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師教學理念論文

時間:2022-05-16 03:00:35

導語:語文教師教學理念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語文教師教學理念論文

一、教學理念更新

目前社會的信息化、經濟的全球化都得以日新月異的發展,這就要求有創新意識和創新人才,以此方能夠跟上時代的發展步伐。為此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以下簡稱《教育規劃綱要》),提出了強國必先強教。中國未來發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靠人才,基礎在教育。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站在國家的高度,與時俱進,更新教學理念,實現語文教學的本質;落實創新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提升自身素質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促使學生全面健康發展,讓學生在未來的教育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二、語文教師更新教育理念的內容

(一)“以學生為本”的學生觀

素質教育教學的對象是學生。所以教育的整個活動要圍繞學生進行,在這個活動過程中只有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調動起來了,教學就會產生好的效果,就能夠讓學生學有所得。一是新時期的高中學生是具有思想的獨立個體,有一定的個性特點和學識基礎。所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圍繞學生的興趣愛好,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相信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可以學好語文;同時要認識到不同的學生由于學識水平的不一致學習語文的水平和速度是不一樣的。二是在課堂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逐步形成自己的學習方法,讓學生用自己的方法學習語文,并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進行互動交流,打造和諧的教學課堂。三是新時期的高中學生認識新生事物的能力和接受能力都是很強的,都有在認知過程中的創新潛力,為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面對全體學生,給每一位學生創新的機會。只有這樣才能夠讓每位學生都學有所得,都能在學習過程中加以創新。

(二)“引導、合作”的教師觀

傳統的語文教學課堂是“師道尊嚴”,教師始終是課堂教學的主宰者,教師的課堂講話就是“圣旨”,學生只有聽的份,沒有發表自己言論的“資格”,這與素質教育的教學理念是格格不入的,長此以往會給學生的“惰性增色”,不利于素質教育教學下學生創新個性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新的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以此來調動學生的創新因素和學習的“情節”,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整體素質得以提高。新時期教師必須做好角色轉換,這是素質教育教學的基礎。一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擺正自己當前位置,確保發揮自己“導疑、導思、導問、導學”的引導作用,使自己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二是新時期的語文教師要建立和諧有序的教學課堂,在課堂教學中當好學生學習活動的參與者、合作者。鑒于以上兩點,高中語文教師必須轉變教學理念觀念,以合作者的身份與學生共同探索、共同討論、共同研究,實現課堂教學的高質有效,讓學生學到有趣、學有所得。

(三)“可持續發展”的教學觀

一是高中語文教學必須按照素質教育要求實現“以學生發展”為本,教會學生運用改進的學習方式,了解掌握學生的學習情緒,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激情,促進學生的全面可持續發展。二是素質教育教學要求學生的學習語文必須是一個連續不斷的將新知識同化吸收的過程,為此學生學習語文必須是自身的操作活動和主動參與教學才是有效果的,所以說高中語文教學的知識應該基于學生對學識經驗的操作,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能夠讓學生通過參與周圍環境的交流和反省來主動建構,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三是語文教師的教學必須與時俱進,創新改進教學教法。比如運用時下較為流行的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讓學生學有所得的同時,感受新生事物,從而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創新。四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有堅持教學研相結合,用教學研究的理論更好的指導教學,改進教學手段和方法,提高教學效率。

(四)“與時俱進”的評價觀

素質教育教學要求教師對學生進行認可,這就需要教師有“與時俱進”的評價觀念。因為對學生的評價要有時代性,在教學過程中的評價不僅有管理、診斷功能,而且具有導向、調控和激發學生“進入狀態”的功能,評價運用的結果就是能否充分發揮學業評價的教育功能。要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學識水平對學生學業的評價:一是激發他們飽滿的學習激情和強烈的求知欲望;二是通過評價讓學生的認知沖突能夠在“調節”中有所受益,從而激發學生積極有效的數學思維,有效調節學生的學習心理和思維方式。三是在評價過程中要考慮學生個體的原有水平和個性特點,因材施教,及時發現每一位學生的閃光點并給予肯定,促進學生健康可持續發展。總之,在素質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理念必須進行更新,只有更新才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才能讓學生在學習中有激情,才能讓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成,才能不斷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

作者:李庚杰單位: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實驗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