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學生參與教學管理研究
時間:2022-09-22 03:42:18
導語:高校學生參與教學管理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目前,學生參與教學教育的落實和發展相對緩慢,學生對于參與管理的意識不強。我國教學管理中并沒有很多的學生參與,而是處于被動的接受和管理狀態。對此,很多學校在高校學生參與學校教學管理方面做出了一些改進,通過學生評教、學生會演講、學生交流會等活動加強學生對教學管理的參與和知情。同時學生可以通過相關教學管理部門和人員反饋信息提出意見,學校會對學生提出的意見采取一定的措施,這樣更能有效推進學生參與教學管理工作。學校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來推進高校學生參與教學管理,使得管理更加民主和高效。
一、建立有效的教學管理制度
加強和提高學生參與教學管理的意識的培養。目前很過高校學生認為參與教學管理是與自己沒有聯系的事情,他們對于參與教學管理的意識還不強。現在高校所希望的是學生不僅僅限于參與學生社團的活動,還要培養他們參與教學管理的過程,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和民主意識,提高學生的參與能力。因此,學生參與管理的意識應當提高,并通過學校的管理制度的改變,樹立學生良好的自主意識和社會責任感。保障學生參與教學管理制度,加強管理制度的監督體系。提高教學質量,為社會培養更多人才是教學管理的目標。學生應該積極參與教學管理,充分發揮他們的個人能力,這樣,才會獲得學生的積極配合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管理效果,為良好的教學質量和和諧的社會環境提供保障。高校的教學管理制度是以學生發展為理念出發的,管理制度不能束縛學生的個性發展和打擊學生對學習和興趣愛好的積極性。教學管理同時也要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本著以教師和學生為根本的理念出發,在教育、管理、科學等方面開展教學管理工作。教學管理應該以學生為主,以學生的發展為出發點,培養全面發展的優秀學生為主旨,提高學生的自主性和強烈的意識性。通過學生會、團委會等組織,使得學生有自我管理和自律的能力,讓學生從不同方面,通過不同形式參與和管理教學制度,培養學生的自覺性和調動自我的責任感和行為能力,從被動的接受轉變為主動的管理。同時,要有效地參與社會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和與人交流能力,這也是讓學生在社會上生存的最佳途徑。現代教學管理的基石是以人為本,因此在管理時,要確立學生和教師在教學管理中的地位,保障師生的根本利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重視學生的自身素質。
二、高校學生參與教學管理的必要性
學校要高度重視學生參與教學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學生參與教學管理,使得管理權得到很好的分配,對于學生而言,更加公平,還使得管理者在制定相關規定的時候能夠更加全面和客觀的運作,改變以往的不合理手段,這能使學生更加全面的發展,也有利于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實現了互利雙贏的目的,為建設和諧校園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在民主管理和科學教學的層面上講,沒有高校學生參與的教學管理工作是很難達到統一的目標和成就的。教學管理制度尚不完善。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教學管理制度的制定是根據學校的教學實際情況而產生的,并沒有學生的廣泛參與管理,也沒有考慮到學生的想法和影響力,學生的自身利益和學生的參與權和知情權沒有得到很好的保障。教學管理的改革并沒有傳達到每一個學生的手中。現在高校的相關政策和規定一般通過學校官網傳達給分院,再通過輔導員通知給學生干部,學生干部通過班會活動和宣傳活動通知給學生。這種層層通知的方法可能會引起通知不到位、通知出錯等問題。而這些問題往往很難去追究責任,不能很好地明確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導致了許多學生不知情等情況的發生。教學管理者對于一切以學生為出發點的意識淺薄。學校應該把學生的利益放在首位,一切以學生的全面和個性發展為落腳點。然而現在國內許多學校對學生的發展并未真正的重視,制定一系列的教學管理沒有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沒有征求和考慮學生的意見。這種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的缺乏,更說明了大學生參與教學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些教學管理還是著重于服務和索取上,學生依舊處于被動接受學校安排的狀態,學生在管理過程中依舊沒有調動他們的主動性,他們的發展空間也很小。
三、高校學生參與教學管理的有效性
1.有效關注教師和學生的需求。在高校教學管理工作中能更好地關注學生和教師在不同階段的不同需要,既能很好地了解教師和學生在物質層面上的追求,也可以更好地了解他們在精神上的需求。通過高校學生參與教學管理工作,使得學校更加注重和關心學生和教師的精神追求。學生和教師在不同方面都有很強的需求欲望。教師和學生最關注的精神需要是實現自我價值,專業的發展和人格的尊重。學校的管理者能更好地為教師和學生在根據實際情況下滿足各種需要,加強文化元素,給予學生和教師切實的關懷和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這使得教師和學生可以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中去。2.有效提高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在現實的教學管理中,學生參與教學管理能很好地避免強調科學管理,強調量化考評,以嚴格的制度、硬化的數字去約束教師,能更好地調動教師工作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學生參與教學管理有利于發揮教師的智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學校的總體發展速度。教師這份職業相對于其他職業來說,更富有自尊性,更需要尊重和理解,這種管理制度可以更好地讓他們的聰明才智得以發揮,通過學生的積極參與,與教師的積極配合,達到了雙贏的目的,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了很好地保障,從而促進高校的更加長遠的發展。在教學管理上,要根據不同的情況采取不同的措施。高校的教學管理既要嚴格、規范的管理,又要針對不同的學生而用不同的方法去挖掘他們的潛力,為創造他們的個性和創新能力發展的有利條件,學生參與教學管理工作是堅持以人為本,在合理公正的管理制度保證下,充分給予學生個性和全面發展的空間,為他們創新能力的培養營造出了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和環境。3.有效促進教師的發展和提升教師的能力。學校的進步和可持續發展是學校教學管理的基本目標,這些發展和進步最終都離不開教師技能的發展和提升。換言之,教師的發展是學校發展的前提。同時在多年的教學管理實踐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最為豐富。學生參與教學管理,使得教師和學生之間形成了另一種關系,這種關系更好地為教師的發展提供了保障。學生參與教學管理體現了優越的有效性。它更加注重教師的個人素質和綜合的評定,同時根據學生對于教學管理提出的意見,能更好地提升教師的技能。高校學生參與教學管理是對教師的一種考驗,也是一種提升。在學生參與的教學管理工作中,促進了教師的發展和提升了教師的技能。4.有效建立學生評教的機制。學生評教是高校學生參與教學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的重要體現,也是學生對教師做出的一種評價,是教師教學質量的一種考量。在評教的過程中,讓學生很好地參與了教學管理工作,感受到了尊重,也讓教師感受到個人能力和魅力提升的重要性。學生評教機制很好的讓教師感受到學生的真正需要,而并非在知識上的給以,同時也實現了師生良好互動、互利雙贏、提高了教學的有效性。教師也可以理性客觀的分析學生的評教,針對學生的意見做出改進,增進與學生之間的感情,實現高校教學管理質量穩步地提升。5.有效建立師生之間的和諧關系。良好的師生關系保障了教學管理的有效進行。師生之間是相互幫助,互相平等的良好關系。師生關系在更深層的意義上是思想交流、情感互通的精神層面上的社會關系。只有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系,才能保證雙方在教學過程中的積極配合,達到互利雙贏和共同進步的目的。在科技發達的今天,互聯網的使用為學生和教師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臺。學生參與教學管理工作也更加有平臺可以說話和提出意見。高校學生參與教學管理工作是建立教師和學生友好關系的橋梁,學生參與教學管理使得高校教學管理工作以“以人為本”的思想營造和諧的教學環境。使得管理者、教師及學生三者之間的關系協調和融合的同時使得他們各自的個性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和滿足,使得學生充足的發言權,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也得到最全面的發揮,實現了和諧的校園環境的快速發展。
四、結語
學生是教學管理的實踐者和接受者,是體驗和感受教學管理過程的人。它不僅可以增強高校教學管理工作的效率,又可以提升大學生在自我管理、社會責任心和全方面發展等方面的能力。大學生參與教學管理在提高教學管理的一個重要環節,是高校教學管理的新概念的體現。高校學生參與教學管理體現了極大地有效性。高校學生參與教學管理工作是體現人性化教育的重要一面,它不但促進了學生的全方位發展和個性的提升,也是學校的良好形象的重要一步。在當今社會,學生和教師、學校之間已經從簡單的被動者和主動者發展到了精神層面上的相互作用。學生參與教學管理不僅提高了學生在自身發展上的主導權,同時更加客觀了學校的教學管理制度,使得學生有知情權和發言權。對于教師而言,更大程度上提升了教師的教學質量和水平,也使得教師的個人能力得到很好地發展。這很好地體現了高校學生參與教學管理的有效性。
作者:劉念琢 單位:中國刑事警察學院
【參考文獻】
[1]李蔚,羅勝利.對學生參與教學管理的思考和研究——以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為例[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3(11).
[2]錢鈺.促進大學生參與教學管理的對策與建議[J].科技信息.2013(24).
- 上一篇:職校英語教學改革論文
- 下一篇:人本理念小學教學管理分析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