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教師教學學術評價機制探討
時間:2022-06-27 09:00:43
導語:體育教師教學學術評價機制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體育教育質量核心元素是提高體育教師教學學術水平,體育教學作為一種學術活動,是高校體育教師綜合的學科知識、學科進展、應用專業知識與技能的統一。高校的體育教師要在體育教學學術理念正確指導下,建立體育教學學術評價方案,來客觀地衡量高校體育教師的教學學術水平標準。
關鍵詞:體育教師;教學學術;評價
一、體育教師教學學術概念
體育教師教學學術是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實踐中所表現出來的理論知識、綜合的技術能力、身體素質和道德素養統一。體育教學學術是對體育教學的觀念、體育行為進行科學系統的分析、有效檢驗、批判與重構,使體育教學成為一種學術的反思和實踐。
1.體育教師教學學術的評價目的
評價高校體育教師教學學術對高等體育教育發展具有重要作用,體育教學學術評價為大學體育教師職稱評審、崗位聘任等提供有效依據,這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體育教學部門的管理工作,同時促進學校對體育人才的大量引進。對于大學教師而言,其專業發展可理解為體育教學專業能力的發展,而其專業發展與“體育教學學術”息息相關,正確處理“體育教學學術”與“體育專業科研”的關系,有利于促進教師教學水平的提升,提高體育教師的教學積極性,進而為其專業發展奠定基礎。
2.體育教師教學學術評價內容
體育教師教學學術評價的內容從兩個方面體現:一個方面是對體育教師教學工作進行評價,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教學效果等,是將體育教育理論和研究運用于實踐中的體育學術性價值取向,另一個方面是對體育教學可見成果的評價,它包括體育教學課件、體育科研工作會議、發表體育學術論文、體育專著、自編體育教材,等方面評價。
3.體育教師教學學術評價方法
高校管理部門在對體育教師學術水平進行評價時,多采用文獻資料計量分析法與同行評議法,以上兩種評價方法是體育學術界認可的,要對體育教師的體育教學學術作出客觀性評價,應把質性評價與量化評價有機結合起來,我們可以借鑒美國的教學學術檔案袋評價方法宏觀上見證體育教師教學學術的成長。體育教學工作的評價從體育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教學效果等方面進行考核。而體育教學成果評價,則主要對體育教師的學術成果、體育教學創新性等方面進行考核,其中體育教學成果主要包括學術活動、發表及未發表的學術成果。
二、體育教師教學學術評價機制
1.加強管理部門對體育教學學術的重視
體育教師的學術水平包括體育的教學學術水平和體育學科學術水平。學校管理部門評價體育教學學術的觀念要轉變重科研輕教學,要充分認識到體育教學具有學術性以及體育教學在學術活動中的重要地位,體育教師應對體育教學理論進行全面掌握,并對其進行深入探究,提高自身對體育教學的理解,并形成獨特見解,最終將其運用到具體的體育教學過程中。
2.提高高校體育教師教學學術在學術評價中的權重
體育教師的體育教學學術應重視體育教學過程,在學術評價中,適當增加體育教學學術評價,從本質上鼓勵體育教師發展體育教學學術,體育學術評價過程中,應對教師的有效教學效果、學生的有效學習效果及體育知識與技能的發展情況進行充分全面評價,并以此為評價依據進行科學評價。
3.更新體育教學學術評價手段
在體育教學學術水平的評價過程中,通常采用以下兩種評價方法,即專家定性判斷與定量指標評價法。對于高校體育教師的教學學術評價,避免評價結果的單一性與片面性,不應僅僅局限于一種評價方法,而應綜合運用多種評價方法與手段,提高評價結果的科學性與可靠性。我國高校對體育教師教學成果的評價要對其發表學術成果的數量、字數、類型、出版社級別及課題經費進行綜合考量,同時注重對其教學成果的質量考核,同時將量化評價和質性評價相結合。高校要全面統計學術評價,不僅評價其科研水平、科學研究與發展,而且要對體育教師的教學及學術表現進行評價。
4.體育教師教學學術評價的激勵制度
我國從事體育科研工作、國家精品課程建設等基本上高級教授和管理者,一線體育教師參入甚少,從體育教學學術性的角度來觀察,應該把體育教師職稱晉級的體育教學與體育科研分離,進一步明確學術評價內容,在體育教師的職稱晉升評審時,適當提高體育教學學術評價的占比,鼓勵體育教師積極改革體育項目,并參與體育教育科學項目研究,進而提升體育教師的教學學術水平。
三、結束語
對于高校體育教師而言,教學學術評價有利于加強高校體育師資隊伍建設。當前階段,高校體育教師學術評價制度欠規范,且評價體系不夠系統全面。本文結合體育教師評價現狀及問題,通過結合定性評價、定量評價兩種方式,根據某高校的體育教師學術評價,對體育教師學術評價體系進行了全面探討。但由于受到了各種局限,研究還不夠深入,這也是我們以后研究的目標。
作者:谷茂恒 肖毅志 常誠 單位:湖南安全技術職業學院體育組
參考文獻:
[1]周鮮華,黃勇.3×3矩陣式“九成份”教學學術模型的建立[J].現代教育管理,2010(10):56-59.
[2]周鮮華,黃勇,馬秀坤.基于“九成份”模型的教學學術評價體系研究沈陽建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J].2011(7)第13卷第3期.
[3]朱保成,陳曉榮,以提高大學體育教師教學學術水平為切入點注重體育師資隊伍建設的實效性四川體育科學[J].2002(12),4.
- 上一篇:蘇教版教學內容對教師教學的影響
- 下一篇:新課程理念下英語教師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