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學微型探究教學探析

時間:2022-12-21 09:42:57

導語:高中數學微型探究教學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數學微型探究教學探析

現階段能夠在學校數學教學中學習到微型探究知識的學生很少,這就限制了很多學生的數學思路發展,使得學生的思路還是較為狹窄,不利于學生數學推理能力的提升.當前教師需要改變這種問題,在數學教學中需要有效落實微型探究策略,拓展學生的課題,帶領學生思考探究性的課題,讓學生能夠有效地使用數學原理解決問題,提升他們的推理能力.教師還要利用微型探究策略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安排教學的內容和重點.

微型探究教學概述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高中數學教學也在進行改革,很多教師都在教學中進行調整和改革,對教學的內容以及方式都進行了較大的改變,這變成了教師教育中的重點,但是在這一過程中卻忽略了對課堂教學時間的高效利用,探究式教學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能夠讓學生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這對學生之后的學習具有積極促進作用.高中生的知識儲備還是較為薄弱,且知識上缺乏系統性,這就使得探究式教學方法的實際應用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而微型探究就可以對這一問題進行改善以及解決.微型探究是探究式教學中的一種,教師需要先充分掌握教材的內容,在此前提下結合學生的特點,在教學中結合故事和生活等素材對難點知識進行更好的詮釋,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讓學生可以發揮主觀能動性參與其中.該教學方法注重數學知識的形成及發展的過程,還需要學生參與到其中感受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然而在高中數學教學中使用該教學方法也不能完全拋棄傳統接受式的教學方式.要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以及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學生在不斷積累知識的過程中慢慢實現,而傳統接受式的教學方法就有助于學生知識的積累,要是在教學中只注重探究和實踐,這顯然和教學的規律是不相符的,還會為學生增加壓力,這就需要教師能夠依照教學的實際要求對探究教學和傳統教學進行有機結合,進而促進教學質量和效果的提升.

高中數學微型探究教學的現狀

1.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我國教育受傳統教學觀念影響較深,高中院校中尤其是那些年齡較大的教師,他們具有豐富的經驗,但是在教育理念上較為陳舊,他們已經習慣了傳統的教學方式,這樣的教師無法快速地接受新的教學方式,這就限制了教學改革的效果,正是因為教師的這一習慣,使得當前很多高中學校中的數學教學還是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微型探究式教學方法不同于以往的教學方式,其尊重學生,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教學,教學的主要方式是學生自主學習以及主動提問,重視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以及創新能力,采取這一教學方法,可以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可以積極地參與進去.2.學校對微型探究教學缺乏正確的認識高中數學知識點多,難度提升,教師的教學任務也比較繁重,為了滿足新課標的要求,學校在落實教學改革中沒有全面、正確地認識微型探究教學方法,擔心在繁重的教學任務下實施這一教學方法會對教學的質量產生消極的影響.受應試教育影響,高中學生需要面對高考的檢驗,他們有較大的學習壓力,因此課堂時間也被安排得較為緊湊,微型探究教學方法在高中的運用還不是很成熟,這也讓學校對其缺乏全面地認識,這也是影響這一教學方法在數學教學中應用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3.學生還是習慣傳統的教學方式我國教育受傳統教育影響較深,學生自從接受教育以來接受的都是這種教育模式,這也讓學生逐漸習慣了這樣的學習習慣,對于教師使用的新的教學方法反而難以適應,不能理解新的教學方法中要傳達的知識點.這也使得教學無法激發出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會不利于學生成績的提升,還會影響課堂上的教學氛圍,這些使得微型探究教學無法充分發揮出其作用.

高中數學微型探究教學的實踐策略

1.結合學生的愛好制定課題,激發學生探究興趣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應用微型探究教學要確保其實施的有效性,就需要全面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和積極性,讓學生可以主動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要實現這一點就需要教師先掌握學生的喜好情況,通過有效地調查掌握他們的實際喜好,進而以此為基礎進行微型探究課題的設計.課題內容需要和學生平時常接觸的事物進行有機結合,消除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抵抗心理,讓他們可以充分參與到課題教學中,有效地參與到探究中,收獲知識.比如,在教授“余弦定理”時,教師就可以將知識和實際聯系起來,如很受歡迎的貪吃蛇游戲,進而設計微型探究課題:“假設圖1中是貪吃蛇的游戲中的畫面,可以看到有一個長方形NMLK,KL長為340,KN的長度是160,蛇要從KN上一點O(KN線段的中點)開始逐漸移動向P點,其移動的線段OP是80,且這一線段和KN垂直.游戲中還有一顆移動的豆子,其從L開始向K移動,蛇要追趕吃掉豆子就需要從P出發到達K點,蛇和豆子同時進行不同方向的移動,那么:(1)假如二者的移動速率是一樣的,那么蛇會在長方形的哪一點上吃到豆子?(2)要是蛇的移動速率是豆子的二分之一的話,那么蛇要是想碰到豆子,會在哪一點實現?(3)如果豆子的移動速率是蛇的x倍,那么x的取值范圍是多少?”通過將教學內容和游戲結合進行題目的設計,因為學生平時很喜歡玩這個游戲,這樣的設計可以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學生可以積極地發揮數學思維進行分析和探究,提升他們的學習效率和效果.NKOPLM圖12.通過實踐活動開展微型教學高中數學的難度較大,很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都會遇到很多的困難,如立體幾何就是難點中的難點,學生在學習中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這是因為學生的立體思維有限.要提升學生立體幾何的學習效果就需要引導學生,幫助學生樹立結合思維,逐漸加深對立體幾何知識的理解程度,教師可以設計有效的探究題讓學生探究,在這一過程中引導學生,掌握幾何思維和正確的學習方法,提升他們的學習效率和效果.例如,教師在講解棱錐、棱柱、棱臺的有關知識時就可以應用微型探究課題的方法:(1)現在有兩個立體形狀,第一個是等邊三角形組成的四棱錐,第二個是一個正方體,其邊長和四棱錐一樣,將兩者組成一個完整的多面體,然后將其展開,怎樣表示其表面積、體積?(2)有兩個相同的三棱柱,其上面及下面都是三角形,棱柱的三個側面都是矩形,棱長是a2,假設棱柱底面的三邊長度分別是3a,4a及5a,將這兩個完全一樣的棱柱拼湊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四棱柱,要讓其平鋪面積最小,a要怎么取值?讓學生探究這些問題,為了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和積極性,教師需要提升微型探究的有趣性,教師可以給學生準備一些紙片,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制作出一個和問題中一樣的圖形和圖片,并且自己拼湊出這些立體形狀,在此基礎上開始進行探究,通過這樣的方式對幾何題目進行分析,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有利于學生的數學學習.3.逐漸提升微型探究課題的難度為了確保微型探究教學實施的有效性,教師在采取這一教學方式教學中需要注意循序漸進,要先從基礎入手,讓學生可以更好地適應這種方式,在學生適應之后再不斷加大課題的難度,讓學生循序漸進地學習和鞏固知識,進而真正地掌握知識.例如,在學習基本不等式有關內容時,教師就可以開展相應的微型探究活動,把知識和探究問題聯系起來:先取出一個兩邊秤臂一長一短的臺秤,再取出一個物品放到臺秤的其中一個秤盤上,測量出物品的重量為x,隨后把物品轉移到另外一邊的秤盤上,測量出物品的重量為y,進而給學生提出幾個問題,逐漸提升問題的難度,讓學生可以逐步解決,提升他們數學學習的信心,確保微型探究教學的實施效果,如:(1)這個物品的重量能不能用來表示?(2)如果不能準確表示被測物品的重量,那么物品的重量要怎么表示才正確?(3)比較和誰更大,誰更小?襛結束語綜上所述,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合理的應用微型探究教學方法,這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探究性思維,讓學生可以做到學有所用,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和效果,促進高中數學教學的發展.

作者:王雅琴 單位:河北省張家口市教育科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