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專業英語教學改革探討
時間:2022-03-21 03:05:11
導語:房地產專業英語教學改革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我國房地產企業迫切需求國際化人才。這將推動高校房地產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更新,而房地產專業英語教學改革成為關鍵環節。文章從介紹ESP教學理論入手,分析了房地產專業英語的教學現狀及問題,最后提出了房地產專業英語教學改革的建議。
關鍵詞:ESP教學理論;房地產專業英語;教學改革
隨著提出“一帶一路”的偉大倡議,中國將不斷深化改革開放并積極參與到全球化的進程中。在此背景下,不少中國房企“出海”,去開拓國際市場;另外,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吸引了許多外國人到中國工作,加上“限外令”的松綁,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在中國買房置業。所以,從國內外兩方面看,中國房企都迫切需要國際化的房地產專業人才,而目前這類人才在市場中非常稀缺。培養這類人才不僅是高校房地產專業的契機,更是一種挑戰,而房地產專業英語教學則成為應對挑戰的重要環節。如何通過引入ESP教學理念、化解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有效引導房地產專業學生提升在專業領域內的英語應用能力成為高校房地產專業英語教學改革的關鍵任務。
一、ESP教學理論概述
ESP的英文全稱是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中文意思是“專門用途英語”,它是在20世紀60年代由英、美等國的應用語言學者首先提出來的一個概念,與之相對應的概念是一般用途英語(EGP,EnglishforGeneralPurpose)。如果說EGP是面向生活的英語,那么ESP則是面向專業或職業的英語。ESP主要可以分為兩類:一是用于學術研究的英語(EAP,EnglishforA-cademicPurposes);二是在職業中使用的英語(EVP/EOP,EnglishforVocational/OccupationalPurpos-es)。ESP教學理論認為ESP的教學有三個基本原則:真實性、需求分析、以學生為中心。真實性(authenticity)是ESP教學的靈魂[1]。真實性原則是指ESP的教學內容取自與學習者專業或職業有關的真實語料,課堂練習和課外活動都應體現專用英語的社會化背景?!罢鎸嵉恼Z篇”(authentictexts)加上“真實的學習任務”(au-thentictasks)才能體現ESP教學的特色[2]。需求分析原則的含義是ESP的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動機進行了解和分析。以學生為中心原則強調教師要特別維護ESP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ESP本身的“專用屬性”決定了必須“以學生為中心”。這一原則給ESP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房地產專業英語傳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房地產專業英語傳統教學中存在一些比較突出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與大學英語的關系是割裂的一般來說,大學英語從大一的第一個學期一直上到大二的第二個學期,跨度為四個學期。具體課程名稱有直接命名為《大學英語》的,也有按聽、說、讀、寫等不同功能命名的。雖然課程的課時數量因學校不同會有差異,但一般在每學期60—70節之間,四個學期的話,總課時數可以達到240—280節。而房地產專業英語通常在大三的第一個學期(第五學期)開課,一學期的課時量一般在32節。少數學校的教學進程為大三全年,總課時量為64節,如筆者所在的桂林理工大學。然而,即便有64個課時,相對于大學英語的課時來說,依然是很少的。很多時候,房地產專業英語給人的感覺就像是大學英語的一種點綴而已,其根本原因是大學英語的教學與房地產專業英語的教學是割裂的。大學英語很大程度上還是定位在一般用途英語(EGP),教學目標主要是為了大學英語等級考試,不是為房地產專業英語服務的,無法提供前置性的基礎專業英語教學。(二)不少學生的學習是被迫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人在興趣的驅動下學習知識和技能的效率是最高的,主動性也是最強的。遺憾地是,房地產專業中有不少學生是被迫去學習房地產專業英語的,因為一些高校的房地產專業在人才培養方案中將房地產英語設置為專業必修課,這就意味著只要是房地產專業的學生都必須上這門課。其實,專業中肯定有一部分學生對房地產英語是沒有學習興趣的,其主要原因還是這部分學生對英語學習沒有興趣,沒什么學習外語的天賦,一學英語就沒感覺。這一類學生,不管是學學英語還是房地產英語,從某種意義上說都是浪費時間。強迫這類學生學習房地產專業英語,不僅沒有什么好處,反而會給其他同學帶了負面效應。(三)教學方式不符合ESP教學的特點ESP教學有兩個重要特點:“第一,ESP教學對象是成年人或是中學畢業后升學的學生;第二,英語本身不是學習的目的,它是作為一種交際工具來學的[4]?!睂W習者的需求既不是學習英語知識,也不是學習專業知識,而是掌握一種能在自己專業或職業領域熟練使用英語的能力。因此,ESP教學傾向于言語功能和語言活動。現階段,房地產英語教學沒有按照ESP教學的特點來開展,仍采用與大學英語一樣的傳統教學模式。該模式表現為“教師機械地灌輸語言知識,學生被動地接受,最終的評判標準則是由考試一錘定音,而不注重語言的實際應用能力[5]”。不少學生雖然具有較大的詞匯量和較高的閱讀能力,但依然無法清楚地進行有關房地產專業的口語表達和交流??梢?,不符合ESP教學特點的房地產英語教學方式使得老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痛苦,教學效果卻不好。(四)沒有適用于房地產專業英語的教材目前,國內高校房地產英語課程所在專業的具體名稱一般為房地產開發與管理。那么,房地產英語的教學內容就要涉及房地產的策劃、開發、經營與管理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及專門術語,而國內現有的教材與這幾個方面的關聯并不密切,大體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綜合型,如同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由錢瑛瑛、唐可為編寫的《房地產與建設項目管理專業英語》,但該教材偏重建設項目管理方面的英語內容,并不太適合房地產經營管理專業英語;另一類是專項型,主要是物業管理英語教材。(五)教師的教學綜合能力有待提升要想上好房地產專業英語,任課教師不僅要有扎實的專業功底,而且還要有很強的英語能力。但是,具備這種“綜合能力”的教師還比較少,所以往往會出現這樣的“窘境”:專業老師上課,由于英語基本功不夠,很難從語言機理的角度來深刻剖析一些重要語法現象;而英語老師上課,又沒有專業功底,很難準確理解和解釋一些難度較高的專業術語。因此,提升房地產英語教師的綜合教學能力是當務之急。
三、用ESP教學理論對房地產英語進行教學改革
針對目前房地產英語教學存在的五個問題,以ESP教學理論為指導,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教學改革。(一)大學英語要與房地產專業英語在教學上融合從教學理念、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來看,大學英語都屬于EGP,只注重英語的通用性教學,完全忽略了大學生的專業屬性。我國大學生在高中畢業時,經過小學、中學的通用英語課程學習,學完了英語的全部語法,掌握了約3345個詞匯[6],已經具備了在日常生活中應用英語的基礎和能力,因此,到了大學階段,英語課程應從通用的基礎性教學過渡到專用的專業性教學。在大一和大二的時候,學??梢詮拇髮W英語課時中分離40%的課時出來開設房地產專業領域的通用學術英語,仍然由大學英語老師上課。該課程作為房地產英語的前置課程,可以為學生在大三學習專業英語時打下基礎。課程的教學目標、大綱和內容也應該與房地產專業英語銜接。大學英語老師和專業英語老師可以一起合作,共同開發一套科學、規范的房地產專業英語整體教學體系。這樣一來,大學英語和房地產專業英語就能夠實現有效地融合,相輔相成,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再像以前是彼此割裂的。(二)還學生學習房地產英語的選擇權在房地產開發與管理專業中,房地產英語一般是必修專業課,該專業的學生就一定要上這門課。但是,并不是每個學生都愿意學房地產英語,不喜歡英語的大學生不少。他們沒有學習英語的天賦,好不容易熬過了中學階段,到了大學還得花很多時間繼續痛苦地學習英語。他們更愿意把這些時間用在自己感興趣的其他專業課程上。他們認為,自己畢業后所找的工作主要與國人打交道,不必使用英語,而且單位里往往有國際部門,會專門負責對外交往,所以何必在自己不擅長的英語上浪費時間呢?古人說“學以致用”。但對于這些大學生來說,既不喜歡,又不使用,就沒有學習動力,也就學不好。還不如把選擇權還給他們,讓他們自主選擇。(三)建立適合ESP特點的教學方式房地產英語的教學不能再繼續采用大學英語那種“以教師為中心”的老套路,要建立起“以學生為中心”的全新教學方式。教學方式轉變的第一步就是做好對學生的需求分析。確立了中心點后,房地產專業英語的新教學方式就要建立在學生需求分析的基礎之上。對于學習房地產專業英語的學生而言,他們的需求就是獲得一種在未來工作領域實際運用英語的能力。教師在開展教學時,就不能只是講授專業英語的語言知識,更重要的是要依據“真實性原則”為學生模擬出與其未來職業相關的社會情境,并扮演教練的角色,引導和訓練學生在此情境下通過系統性、規律性的練習,來獲得應用專業英語的實際技能。任何語言的首要功能在于口頭交流。而且,現階段房地產專業英語的課時非常有限,沒有足夠的時間從聽、說、讀、寫、譯全方位來實施教學,因此先從聽、說兩大基礎功能進行教學改革突破是比較可取的做法。(四)編寫有針對性、實用可行的教材編寫房地產專業英語教材要有整體性的思維并關注最能提高專業英語應用的領域。目前,已出版的與房地產專業領域有關的教材,要么只注重“讀和譯”,要么只注重“說”,無法為學生提供聽、說、讀、寫、譯全方位的練習。完整的教材應該要包括這五個方面的內容。但鑒于當前房地產英語課時還很有限,可以先從專業英語的聽、說領域編寫“聽說類”的教材。當下,這類教材非常稀缺,僅有的也是將近30年前由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出版的翁建玲編著的《房地產英語》。倒是內地學者近幾年出版了很多物業管理英語教材,涉及了很多口語內容,但存在兩個主要問題:一是只注重說而忽略聽,沒有配套的聽力材料;二是口語內容多為編者自己撰寫,不是來源于真實語料,所寫的對話表達不地道甚至有錯誤。編寫科學規范的房地產專業英語教材一定要從學習者的需求出發,遵循“真實性”原則。Strevens和Johnson等人開展的稱作SEA-SPEAK的研究項目就是一個成功的實例。(五)加強任課教師培訓在設置了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專業的高校中,房地產專業英語這門課屬于專業課,多數由房地產本專業的老師授課。據了解,專業老師在上課時感到最大的短板是英語功底不夠,因此加強對專業老師的英語培訓是提高課程教學質量和效果的必要手段。專業所在學院可以讓教研室提供英語基礎好且愿意從事專業英語教學的老師名單,然后對這些老師進行重點培訓。培訓的方式有很多,主要包括三種:校本培訓模式、團隊合作模式及自我發展模式。校本培訓模式指利用高校自己的大學英語教師對專業教師進行培訓。團隊合作模式的含義是專業教師與英語教師在專業英語教學上進行合作,英語老師為專業老師提供語言方面的教學指導,提升專業老師的英語能力;專業老師則為英語老師提供專業方面的教學指導,使得英語老師在講授與專業相關的通用學術英語時事半功倍。自我發展模式指專業老師要通過自我學習,挖掘自身潛能,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在網絡時代,學習英語非常方便,不僅可以通過電腦學,還可以通過智能手機學。尤其是利用智能手機,可以實現隨時隨地地學習英語,可以把零碎時間用來學英語。這樣的話,專業老師的英語水平會提高得很快。
作者:林西 單位:桂林理工大學
- 上一篇:規范教學管理提高教學效率
- 下一篇:化工設計教學改革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