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教學管理現狀及對策

時間:2022-03-23 10:21:47

導語:高職院校教學管理現狀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院校教學管理現狀及對策

摘要:在當今工學結合的辦學背景下,高職院校教學管理對于教學改革的推動和教學水平的提升都至關重要,是整個學院教學系統運轉的核心。文章對國內大多數高職院校當前的教學管理現狀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對教學管理進行改革與發展的對策。

關鍵詞:高職院校;教學管理;現狀;對策

近年來,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飛速發展,規模不斷擴大,面對新形勢,高職院校的教學管理模式也要進行相應的改革與發展。高職院校教學管理的任務是按照既定目標和要求,協調和組織學校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它是整個學院教學系統運轉的核心,起著控制和指揮的重要作用,先進的高職教學管理模式能夠促進教學水平的提升,推動教學改革的進行,保證教學進度的順利完成,并且對學院人才培養達到期望的目標起著重要作用。高職院校的教學管理可分為過程管理和計劃管理2個方面。

1高職院校教學管理現狀

(1)教育教學觀念不開放。目前,國內大多數高職院校辦學理念封閉,思想落后,教育教學觀念不開放,教學管理人員沒有將管理視作服務的意識,這是影響教學管理的首要問題。(2)教學管理機構不健全。國內大多數高職院校的管理機構分為教學管理系列、學生管理系列和后勤管理系列3個模塊,在部門設置時將部門分成行政部門和教學部門兩大塊,這樣的機構劃分缺乏一個負責綜合協調和指揮的機構,使得部門間的交互協調效率低下,可能存在中間過程煩瑣、冗雜的情況。(3)人才培養目標不明確。我國大多數高職院校對于人才培養目標的認知錯誤主要分為2種:一是過于注重理論基礎的學習而忽視職業技能訓練,二是過于注重職業技能培養而忽視理論基礎學習。這2種人才培養過程中的錯誤在于都忽視了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思路。(4)教學設施條件不完善。目前,國內高職院校規模不斷擴大,但是相應的教學資源提升速度卻無法滿足高職院校教學實施的要求,從而導致缺乏注重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雙師型教師,缺乏緊貼專業崗位技能又重視理論的課程與教材,缺乏融工學為一體的校內訓練基地和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并且缺乏相對充足的教學管理經費等。(5)教學質量監管體系不完善。目前,國內對于高等職業院校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尚未完全建立,尤其對于過程管理的監控較為忽視,教育管理部門需要對高職院校的教學管理提升質量監督的力度。其次,以企業為主、學校為輔、教師與師傅密切配合的培養成果反饋系統有待進一步建立和完善,目前融合家長、學生、行業專家、用人單位和政府部門于一體的社會綜合反饋系統還不健全。

2管理現狀及對策分析

(1)教育教學觀念不開放。主要是由于大多數教學管理者只顧著自己管理工作的質量,而不管與自己工作相關環節的管理者及其管理機制。因此在龐大的高職院校管理鏈中,一個微小的錯誤都可能引發嚴重的后果,嚴重影響教學的質量和秩序。因此,在高職院校教育教學管理中,不同的管理者之間要積極溝通合作,了解彼此的工作內容與相互影響的關系。很多管理人員沒有服務意識,自身的工作效率低下,無法對服務對象和所在部門起到積極的幫助作用,在高職院校教學管理中,這種風氣嚴重阻礙了教學管理人員工作水平和內容的創新發展。(2)教學管理機構不健全,主要是由于目前高職院校對其機構劃分不科學,機構間的協調指揮部門職權不清晰,導致部門間信息傳遞和協同工作的效率低下,過程煩瑣。同時,大多數高職院校缺乏工作在各個機構前沿的教學管理人員,他們清楚該學科的發展目標,可以運用恰當的方式來組織本部門教師進行教學管理機構的改革,從而代替一味指令的傳統教學改革方式,有助于專業特色的形成。(3)應該加強對人才培養目標的確立。考慮到高職院校對學生的培養目標主要是針對工作在生產一線的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因此,在制定教學計劃時,要注重理論基礎和生產時間的結合,一方面要充分考慮不同學科間的差異,使教學計劃對于不同的學科有著不同的側重點,另一方面要注重職業道德與職業素養的培養,從而調整相關的課程設置,同時注重技能與素養的結合,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使人才培養全面進行,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從而推動社會進步。(4)應該完善教學設施條件。高等職業院校要培養合格的技術和管理人才,就必須配備相應的滿足教學要求的設施。一方面,根據高職院校現有的教學設施條件合理配置教學規模和專業設置,使教學設施條件與學科建設相適應,采用定期行業調研的形式,以崗位需求和職業標準為評價指標,與合作企業共同建立基于工學結合的課程開設體制,使教學內容與產業實踐緊密結合,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才有切實、有效的保障。其次,依托相關行業企業建立一批以工學結合為核心的校內外實習培訓基地和網絡已成為當前高職院校教學設施發展的重要方向,培訓基地可以滿足教、學、做一體化教學的展開,并且可以完成產品加工、學生實習訓練和畢業生就業等多重任務。再者,考慮到行業與學科間緊密相關的性質,高職院校可以創造條件鼓勵學生和教師走出校門,步入行業內部進行科研工作和生產實訓,這為高職院校教學設施提供了廣大的校外來源。(5)應該不斷完善教學質量監督體系。由于高職院校的教學管理目標以工學結合為主,因此應該轉變傳統的只注重教師和學校內部教學質量監督的觀念,而要更加重視行業與產業等社會力量對于教學質量監督的作用,使這些社會力量參與到教學質量監督、評價的全過程中。要完善教學質量監督體系,學校首先要加強對校外實踐的體系監控,相關管理部門可以通過定期走訪、專項督導等方法對校外實踐進行監督,從而加強對教師和學生的管理,并且促進問題的及時發現與解決。其次,可以通過行業、企業、畢業生等社會力量對高職院校的教學管理進行監督,可以采用社會調研、合作企業訪談、用人單位會談、畢業生采訪等方式,征集與高職院校緊密相關的社會階層對于學校教學質量監督體系的意見,從而豐富教學質量監督的方式,完善教學質量監督體系。

3結語

根據我國高職教育的發展現狀,要使得高職教育進一步發展,高職教育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主要需要在幾個方面作出努力:(1)建立分級的教學管理體系,建立系部和專業教研室對教學任務進行重點管理。(2)強化管理隊伍的建設,學校主管部門可以提供多種方式聘請行業專家對學校教師進行培訓,或是組織院系教學人員到校外進行調研學習,使得教學人員不斷提高專業技能和專業素質。(3)建立相關制度,實現教學管理的多樣化。只有制度落實了,才可以實現高職院校教學管理質量的真正提高,對于不同的專業、不同的教學人員和不同的教學任務制定不同的管理制度,從而真正解決高職院校教學秩序與教學改革之間的矛盾。(4)在校內外成立職業培訓基地,使傳統政府主持的職業技能培訓、上崗培訓等內容由高職院校來組織,這樣不但可以使培訓機構的種類更加齊全,并且可以使高職院校擴展辦學空間,提高教學質量,實現高效益和高效率的雙豐收。(5)高職院校的教學管理離不開網絡的支持,所以必須加快教學管理的網絡工程化建設,使用信息化和網絡化手段更新教學管理模式,提高教學管理的效率和質量,并且使得高職院校的管理更加開放,更加適應教學管理改革發展的要求。

作者:張靜靜 單位:濰坊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蔣德喜.高職教學管理現代化的現狀與對策[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07(7):133-134.

[2]張良.工學結合模式下高職教學管理問題與對策[J].職業技術教育,2010(11):74-76.

[3]李志強.基于工學結合的高職教學管理體系構建[J].職業技術教育,2015(8):48-50.

[4]趙巖,陳飛宇,陳彩云,等.淺談高職教學管理的現狀與對策[J].科技信息,2012(12):203.

[5]呂游.我國高職教學管理現狀的分析及對策[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2(7):144-145.

[6]鄧阿秦.云計算下的高職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J].教育與職業,2015(7):101-103.

[7]林強.職業能力培養下高職教學管理改革探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3(13):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