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實踐教學改革探討
時間:2022-12-29 09:46:05
導語:工商管理實踐教學改革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開展高質量實踐教學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根本保證。廣東海洋大學管理學院從全面質量管理理論(人、機、料、法、環)的視角探討該專業實踐教學所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在此基礎上對我國地方普通高校工商管理專業開展實踐教學改革提出了相關建議。這無疑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指導意義。
[關鍵詞]工商管理;實踐教學;地方普通高校;全面質量管理
工商管理是一門以應用為導向的社會科學,主要培養能夠在商業經營管理、工業生產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等相關部門從事實際工作的應用型人才。工商管理專業的定位在不同層次大學中存在一定差異,如在國家重點大學,工商管理專業主要是為了滿足國家經濟發展以及提升國際競爭力的現實需要,著力培養高層次的國際化經濟管理人才[1];而地方普通高校主要定位于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因此,工商管理專業應該要充分結合所在地區重點發展行業的現實需要,培養出滿足地方經濟發展亟須的實踐應用型人才[2]。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曾經指出,管理本身就是一種實踐。所以,實踐教學是工商管理培養方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很多地方普通高校工商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面臨諸多挑戰,這引起了我國學者的廣泛關注[2-5]。然而,通過對現有研究的梳理,筆者發現國內學者在探討工商管理實踐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時,普遍存在缺乏條理性與理論基礎支撐等問題。此外,筆者所在的課題組經過調研發現,與國家重點大學相比,地方普通高校的工商管理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更為突出。為此,本文基于全面質量管理理論(人、機、料、法、環)的視角來對地方普通高校工商管理實踐教學所存在的問題進行系統梳理與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教學改革建議。全面質量管理理論提及“人、機、料、法、環”是影響產品質量的五大要素,其中,“人”是指活動主體的能力與意識,“機”是指設備(設施)狀況,“料”是指物料或材料,“法”是指方法或方案,“環”是指活動主體所處的環境。雖然“人、機、料、法、環”的分析思路被廣泛地用于全面質量管理研究領域,尚未發現有相關文獻借鑒該思路來分析地方普通高校工商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所遇到的問題與挑戰,這也是本文對該議題展開研究的切入點,以彌補現有研究的不足,同時為我國地方普通高校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科建設提供了啟示。無疑,本文具有較大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指導意義。
一、研究設計
為了充分了解地方普通高校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現狀,本研究遵循現有研究[6]的建議,通過多種途徑來搜集不同類型的數據,包括現場調研與訪談來收集一手數據和通過查閱內部檔案資料、媒體報道、研究文獻、權威報告來搜集二手數據。通過不同來源數據之間三角印證,以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真實性,提升本研究的信度與效度。首先,通過電子搜索工具如Google、百度學術、CNKI等來收集與本研究議題相關文獻。梳理分析學術界關于我國地方普通高校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這個議題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礎上開發出半結構化訪談提綱。其次,筆者所在的研究團隊基于所開發的訪談提綱在2017年11月份對我國華南地區9所地方普通高校的工商管理系相關教師進行調研訪談,以及通過QQ、微信、Email等現代通信手段來收集一手資料,同時在調研過程中獲取相關二手資料。再次,我們充分查閱了政府部門的相關權威報告與數據,例如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公布的《普通高等學校經濟學、工商管理類本科人才社會需求和培養現狀調研報告》,為本文研究提供豐富素材。最后,本文安排研究人員將所收集的數據進行分類整理,構建研究數據庫,以便研究結果能夠再次驗證與重復,提高研究信度[7],并基于所搜集的數據,從“人、機、料、法、環”五個方面對所搜集的數據進行編碼,建構數據間的“證據鏈”,為下文進一步分析地方普通高校工商管理本科專業的實踐教學現狀、問題及提出相關教學改革建議提供依據。
二、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面臨的問題
經過調研訪談以及搜集二手資料我們發現,我國地方普通高校工商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存在著諸多不足,主要體現在“人、機、料、法、環”五個方面。(一)人人:實踐教學師資力量較為薄弱。很多地方普通高校工商管理系的師資力量不乏博士、博士后等高層次人才,但是絕大多數教師缺乏企業管理實踐經驗和感性認識,他們人生軌跡基本上是“從學校到學校”,對企業實際運營情況不甚了解。雖然他們學歷很高,擁有很強的理論學術水平和扎實的專業知識基礎,可以勝任工商管理的理論研究與教學,但是難以勝任工商管理的實踐教學工作[1]。以本文所調研的某高校工商管理系為例,雖然該系所有專職教師全部具備碩士及以上學位,但是很多教師缺乏企業實踐管理經驗,導致他們開展實踐教學力不從心,只能摸著石頭過河,使得實踐教學的效果不盡如人意。其實,這不是個案,很多地方普通高校工商管理專業普遍缺乏同時具有深厚理論基礎和豐富實踐經驗的“雙師型”專任教師。(二)機機:實踐教學設施緊缺。工商管理是一門實踐應用型的專業學科,所以很多地方普通高校所制定的工商管理專業教學大綱和人才培養計劃中都明確設置了實踐教學環節。然而,實踐教學設施(場所)較為簡陋,缺乏各種工商管理實踐教學模擬軟件,影響實踐教學高質量實施,這與很多學校對工商管理的實踐教學不夠重視,實踐教學缺乏資金扶持和政策支持有關。以本研究所調研的某學院工商管理系為例,為了應對實踐教學對設施資源的剛性投資需求和學校消極投資意愿之間的矛盾,該工商管理系做了很多努力,例如整合實踐教學資源,通過第二課堂完善實訓教學體系,以最大程度上彌補軟硬件資源設施的不足給實踐教學帶來的不利影響,但是由于實踐教學設施緊缺,其實踐教學的整體效果仍然不盡如人意。(三)料料:高質量案例材料較為鮮見。工商管理專業的教育目標是提高學生實踐管理的處理能力,而案例教學作為關鍵的實踐教學方法之一。高質量的案例材料應該具有以下特征:首先與相關理論教學緊密結合,對應一個或者多個理論知識點;其次包含著真實且豐富的企業內部數據和行業背景,與案例中的相關角色與情景密切相關;最后是案例材料需要學生經過深入的研究討論后才得到答案[8]。然而,高質量的本土案例材料對于很多地方普通高校的工商管理專業而言非常缺乏,可能原因與高校教師職稱評價體系有關。眾所周知,開發一個高質量案例需要教師投入大量的精力,但對職稱評定沒有多大幫助,導致很多教師缺乏足夠的動力去開發本土案例,造成了工商管理專業開展案例教學面臨“無米之炊”的困境。為了應對這個局面,很多學校會直接使用外國案例,由于東西方文化的差異以及企業所處的社會意識不同,但在實踐教學中單純使用國外案例遇到了很多問題,例如案例情形與我國現有的市場要求相脫節,從而影響案例教學的效果。(四)法法:實踐教學基本流于形式。工商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主要包括以下幾個環節:①課堂實驗教學,②課堂案例教學,③專業實習,④社會實踐,⑤畢業實習,⑥畢業設計。這幾個模塊相互補充,緊密聯系,對培養實踐應用型人才非常重要。值得關注的是,很多地方普通高校在上述一些環節中開展實踐教學仍然不盡如人意。例如很多學校沒有與企業建立起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導致學生缺乏到外部企業開展專業實習和社會實踐的機會,于是實踐教學僅停留在課堂試驗教學和案例教學階段,學生無法在實踐環境中去體驗、發現與分析問題。雖然不少學校組織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生外出參觀企業,由于行程匆促,導致學生無法將在課堂中學到的理論問題與企業實踐問題有效地聯系起來,也無法針對現實問題展開深入研究,更談不上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解決企業遇到的現實管理問題。此外,學校往往將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任務安排在第四學年,而很多學生這時忙著找工作和考證,對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無暇兼顧,導致實踐教學效果達不到預期的效果。(五)環環:學校不夠重視實踐教學。實踐教學對鍛煉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的實踐應對能力尤為重要[5]。長期以來,很多地方普通高校受到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導致工商管理專業的教學開展仍然以課堂理論教學為主,以社會實踐教學為輔。很多高校管理者、教育者片面地認為工商管理專業學生只要具備較為深厚扎實的理論知識,就能夠輕松應對企業遇到的實際問題。基于以上思想的影響,很多地方普通高校開展工商管理教育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情況。甚至一些學校工商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停留在教學大綱中,缺乏科學合理的規劃,也沒有建立起有效的實踐教學評審體系,因此無法有效地對學生的實踐應對能力及水平做出客觀評價。
三、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改革思路
工商管理實踐教學是理論教學的發展、補充及深化,是培養工商管理人才的敏銳直覺能力,創造性思維以及實踐操作能力的重要教育環節[2]。要打破工商管理教育過多依賴傳統理論教學模式的局面,就必須不斷深化實踐教學改革,以提高工商管理專業的整體教學質量和效果。(一)人人:加強實踐教學師資力量建設。工商管理專業是為了將學生培養成為現代企業經營管理人才,這要求擔任實踐教學的教師不僅具有較為深厚的理論基礎,還具有豐富的企業實踐管理經驗。然而,很多學校缺乏這種“雙師型”的教師。為了應對這個局面,地方普通高校要加強“雙師型”人才隊伍的建設。首先,學校出臺相關政策去鼓勵那些“從學校到學校”的純理論型教師積極到企業運營管理第一線去蹲點調研,以充分了解現代企業的生產運作流程、管理模式等情況。同時,鼓勵教師到企業中從事管理咨詢工作,以不斷積累與本專業相關的技術、技能和實踐經驗。此外,學校大力支持教師所研究的課題與企業實踐充分結合,使得教師在完成科研工作的同時,也對企業實踐遇到的問題有深刻的了解。其次,學校聘請了一批具有豐富實踐管理經驗的高學歷企業管理人員或技術人員到工商管理專業擔任實踐教學指導教師。最后,學校與企業加強合作,雙方互派人員到對方單位掛職學習鍛煉。通過以上的舉措來改善目前很多學校工商管理專業缺乏“雙師型”教師而導致的實踐教學效果不理想的局面。(二)機機:改善實踐教學設施場所。實踐教學設施場所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根本前提,對于工商管理專業來說更是如此。相對于理論教學,實踐教學的設施場所需要更多的經費投入和政策支持。首先,要緊跟市場需求,加大對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設施(如SAP實驗室、ERP沙盤實驗室、金蝶實驗室)的建設力度,增加實踐教學實驗場所的使用面積,同時積極引進和購置實踐教學應用軟件(如金蝶、用友、蘋果),保障學生在實踐教學場所中了解企業管理或運營的基本流程,提升實踐處理能力。其次,學校應全面開放實訓實驗室供師生使用,提高實踐教學設施的使用率,以最大限度地滿足工商管理專業學生提升實踐技能的需要。最后,要加強校企戰略合作,學校與各類企業簽訂長期的合作戰略協議,使得企業成為開展實踐教學的校外教學場所,使得學生在實習過程中有機會參與到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當中,掌握企業運營管理相關知識,提高創新創業實踐能力。(三)料料:建立起高質量案例數據庫。案例教學是開展實踐教學的重要手段之一。該方法最大的優勢是將學生帶到一個擬定的決策環境背景下,使得學生在集思廣益和群策群力的討論分析中掌握企業從業人員發現問題、認識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思路及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實踐應對能力。然而,高效開展案例教學的重要前提是學校要有一個以我國本土企業為主的高質量案例庫。所以,高校應該出臺相關政策來鼓勵教師深入產業界一線調研搜集案例材料,充分掌握產業界的發展動態,并在此基礎上補充編寫符合我國國情和時代背景的工商管理案例,同時推動案例數據的共享。此外,加強校企合作,尤其與行業的標桿企業建立產學研合作關系,使企業能為學校教師開發本土案例提供豐富內部材料與數據。此外,要對所建立的案例數據庫進行有效管理,依照學生的能力及層次選擇難度合適的案例開展教學,以提升案例教學質量。(四)法法:建立有效的實踐教學體系。為了避免工商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流于形式,亟須建立起有效的實踐教學體系。首先,要制定嚴格的實踐教學檢查制度,檢查實踐教學的執行效果,使實踐教學更加規范化與制度化;其次,成立實踐教學督導小組,定期對實踐教學活動(時間、內容、過程、課時)進行有效檢查,以全方位地推動實踐教學體系的運行;再次,建立起可量化指標與評價體系,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現場操作、口試答辯、口試答辯)來對實踐教學的過程與結果進行全程動態考核,以解決實踐教學衡量指標單一、主觀化等問題,實現對實踐教學的客觀考核;最后,將實踐教學質量考核納入教學質量考評體系中,以引起教師對實踐教學的重視。(五)環環:改變“重理論、輕實踐”辦學環境。工商管理專業培養的是實踐應用型人才,加強實踐教學是培養具備較高綜合素質與實踐能力管理人才的重要途徑。為此,需要糾正地方普通高校工商管理專業多年來沿襲學術理論型高校“重理論、輕實踐”的辦學模式,將實踐教學提升到與理論教學同等重要的位置。所以,學校要加大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投入,在政策與資金上給予扶持,同時提高實踐教學課時比重。總之,地方普通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要充分意識到實踐教學會影響工商管理專業教育的成敗。所以,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需要更新教學觀念,突出實踐教學的重要性,鑄造出一個學校上下重視工商管理實踐教學的良好環境。
四、結語
在當今教育大眾化時代,培養出同時具有扎實理論基礎和豐富實踐應對能力的工商管理人才成為高等教育的要務之一。高質量的實踐教學是工商管理整體教學質量得到保證的關鍵。然而,很多地方普通高校工商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質量不盡如人意,必須深化改革。為此,本文基于全面質量管理理論(人、機、料、法、環)的視角來審視該專業實踐教學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改革建議,以期為我國地方普通高校構建起有效的工商管理實踐教學體系、培養具有較強能力并能處理企業實踐問題的應用型人才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賈煒瑩.應用型工商管理類專業“多位一體”實踐教學體系創新[J].商業經濟研究,2012(9):116-117.
[2]齊鑫,張曉梅.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專業教學改革探討[J].教育探索,2015(7):91-93.
[3]張旭輝,王宇.地方性院校工商管理專業教學改革[J].商場現代化,2006(3):165-166.
[4]曲立,劉宇,葛新權,金春華.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設計與實施[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9(11):228-230.
[5]朱柏青.應用型本科工商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9(1):163-165.
[6]YinRK.Casestudyresearch:designandmethods(3rded.)[J].ThousandOaks,CA:SagePublications,2010.
[7]劉煒,馬文聰,樊霞.產學研合作與企業內部研發的互動關系研究——基于企業技術能力演化的視角[J].科學學研究,2012(12):1853-1861.
[8]何志毅,孫夢.中國工商管理案例教學現狀研究[J].南開管理評論,2005(1):91-95.
作者:張藝 單位:廣東海洋大學管理學院
- 上一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教學探索
- 下一篇:現代學徒制實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