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理論與實務教學相互滲透探究

時間:2022-06-04 08:33:08

導語:會計理論與實務教學相互滲透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會計理論與實務教學相互滲透探究

經濟學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是會計學,會計學主要以貨幣作為主要計算單位,通過相關技術以及方法的應用,系統全面地對各種形式的經濟活動進行財務核算與監督,目的在于促進國家、企業以及個人的經濟效益。會計學包含會計理論教學與會計實務教學,缺一不可,只有二者同時兼顧,才能培養出綜合型的會計人才,這就需要在會計教學過程中,將會計理論與實務教學有機的結合在一起,相互滲透,互相提高,促進學生會計能力的整體提升。

一、會計理論與實務教學的現狀分析

要想將學生培養成為一名合格的會計工作者,必須經歷會計實務與理論這兩個教學階段。在實際教學中,需要將功課表作為會計理論教學進度的參考,而會計實務學習則需要在企業中跟著有經驗的會計人員學習具體的會計工作能力與知識。會計理論和實務需要在不同的兩個場所進行教學,這就導致了二者在教學方式上有著較大的差距,兩種教學方式各自獨立。

(一)會計理論教學的現狀會計理論教學是一種純理論的教學模式,是學校以教學計劃為參考來安排具體的會計課程。在教室內就能完成會計理論的所有教學內容,這就導致了學生在面對具體會計工作的時候不知所措。相關的研究表明,很多會計專業學生即便很努力的學習,并且取得了優秀的成績,但在真正接觸具體的工作時,卻無從下手,很難適應實際的工作。會計理論教學需要應對具體的考試,因而學校十分重視學生的考試成績,但卻沒有對學生適應實際工作的能力進行培養,因此很多學生在真正走上崗位之后由于適應不了會計工作,而選擇營銷、收銀等專業不對口的行業。

(二)會計實務教學的現狀會計實務教學需要學生走進企業等實體單位,在單位中向有經驗資歷的會計工作者了解會計的憑證、報表、賬簿等內容,并且重復不斷地進行這些工作,到最后掌握這些具體的技能之后,卻只會該企業或者同類行業的賬務處理,很難接手其他行業的會計工作。從根本上分析,主要可分為以下幾點:(1)作為會計人員教導學生,雖然實際應用能力較強,但由于專業知識的匱乏,很難將所教授的內容完整的表達出來,缺乏專業的教學方式,忽視會計理論教學,學生也只能依葫蘆畫瓢;(2)這些進行會計學習的學生中,有很多學生還沒有牢固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就想直接進行具體會計能力的學習和鍛煉;還有很多的學生雖然會計理論水平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但對這些會計理論無法進行靈活的應用,難以做到觸類旁通。會計工作有一定的復雜性,會計工作者需要具備經濟、財務以及稅收和法律等相關理論知識與實務能力,我們不能將會計的理論教學和實務教學割裂開來,如果將二者割裂,就會使教學劍走偏鋒,在這種環境下進行學習,學生將很難適應未來的會計工作。

二、實務教學在理論教學中的滲透

要想成為一名真正的會計工作人員,最好的方式就是先將會計理論學好,為會計實務的學習奠定良好基礎,在學好相關理論之后再進行會計實務學習。雖然一些院校很多會計專業教師的理論知識與教學水平較高,但也缺乏一定的會計實務能力,因此必須重視會計實務的操作能力,這樣才能將實務教學和理論教學有機的結合起來,進而培養出會計能力較強的會計工作人員。

(一)將實務有關的內容穿插在理論教學中會計實務工作有著較強的綜合性,其中很多內容是我們無法從教材中學到的,學生如果單純將會計理論學好,在畢業后是很難適應會計具體工作的。這就需要教師在會計理論教學的過程中,將會計實務相關的內容與之有機的融合起來,使學生更深入的了解會計工作。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學校可以借用企業的一些相關資料和數據,進行相關的模擬練習,使學生更加對會計工作了解的更加深刻。與教材上的有關擬題目比起來,這些會計資料具有很強的針對性與真實性,同時這些資料能夠將經濟業務的秩序打亂,幫助學生培養整理能力。教還可以引導學生運用納稅申報網站,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就能早日了解相關的工作流程。教師要引導學生登錄統計申報網站,這樣學生就能對統計數據的單位轉換進行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了解會計和統計數據之間存在的內在聯系。從根本上看,會計工作其實屬于管理工作,只有專業的會計工作者才能完成一些具體的工作。教師是會計理論的傳授者,也要重視學生其他會計工作能力的培養,這樣才能使會計理論教學中的缺陷得到有效的彌補。

(二)組織學生到企業參觀教師要組織學生到企業深入地了解會計的具體工作,將學生對會計工作的積極性有效地調動起來,進而使學生更加努力進行會計理論的學習。教師要選擇有一定規模的公司,這些企業學生有所耳聞,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心中的工作向往,這樣才能使學生學習會計的目標更加堅定。教師要組織學生到企業中了解具體的會計工作以及流程,例如進貨銷售工作,工業企業的供應、生產及銷售的詳細流程,這樣才能深入地了解資金是如何進入到生產經營各個環節的。還需要讓學生對企業財務相關會計工具以及操作規程有一個整體的認識,讓學生了解如何對會計檔案進行整理,嚴謹會計工作以及會計書寫要求,這些都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學生越早接觸會計實務,就能越早的填補會計理論教學的空缺,從而更好地將會計理論和實務教學有效地結合起來這樣學生才能提高會計工作的適應能力。

三、理論教學在實務教學中的滲透

(一)會計基本技能的理論滲透在實際工作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有時同一個問題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進行處理,同時會有也會出現各種新問題,這就需要把會計理論作為工作的指導。教師在教授學生會計實務的時候,不僅要教會學生處理問題的方式,還要鍛煉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這樣學生再遇到相似問題的時候,就能獨立解決了。

(二)培養系統的會計理論如果學生只掌握了一些會計的基本技能,往往只會處理會計工作的一小部分。一名合格的會計工作者需要具備系統的會計理論,這樣才能靈活處理會計實務工作中的問題。會計工作需要將各方面的知識融會貫通,全面系統的掌握相關問題的解決方式,這樣才能在走上崗位后,更好的適應不同的工作。企業一直在進行周而復始的生產經營,會計人員需要處理供應、生產、銷售、利潤、稅費等工作,這就需要運用系統的理論來對工作進行指導,從而使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只有將會計理論和實務教學相互滲透,結合在一起進行教學,才能促進學生會計綜合能力的培養,學生才能在畢業后更好的適應會計工作。希望通過本文的分析探究,對相關的教學工作能夠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議,進而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杜麗霞.會計理論與實務教學的相互滲透建議[J].經貿實踐,2017(1):265.

[2]斯光慶.試論會計理論與實務教學的相互滲透[J].新商務周刊,2016(7):96.

[3]華耀軍.淺析會計理論與實務教學的相互滲透[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4(35):116.

[4]吳壽明.會計理論與實務教學的相互滲透[J].教師,2011(17):75-76.

作者:傅釗 單位:湛江財貿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