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級技工學校茶藝課程教學研究
時間:2022-07-23 02:50:23
導語:高級技工學校茶藝課程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行為導向教學法的含義
行為導向教學法起源于德國,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德國職業教學改革的產物。所謂行為導向教學法就是以職業活動為導向,由教師進行引導,以學生為主體進行的職業教育活動。在行為導向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師的引導,幫助學生在課程中利用腦、心、手同時進行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行為導向教學法不同于我國傳統教育課堂所強調的,由教師作為課堂主體的教學模式。行為導向教學法以學生作為課堂教學主體,以達到學生能夠更加全面的體會教學內容,完成教學內容學習的目的。同時,由于學生在行為導向教學課堂中,有著相比于傳統教學課堂更大的參與程度,以及自由性,學生的個性化會被保留下來,學習內容的應用方式也會更加多樣化,從而達到培養新時代創新型人才的教學目的。
二、行為導向教學法的具體教學方法
行為導向教學方法大致可分為兩種類型,分別為經典教學方法與創新教學方法。對于經典教學方法,又可分為八個部分,分被為技能理解開發,項目知識教學,對于課文的引導教學,案例的提出與分析,角色扮演教學,模擬教學以及對于未來設計的暢想。對于創新教學方法,也可以分為八個部分,分別為實驗教學部分,探究學習部分,項目遷移教學部分,卡片展示教學部分,知識競賽教學部分,自學指導教學部分,聽說引導教學部分以及暢想落實教學部分。
對于傳統的高級技工學校的茶藝課程教學有四個特征,分別是以教師作為教學主體,教學效果不佳,學生的學習效果較差以及學生就業率低。以教師作為教學主體是由于茶藝課程不屬于普通人日常可接觸到的課程知識,一般教師在拿到課本之后,針對于本班學生的情況進行課程進度及課程內容的設計。在課堂教授過程中,一般也是由教師作為教學主體,加上茶藝課程的教學內容中文字內容較多,課堂氣氛不活躍,因此教學效率較低,進而導致學生的學習效果不佳。此外,教師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在教學過程中,往往會以學生的考試分數作為要挾手段,使得學生能夠對教學內容產生重視,但此種方法,只會加強學生的理論知識掌握程度,對于學生的實際應用水平并無實際提升。因此,盡管學生在高級技工學校已經獲得了茶藝師資格證書,但是學生所學的課堂理論知識與實際工作內容嚴重脫節,致使茶藝專業的學生很難找到工作,學生就業率低。然而,通過對于“行為導向教學法”的教學摸索與探究,能夠極大改善傳統教育模式下,高級技工學校的茶藝課程存在的問題。為更好地將“行為導向教學法”結合入高校技工學校茶藝課程教學中,首先應當以社會與企業的需求作為開展課程的基礎。對于茶藝課程的學生而言,這點尤為重要。任課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之前,應當對本地區的茶館、茶樓有一個較為全面的考察,能夠知道現代社會對于茶藝師的需求在什么方面,并完成課程案例素材的收集工作,之后在進行教案設計,幫助學生能夠在課堂上學習到更多工作需要的知識,幫助學生更好的完成就業。其次,教師在進行教學的設計的時候,應當適當結合現代多媒體教學設備,進行教學,盡可能的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此外,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應當將課堂交還給學生,由學生擔當課程內容學習的主要提問者及主要解答者,教師只需要對學生的課堂節奏進行引導,并對學生學習內容進行合理的范圍限制即可。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加強學生的學習效果,還能夠提高學生的茶藝師資格證的考試通過率。最后,教師除了完成自身的教師工作外,還應當有相當的責任心,因為教師不僅是學生知識的教授者,還是學生的指導者與咨詢者。面對于學生在就業方面出現的問題,教師應當結合自身所了解的企業運營模式及企業人才需求,對學生提出合理的建議,幫助學生能夠更好的找到工作,提高茶藝課程學生的就業率。“行為導向教學法”在高級技工學校茶藝課程教學中的具體應用大致可分為三類,分別是對于茶藝課程課堂的課前指引的應用,對于茶藝課程基礎知識教授課堂的應用以及對于茶藝課程實踐模擬課堂的應用。對于茶藝課程課堂的課前指引的應用。茶藝課程的教學偏向于文科類課程的教學,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對于茶藝材料的物理知識學習卻也占有相當的比重。因此,教師要想得到更好的課堂教學效果,學生的課程預習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但是,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對于學生的教學預習工作,僅僅只是要求學生對于課本知識內容有一定的閱讀即可。但實際的預習效果并不佳,這一點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已經得到驗證。為了更好的完成學生的課程預習工作,教師可要求學生對下節課需要學習課程章節內容進行多媒體化的制作或是要求每個學生針對于章節課程設計自己的問題,將多媒體內容與問題質量與學生的最終考試成績掛鉤,從而幫助學生更好的完成章節預習工作。對于茶藝課程基礎知識教授課堂的應用。傳統高級技工學校的茶藝課程的教學多以課本知識內容解讀為主,由于茶藝課程的基礎知識內容較多且雜,加上這些內容大多是以文字記錄為主。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較低,從而導致課堂的學習效率低下。因此,為了更好的幫助學生進行茶藝課程的基礎知識的學習,教師可將教學內容多媒體化,通過圖片、視頻等形式,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茶藝課程的基礎知識學習內容。并且,當學生對于課程學習達到一定程度后,教師還可以就課堂學習的基礎知識內容,對學生進行提問及情景假設,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內容。對于茶藝課程實踐模擬課堂的應用。“行動導向教學法”的主要觀點就是將課堂交換給學生。由于茶藝課程的需要,高級技工學校往往會在茶藝課程的課程進度中加入茶藝實踐模擬課堂,模擬還原茶藝師的工作場景,從而幫助學生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工作內容。“行動導向教學法”下的實踐模擬課程不同于傳統課程的地方在于,實踐模擬的場景及狀況是由學生和教師一起設計的,但是教師還會設計一些“突發情況”。通過這樣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實際工作應變能力,而這些“突發情況”的設計,是教師基于對于本地區或茶藝行業的了解進行設計的。并且,教師還應當要求學生總結每次實驗內容,讓學生在總結中得到成長,使得學生對于茶藝的理解更深,工作能力更強。
四、結束語
“行為導向教學法”將課堂的學習主體變成了學生,同傳統的教育模式而言,學生的課堂學習熱情更高,課堂學習效率得到了保障。此外,由于教師將模擬實驗的設計以及執行過程都交還給了學生,學生具有更高的課堂自由度,學生的個性沒有被限制,學生的創新能力也就有了一定的開發。加上教師根據實際茶藝工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設計的“突發意外”環節,不僅加強了學生的應變能力,還幫助學生提前體驗到工作內容,使得學生在之后的工作生活中能有更順利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左伽寧.淺談行動導向教學法在中職茶藝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職業教育,2017(23).
[2]傅瑜.淺談行動導向教學在計算機辦公軟件課程中的應用[C]//中國職協2013年度優秀科研成果獲獎論文集,2013.
[3]謝陽玉.淺談行動導向教學法在中職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課程中的應用[J].電子制作,2013(18):121-121.
[4]李冉.淺談行動導向教學法在中職院校韓語口語課堂中的應用[J].教育科學:全文版:00114-00114.
作者:杜曉東 單位:廣東省粵東高級技工學校
- 上一篇:健康評估課程教學方法研究
- 下一篇:人才培養設計教學改革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