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K視域下教師教學技能發展探討

時間:2022-03-17 09:19:33

導語:PCK視域下教師教學技能發展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PCK視域下教師教學技能發展探討

摘要:pck是學科教學知識(PedagogicalContentKnowledge)的簡稱,是教師教學過程中逐漸形成最重要的知識。隨著教育對教師PCK的要求不斷提高,世界各國越來越意識到教師的發展是決定國家教育進步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通過發展教師的學科教學知識不僅能促進教師的不斷成長發展,而且能夠增加學生學習興趣。同時教師教學技能的發展是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重要方面,也使得基于PCK理論下的教師教學發展研究成為可能。

關鍵詞:PCK;學科知識;教學技能

一、PCK簡介

學科教學知識簡稱PCK,由舒爾曼最早率先提出這一概念。1986年舒爾曼在美國教育研究協會會刊《教育研究者》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中首次提出PCK。他指出,“教師對學科知識的認識和理解,這種認識和理解與教師提供給學生的教學之間的關系研究,可能是現有教育研究中所缺的”。即教師根據自己對學科的知識理解,教師能夠運用可視化工具或者易于學生理解的方式表達出來。[1]舒爾曼提出的PCK這一概念,實質上是指教師能夠綜合運用各種知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自己對英語學科知識的特定理解,將課程知識、教學知識通過自己特定的表征方式傳授給學生。PCK是針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將學科知識轉化為教學知識提出來的。現實教學中很多教師存在這樣一個問題:科學知識儲備豐富,但是卻不會以外顯的形式表現出來,缺乏一定的PCK知識,不知道如何將學科知識轉化為教學知識,即教師要擁有將學科知識轉化為易于學生理解的形式表征出來的能力。這時候教師就像是一個大的知識儲存器,但是卻缺乏運用表征的形式形成對學生的輸入性知識。所以有越來越多的研究者展開了針對PCK的研究。并且教師在將學科知識轉化為可輸入性學生知識的過程中,要做到多樣化,因為學生的能力和背景知識不同,教師更要將內化的學科知識轉化為易于不同背景知識下的學生理解的方式。[2]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將學科內容和知識以圖示、解釋演示等方式展現和表征給學生,亦可以通過類比、比較,聯系學生最近發展區等方式將學生現有知識與潛在知識聯系起來,搭建知識學習之間的橋梁和支架。在教師知識中,PCK處在學科知識、一般教學法知識和背景知識的中心位置。目前PCK網站將PCK定義為教師從事有效教學的知識,包括:內容的知識,課程的知識和教學的知識。內容、課程與教學知識三個方面缺一不可,共同形成教師的PCK知識體系。教學知識的核心是指導學生怎樣思維,通過掌握學生思維邏輯規律,來安排教學內容和進行教學組織形式。此后,學者們對PCK的內涵、特征、結構、形成過程等進行相關更加深刻和深入的研究。

二、教師教學技能簡介

教學技能是教師專業化發展過程中一個極其重要的部分。隨著現代教育的不斷發展,教育對教師的專業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的教學技能決定著課堂的整體質量,將學科知識轉化為教學知識的PCK即是體現在教師教學技能中。教師課堂教學技能的運用和提高不僅對課堂教學起著重要作用,更對教師的專業化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課堂教學技能是教學技能的核心,教師教學技能是在真正的課堂教學中顯現的,一個老師如果對整個課堂控制把握得好,并且能夠運用自己獨特的教學策略將學科知識更好地傳授給學生,那么在教師整體發展過程中,隨著教師教學技能的不斷發展,教師對學科知識的理解也會更加到位。到目前為止,教育界關于教學技能的界定和定義有不同的看法,研究者們根據不同的教育思想和教學觀念對教學技能具有不同的認識,也就有了從不同層次、不同視角下對教師技能的闡釋。澳大利亞克利夫•特尼(C1iffTurng)認為:基本教學技能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一系列教學行為。斯諾(R.F.Snow)提出:教學技能是由與行為及認知有關的事項的結構系列組成的。李克農主編的《教師職業技能訓練教程》認為:教學技能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運用專業知識及教學理論促進學生學習的一系列教學行為方式。[3]目前國內外對教師技能的分類持有不同的意見,因此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有了不同的分類方法。教育界對教學技能的劃分不論依據怎樣的標準,教師教學過程中都要體現以下幾個方面:教學前技能、教學中技能、教學后技能。在不同的階段又包括更加細致的教學技能,例如課前的學情分析技能、教學目標設定技能、導入新課技能、課堂組織技能、課后評價技能、輔導技能等。在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過程中,教師教學技能的不斷提高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教學技能是教師專業發展技能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內容,一個老師最基本的能力就是能夠站在講臺上講一節學生能夠理解的課。熟練掌握一定的教學技能是一名合格教師必須具備的業務素養。進入21世紀,教師專業化的發展要求教師同醫生、律師一樣,也是一種專門職業,要勝任這種專門職業,就得掌握一套嚴格的科學知識和進行專門的技術訓練。

三、PCK視域教師教學技能發展

教師專業化發展包含多層次內容,但是教學技能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最重要內容。同時,隨著社會整體教育改革的不斷發展,也對教師專業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師自身的發展也要不斷適應新的教育改革發展需要。舉個例子來說,同時在一個年級內有兩位老師,一位是專科畢業的但是具有30年教齡的成熟教師,另一位研究生畢業剛入職的新手型教師。他們在學科知識儲備上存在一定的差異,而同時在對學科知識的轉化和表征方面也存在巨大的差異。這位成熟型教師在學科知識儲存上可能稍稍微弱,但是通過30年的教學他所具備的PCK是新手教師無法比較的。在不斷的教學實踐中,他能夠通過不同的課堂活動、課堂組織形式將知識簡單、簡潔地傳遞給學生。而新手教師因為缺乏一定的教學經驗,所以他自身所蘊含的豐富學科知識可能不知道以哪種方式更合適地表達出來。所以不斷的課堂經驗積累是提高教師教學知識的途徑之一。而通過豐富的教學實踐,教師對PCK的轉化和表達也會不斷發展進步。這就說明PCK知識的運用和獲得也是需要經驗的不斷積累,豐富的學科知識并不代表知識的表征與解釋也是合理可行的。隨著新手型教師不斷積累的學科知識以及不斷提高的教學技能,PCK教學知識的轉化表征能力也會逐漸增強。從另一個角度上說,教學技能的提高與展現正是教師解釋、表征、展示學科知識的過程。由此說明不單是完備的學科基礎,有效的表征在教學中也處于核心地位。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針對教學知識的獨特理解與學生可理解的知識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2]教師的PCK是教師關于如何將自己所知道的學科內容以學生易理解的方式加工、轉化、表達與教授給學生的知識。而教學技能就是運用方法策略有效地運用專業知識和教學理論,將知識清晰高效地傳授給學生。所以教師的PCK要與教師的教學技能有效結合,通過靈活運用一定的教學技能,教師能夠在現實教學中將所要教授的教學內容通過一定的方式進行加工進而傳達給學生。例如在教授詞匯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靈活運用多媒體技術將新單詞的講解與圖片、歌曲、影視等結合起來,這樣不僅做到了對學科知識的加工,并且做到了通過這樣的表征,能夠增加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PCK與教學技能的關系是相輔相成而又互相依存的,一方的發展會促進另一方的不斷發展。PCK的獲得離不開教師在真實教學情境內的不斷成長,教學經驗的持續積累與教師自我反思教學的提高也促進教師PCK的提高。經過往復的知識重組表征與解釋,教師自身的專業素質,包括教學技能也在不斷發展和提高。正是在運用各項教學技能的過程中,在實際教學的情境中,教師的PCK與教師教學技能的發展才得到完美的結合與闡釋。

作者:肖世杰 單位:東北師范大學

參考文獻:

[2]衛建國,張海珠.課堂教學技能理論與實踐[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1.

[3]肖鋒.學會教學:課堂教學技能的理論與實踐[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