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教師勝任力模型研究

時間:2022-10-25 11:04:18

導語:高職院校教師勝任力模型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院校教師勝任力模型研究

摘要:本文通過對450位高職教師個人屬性特質調查及訪談,了解在創新創業教育背景下,高職院校450位教師的性別、年齡、學歷、教齡、是否有企業工作經歷、職稱的分布現狀,分析被調查的450位教師勝任力構建的模型,找出構建高職院校勝任力模型的因子,研究創新創業教育背景下高職教師勝任力模型因子與工作績效相關性分析、回歸分析,建立高職教師勝任力與工作績效的線性回歸模型,分析創新創業教育背景下高職教師勝任力模型維度對工作績效的影響幅度。

關鍵詞:創新創業;高職院校;教師勝任力

一、背景分析

2015年國家提出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對教師的職責提出新的要求,作者通過搜集資料,發現學者們主要從各行各業的角度研究勝任力,比如對教師勝任力的研究,教師勝任力模型的研究以及教師勝任力模型應用的研究等都獲得一定的理論、實證研究成果。學者們針對勝任力的某個方面來探討的甚多,而對創新創業教育背景下,對高職教師的勝任力研究不多見。因此,本文研究創新創業教育下高職教師的勝任力模型的重構驗證及應用有一定的意義。

二、調查分析

在參考國內外高職院校教師勝任力模型研究成果和咨詢有關專家的基礎上,設計了初始高職院校教師勝任力模型問卷。為了使調查問卷具有良好的效度,在正式調查之前,先發放初始調查問卷50份,利用Cronbach’sα系數檢驗問卷的信度修訂后,再發放正式問卷。本文通過網上發放問卷,隨機對高職院校的450名教師進行調查,調查者的描述性分析結果為:從性別角度看,女性占據的比例為64.9%,男性占的比例為35.1%;從年齡分布看,大部分被調查者處在31-50年齡段,其中31-40歲占52.7%,占據被調查者人數的一半;從學歷看,高職院校教師學歷分布在碩士階段,占據64.3%,其次是本科學歷,占據33%;從是否有企業工作經歷角度看,82.4%都沒有企業工作經歷,有企業工作經歷的人少;在教齡看,教齡在6-25年的人數占54.3%,跟年齡段的分布符合;最后從職稱方面看,中級職稱的人數占據43.1%,高級占據28.2%,初級占據24%,分布還算合理。

三、高職院校教師勝任力模型構建

在構建高職院校教師勝任力模型之前,本文對構建高職教師勝任力模型的26個項目做信度和效度分析,分析后的高職院校教師勝任力結構26個題目被很好地分布到了5個公共因子,即:個人特質、教學能力、創新能力、知識技能、人際交往能力。四、高職院校教師勝任力模型應用本文主要研究創新創業教育背景下高職教師勝任力模型因子與工作績效相關性分析、回歸分析,建立高職教師勝任力與工作績效的線性回歸模型,分析創新創業教育背景下高職教師勝任力模型維度對工作績效的影響幅度。在本文,作者把工作績效分為任務績效和關系績效二維結構。1、工作績效與各因子間相關性分析。知識技能、教學能力、人際交往與任務績效的相關程度很大,相關系數分別為0.590、0.571和0.549。這表明知識技能、教學能力、人際交往對任務績效具有顯著的正面影響,即教師在知識技能、教學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的提高會很好的促進教師任務績效表現。人際交往能力、個人特質、教學能力與關聯績效的相關程度很大,相關系數分別是0.517、0.480、0.458。這表明人際交往能力、個人特質、教學能力對關系績效具有正面影響,既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個人特質、教學能力的提高會很好的促進教師關系績效的表現;各因子與工作績效的相關性高低依次如下:人際交往能力、教學能力、知識技能、個人特質、創新能力,相關系數分別是0.548、0.564、0.485、0.427、0.375。在5個因子中人際交往能力、教學能力、知識技能相關性較高,提高人際交往能力、教學能力、知識技能方面的能力有助于促進工作績效的表現。2、回歸分析。本文將工作績效總體作為因變量,以5個因子作為自變量,進行回歸分析,建立回歸方程。如圖表是工作績效的回歸分析結果,可以看出復相關系數R=0.672,判定系數R2=0.425,調整后判定系數R2=0.430,說明回歸方程可以解釋43.0%的工作績效總體變異量。表3的方差分析,可知回歸模型已解釋變差的統計量F=36.820,且顯著性水平Sig.<0.01,說明模型的總體回歸效果達到了顯著水平,多個自變量與因變量之間存在線性回歸關系。從表4表可以看出工作績效因子的回歸系數以及其顯著性。從解釋變量的t檢驗結果來看,個人特質,教學能力,創新能力,知識技能,人際交往能力的顯著性概率都小于0.01,表明這五個因子的回歸系數在0.01的水平上,顯著異于0。常數項的顯著性概率小于0.01,表明常數項與0顯著差異。由以上分析結果,可以得出工作績效總體的多元線性回歸方程為:工作績效總體=5.284+0.318*人際交往+0.261*教學能力+0.241*知識技能+0.188*個人特質+0.049*創新能力從回歸方程可以看出,個人特質,教學能力,創新能力,知識技能,人際交往能力。的回歸系數都為正,說明這5個因子對工作績效體都具有顯著的正面影響,其中人際交往能力的影響程度最大,第二是教學能力,在者是知識技能、個人特質,最后是創新能力,這與上文的相關性分析結果基本相一致。

四、總結

在創新創業教育背景下,國家高等學校教師的職責提出新的要求,本文通過研究發現高職院校教師勝任力模型包含5個方面的因子,即個人特質,教學能力,創新能力,知識技能,人際交往能力。通過對五個因子和工作績效的應用,發現5個因子對工作績效都有正相關,而且關系程度很高。然后,建立高職教師勝任力與工作績效的線性回歸模型,分析在創新創業教育背景下高職教師勝任力模型的五個因子因子與工作績效的回歸模型,發現五個因子對工作績效的影響程度依次為:人際交往能力、教學能力、知識技能、個人特質、創新能力,為高職院校促進教師勝任力提高提供依據。

參考文獻:

[1]王占仁.中國創新創業教育史[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

[2]徐建平.教師勝任力模型與測評研究[D].北京:北京師范大學,2004.

[3]李英武,李鳳英,張雪紅.中小學教師勝任特征的結構維度[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4).

[4]高校教師勝任力模型及工作績效的關系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08.

作者:陳竹萍 曠遠禮 鄔慰娟 單位:吉安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