶時,要旋上鋼帽,使用專用的手推車;(5)氣體使用前應先安裝減壓閥和壓力表,各種壓力表不可混用。定期檢查減壓閥。橡膠管路要定期檢查,防止橡膠老化;(6)規范用氣:確定氣瓶有正確的標識,確認氣體種類、檢測周期等,進行必要的檢漏,固定存放使用;(7)氣瓶應遠離熱源、火源和電氣設備;(8)特別注意:易燃易爆氣體不能與助燃氣體放在一起,要分開,遠距離放置。2.4提升師生的應急處理能力。(1)組織消防演練、緊急疏散演練,加強師生對突發事件的應急能力;(2)抓住典型事例,向全院進行通報,分析事故原因、吸取其中教訓、教育當事人、提醒所有的師生,安全工作警鐘長鳴。(3)發動研究生會的同學,每年在學生中間進行“實驗室安全月”活動,印制“實驗室安全知識手冊”,廣泛開展實驗室安全的教育和宣傳,安全教育工作常抓不懈。2.5樹立新的安全觀念。改變“安全事故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或自己身邊”的舊觀念,對化學實驗室安全保持一顆敬畏之心,打從心里認清并接受:安全是每個人共同分擔的責任;沒有任何工作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我們沒有時間去安全的完成;所有事故都是“引發的”,不是無緣無故地發生的;所有與職業相關的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安全地工作是一種工作態度,安全同時又是一種生活方式。安全工作要做到萬無一失,否則會一失萬無。安全的態度決定安全的行為,安全的行為形成安全的習慣,安全的習慣塑造安全的性格,安全的性格成就美麗的命運。讓安全成為習慣,形成意識。
3結語
化學實驗室是高校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科學研究和服務社會的基地,是重大科研成果和科研人才的誕生地,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發展化學科學的搖籃,做好其安全管理工作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4]提升師生的安全意識,是減少和避免高校化學實驗室安全事故發生的關鍵一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黃馳,席美云,程功臻,等.大學化學實驗教學體系改革[J].大學化學,2006,21(6):20-24.
[3]尹夢云.高校化學實驗室安全管理探究[J].廣州化工,2019,47(6):139-140.
[2]李恩敬.高等學校實驗室安全管理現狀調查與分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1,28(2):198-200.
[4]PerkelJM,Labsafetymatters[J].NatureMethods,2010,7(8):589-593
作者:尹夢云 單位:西華師范大學
- 上一篇:高校保衛部門開展安全教育探析
- 下一篇:疫情防控專題學習方案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