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維修教學改革論文
時間:2022-04-16 10:57:30
導語:汽車維修教學改革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互聯網+”將改變傳統汽車維修服務行業的服務和運營模式
汽車維修服務行業,主要業務范疇包括汽車維修、養護等問題,同時還涉及汽車零配件等業務,隨著“互聯網+”向服務行業的滲透,汽車維修服務行業傳統的技術與服務運營模式將引發一輪新的且更大的變革。在這方面較為典型的例子就是深圳元征科技有限公司的APP—golo,元征科技運用車聯網技術,在2014年2月就推出了移動終端客戶端APP—golo技師版,這是一款安裝在Android智能手機上,以即時通信作為溝通平臺,建立以汽車維修企業、汽車維修技師以及私家車主為主要用戶的汽車維修平臺和診斷工具。集成了汽車診斷、即時通信、車云平臺的功能,技師只要下載APP,就能隨時隨地通過對車輛信息和數據的獲取,實現實時遠程診斷、車輛專業體檢、車輛報警提醒、車主生活社區和地圖定位服務等各種汽車應用服務。同樣的還有互聯網巨頭阿里,2015年4月,阿里汽車事業部宣布2015年戰略,將聯手整車、二手車、本地服務等汽車相關企業,圍繞車主的車生活羅列出16個場景化的營銷和導購項目,比如新車、二手車、認證的配件、代駕、汽車租賃等16個場景,從傳統的4S服務升級為16S服務?;ヂ摼W企業依托其平臺及理念上的優勢進入傳統行業,將會引發傳統行業革命性的變化,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其一,營銷模式的變化。O2O商業模式促進了汽車維修行業的升級換代,汽車維修服務行業有了更多便捷的服務空間和更廣的配件渠道,企業可以借助“互聯網+”獲得更新的維修技術支持、質量更優價格更低的配件采購服務。但同時另一方面車主也有了對汽車維修企業更大的選擇空間,各種維修服務、配件渠道、配件價格更加公開透明,汽車行業原有行業壟斷局面將被打破。其二,服務空間的變化。在“互聯網+”時代,維修企業和車主都將擁有更便捷、更寬廣的服務空間選擇。車主通過手機、電腦終端可以很方便選擇服務企業,而維修企業可以通過連鎖、共享、互助等方式,將多個維修點聯結成一個維修網,使得有限的一個固定的維修實體擴展成無限的維修網絡。其三,技術路線的變化。眾多維修網點可以通過共享聯盟、商業連鎖等方式,依托“互聯網+”,可以通過互助的方式獲得更新、更體貼、更精準的維修技術指導,例如某些復雜裝置的拆裝,技術人員可以通過掃描二維碼方式,可以獲得詳細的拆裝步驟或視頻指導。同時維修網點甚至還可以通過共享的方式擁有更多高水平維修技師的選擇或遠程的實時的維修指導,使得很多疑難雜癥不再疑難,最大限度地為車主提供可靠、安全、周到、精準的維修服務。其四,服務模式的變化。在“互聯網+”時代,汽車維修的服務模式呈現多樣化,除傳統的4S店、汽車連鎖企業、個體企業外,線上線下結合的服務平臺將提供一種全新的模式,成為一種新的選擇,車主可以根據自己的車況在線選擇維修保養項目、配件,再到線下服務站進行更換等。甚至是自助DIY式的維修維護服務,即車主在線上服務技師或相關網絡資訊指導下,自己動手完成維修維護的服務模式。此外,還可以通過“互聯網+汽車”本身的技術,使汽車的各參數反饋到診斷集成系統,實現傻瓜式的維護和維修指導。
二、高職汽車維修服務類專業實訓教學應對“互聯網+”業態變化的措施
隨著“互聯網+”行動計劃的實施,“互聯網+汽車維修服務”正成為一種不可阻擋的趨勢,引領汽車維修行業的發展。因此,職業教育必須主動對接行業企業的業態變化,及時地進行課程體系和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但實際的情況是令人擔憂的,盡管“互聯網+”對業態的影響已非常明顯呈現,但眾多的職業院校仍是被動應對,甚至仍沒有做好基本的準備,主要表現在:一是師資隊伍上缺乏“互聯網+”的思維和能力;二是實訓基地缺乏“互聯網+”相應的環境和技術。實訓教學是職業教育中促進人才培養目標實現的一個關鍵環節,必須建立與“互聯網+”相適應的實訓教學體系。具體而言,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搭建基于“互聯網+”的實訓教學平臺。汽車維修類專業“互聯網+”實訓教學平臺,應能為汽車維修服務類學生提供“互聯網+”下的資訊、渠道、技術、評價等方面的訓練。因此應加強與“互聯網+”相關汽車服務企業緊密合作,搭建一個基于“互聯網+”的綜合實訓平臺,包括“互聯網+”的技術服務體驗、配件渠道體驗、維修實時傳播體驗等功能,并為學生開設相關的實訓教學服務。(二)開發基于“互聯網+”實訓教學課程或項目?!盎ヂ摼W+”對汽車維修服務行業企業、汽車維修服務類職業教育的影響都是顯而易見的,一方面要深入了解“互聯網+”對汽車技術的影響,另一方面又要考慮“互聯網+”對汽車服務模式的影響,此外還要考慮“互聯網+教學”的教學模式變化。汽車維修服務類專業要適應“互聯網+”的變化,必須建立相關的實訓教學體系,至少應包含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增加學生對互聯網、物聯網、車聯網的了解課程??赏ㄟ^開設“物聯網技術”等選修課或舉辦“車聯網發展”系列講座的形式進行,并通過相應實訓項目,使學生掌握了解基于物聯網的汽車技術應用。二是開設運用O2O開展線上線下實訓教學實踐項目。依托“互聯網+”實訓教學平臺,開展O2O線上線下維修服務項目系列實訓,熟練掌握基于“互聯網+”的汽車維修服務模式、服務渠道、技術路線等服務流程。三是開設遠程服務實訓。例如引入類似golo系列的APP軟件,讓學生了解如何獲取車輛信息和數據,如何實現實時遠程診斷、車輛專業體檢等實訓。四是開展校企合作頂崗實習或模擬實訓。通過與“互聯網+汽車”企業合作,派出學生以頂崗實習或模擬實訓等形式開展保養、維修等汽車后市場服務全流程體驗。五是開展“互聯網+”汽車服務創新創業實訓。依托“互聯網+”實訓教學平臺,組建包括線上線下維修企業、獨立維修技師、零配件供應商等組成的虛擬共享合作聯盟,開展協同服務體驗,讓學生了解如何搭建和運行管理“互聯網+”汽車維修平臺,實現基于“互聯網+”的汽車維修服務創業。(三)打造一支基于“互聯網+”的汽車維修服務教學團隊?!盎ヂ摼W+”融入汽車行業短短幾年呈現出巨大的影響,讓眾多的職業類院校還有些措手不及。人才培養,教師是關鍵,必須通過校企合作,引入“互聯網+汽車”企業的技術和平臺,優先培養一支具有“互聯網+”思維,善于運用“互聯網+”平臺,發揮“互聯網+”優勢的汽車維修服務教師團隊,才能很好地開發和運用“互聯網+”實訓教學平臺,開展基于“互聯網+”下汽車維修服務課程及實訓項目。還可以通過試驗班、精英班等形式先試先行,探索培育基于“互聯網+”的創新創業團隊,服務基于“互聯網+”背景下的汽車維修服務新業態??傊?,“互聯網+汽車”時代,對汽車維修服務行業和職業教育而言都是機遇與挑戰并存,誰能夠把握機遇,順應和引領發展趨勢,誰就會贏得未來。職業院校的汽車維修服務類專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形成了自己的優勢和特色,但大多都集中在汽車的傳統技術方面?!盎ヂ摼W+”將引發物聯網、車聯網和服務聯網以及汽車智能技術與物聯網技術的跨界結合,并對汽車維修技術本身帶來重大的變革,以培養高端技術技能型人才為目標的職業院校汽車類專業必須抓住維修維護技術、服務模式和方式的變化,主動對接,順勢而為,彎道超車,實現新跨越。
【參考文獻】
[1]韓先滿.“互聯網+”視野下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全過程教學與管理探索[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6(4)
[2]郭艷龍.互聯網時代的汽車養護維修平臺模式的思考——以車小弟項目為例[J].重慶:西南交通大學,2013
[3]王俊昌,駱瑞清.“互聯網+”時代汽車維修行業發展對策探討[J].汽車維修與保養,2016(7)
[4]周立迎.“互聯網+”汽車服務工程教學改革的研究[J].貴陽學院學報,2016(3)
作者:莫榮珍 單位:廣西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探究式教學在初中數學的作用
- 下一篇:創業類課程設計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