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問題及對策
時間:2022-12-15 10:22:02
導語: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問題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應用發展,傳統的高校體育教學模式已經難以滿足實際需求,因此需要進一步推動我國高校體育教學進行改革,不斷優化調整體育教學目標、策略,使其更加適應當下學生發展需要。通過對高校體育教學面臨的問題進行分析探討,對于推動體育教學改革實現新的突破,提升我國整體體育教育質量水平而言有著重要的意義。
1.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現狀分析
首先,高校體育教學經過多年改革,在體育教學項目方面越來越豐富。以往高校體育教學項目都是球類、田徑類為主,當下隨著高校體育教學不斷改革發展,在原本的體育項目基礎之上,引入了一些傳統的體育項目,比如中國武術、太極拳等,從而使得高校當下體育項目越來越豐富,學生在實際進行體育學習時,能夠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自己真正喜愛的體育運動項目進行學習,有效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滿足了學生實際需求,人為本教育理念也因此在高校體育教育中得到了有效的彰顯。另一方面,體育教學活動組織越來越合理化。如今隨著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不斷深入發展,“生本理念”逐漸深入人心,體育教學在組織教學活動中,開始有意識的弱化自己的“存在感”,注重彰顯學生課堂主體地位,在教學方式上,開始摒棄以往說教式教學方式,而是采取了更為多樣的教學方法來組織教學活動,比如探究式體育教學、分組式體育教學、多媒體情境教學等,賦予了學生體育學生更大的自主性,從而更加有助于加深學生對體育知識技術的理解,有效替身了體育教學效果。但從我國高校整體體育教學改革過程中來看,依然存在一些問題,因此仍需要我們加強對問題的了解與認識,并采取有效的應對對策實現問題解決,推動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實現更好的發展[1]。
2.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過程中面臨的問題
2.1過于注重體育技術訓練,缺乏理論課程指導。雖然體育教學是一門以實踐為主的課程,體育技術訓練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我們也應認識到高校開設體育課程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培養“專業體育人才”,而是注重提升學生身體素質,引導學生掌握一些必要的體育保健知識,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2]。然而當下在高校體育教學改革過程中,過于注重學生體育技能的培養掌握,缺乏針對性的體育理論課程指導,從而嚴重限制了體育教學作用發揮。由于學生缺乏必要的體育理論、保健知識的指導,從而在體育鍛煉中很難做到有的放矢,這并不利于學生體育鍛煉效果提升。2.2忽略學生個體化差異,沒有做好因材施教。高校中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受先天或后天種種因素影響,因此在身體客觀條件、身體素質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在體育教學方面,只有充分考慮這種個體差異性,而不是選擇“一刀切”方式,才能仍每一名學生都能夠享受到體育鍛煉的樂趣。然而當下在體育教學改革過程中,很多教師在實際教學時并沒有充分考慮不同學生個體的差異性,沒有做好因材施教,致使學生因一些客觀因素影響,難以達到體育教學要求,沒有通過體育考核,這將會嚴重打擊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不利于學生未來實現全面發展。因此在實際教學時,仍需要教師結合學生實際,制定不同的教學策略與考核標準,從而有效保障體育教學的公平工作合理性,提升高校體育教學質量水平。2.3高校體育教學信息化水平不足,影響了高校體育教學效率。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來臨,各種智能信息設備的普及與應用,為各行各業工作開展均帶來了非常大的變革,教育行業也不例外。如今依托于互聯網帶來的技術優勢,很多信息技術也應用于在教育行業中,從而打破了教學時間、空間限制,有效提升教學效率,推動了現代教育發展。然而當下在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中,依然存在教學信息化水平不足問題,體育教學信息技術應用力度依然較為薄弱,在體育技術教學方面,仍然是以教師示范+學生模仿為主,整個教學模式不僅單一枯燥,學生難以提起興趣,而且由于教師演示次數有限,一些領悟能力較差的學生很難把握住訣竅,從而限制了學生學習效果提升。因此在未來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中,仍需要教師提高對信息技術的利用的重視程度,充分借助信息技術優勢,有效提升體育教學效率與質量水平。
3.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應對對策分析
3.1做好體育教學技術性指導與理論教學的平衡。針對當下體育教學“重技術訓練,輕理論知識指導”的現狀,在未來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中,可以結合當下學生需求實際與高校體育教育目標,注重引入相關體育理論知識課程,做到體育理論知識教學與技術實踐教學并重,有效提升學生鍛煉效果,。比如可以在體育教學中開設“營養與健康”體育課程,要求體育教師在進行體育運動技術教學的同時,輔以必要的健康和營養知識教學,從而為學生體育鍛煉提供更加良好的指導,在受傷時,學生也能夠利用健康與營養相關知識學會“自救”,正確做好傷口處理,更好的保護自己。我國高校在體育教學改革過程中,很多都沒有進行健康與營養課程開設。但當下隨著各種疫病不時出現,比如非典、禽流感、豬流感,高校作為一個人口分布密集的公共場所,一旦爆發疫情,造成的后果不堪設想。因此相應學校管理者也意識到了學生的健康維護和營養保障問題的重要性,要求學生在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學習的同時,還應主動學習有關的健康維護的相關知識,從而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3.2充分考慮學生個體差異,真正實現高校體育教學因材施教。在實際進行體育教學改革過程中,需要教師做好教學觀念的“革新”,在教學方面摒棄以往“一刀切”的思想,充分考慮學生個體差異,采用個性化的體育教學方式,以學生個人情感體驗為基礎,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完成體育教學。值得注意的是,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因材施教”中的“材”具體是指學生客觀具備的身體條件,并以此為依據,采取不同的教學策略。從而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在體育課上有所收獲,培養學生體育學習自信心,激發學生體育學習參與積極性。在具體落實方面,教師可采用分層教學模式,針對不同體質學生,分為“A、B、C”三層,A層學生指的是身體綜合素質過硬的學生,B層學生指的是身體綜合素質一般的學生,這一層數占大多數學生,C層學生指的是先天體弱或后天導致身體殘疾的學生,針對這些學生,教師也應在體育教學中教授一些有關體育保健的知識,并針對這些學生,專門設計一些有針對性的體育活動,從而讓他們也能參與到體育鍛煉中來,培養他們的自信心,提升他們的身體免疫力。針對A層學生,教師應在教學要求的基礎之上,適當增加體育教學的深度,提高對他們的要求,更加注重加強對體育技能專業性指導,從而使得學生的體育技能及身體素養能夠更上一層樓[3]。3.3運用信息技術設備,豐富高校體育教學手段。信息技術的應用是當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必經之路,同時也是推動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實現更進一步發展的關鍵。因此在后續體育教學改革過程中,首先高校管理者應積極引入各種先進的現代教育技術,做好體育教師信息技術應用的培訓,引導體育教師在日常開展教學中做好信息技術的應用。同時高校體育教師自身也應提高認識,通過自我學習,熟練掌握一些智能設備,并將其真正應用于體育教學中,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比如高校體育教師可利用微課視頻錄制技術,將體育動作標準示范錄制成微課視頻,通過QQ群分享給學生,讓學生在課下也能夠通過反復觀看視頻來不斷糾正自己錯誤的體育動作,讓學生在課下也能享受到體育教師“面對面”教學指導。又如在體育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利用一些智能設備,比如利用計步器和心率監視器,監控學生運動狀態,更好的指導學生調整自己的步調與心率,還可以借助視頻投影儀,來向學生展示體育標準動作微不可察的細節,加深學生對體育動作的理解,有效提升高校體育教學質量水平。
4.總結
綜上所述,當下我國高校體育改革雖然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同時仍需要我們充分認識到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通過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分析,從中尋找出最為合適的應對策略,有效實現問題解決,推動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實現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守忠.當前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深化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5,(8):52-55.
[2]左琳燕.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過程中面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9,9(03):7-9.
[3]周玉達.對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的探討[J].當代體育科技,2018,8(31):71-73.
作者:程兵 單位:廣東第二師范學院
- 上一篇:公共體育教學改革分析
- 下一篇:文化引領下民族音樂藝術傳承與創新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