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示法與美術教學論文
時間:2022-04-07 11:15:00
導語:演示法與美術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演示法的歷史
演示法在中國具有悠久的歷史,宋代醫學家王唯一于1026年即使用刻示經絡穴的銅人模型于針灸教學中;蘇聯教育家夸美紐斯從感覺論出發,在教學中非常重視直觀演示,曾使用皮制人體模型,并編寫第一部有插圖的教科書《世界圖解》,強調上課的順序應實物先于語言,例子先于規劃。正如哈佛大學從事藝術心理學的魯道夫•阿思海姆所說:“我個人意見認為,藝術首要達到的是一種認知功能。我們所獲得的關于我所處的這個環境的全部知識都是通過感官而得來的……”因此,許多時候課堂演示方法是使學生獲得知識和技能的主要途徑。
2演示法的要求
再現代的媒體也僅是工具,關鍵還是使用它的人即美術教師的專業能力和其素養以及教學能力,有人說“能力是能力教出來的”,其中“一桶水和一杯水”的關系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演示教學法的采用和實施,在專業知識、技能技巧和藝術修養上都給美術教師提出了相當高的要求;郭聲鍵在《藝術教育論》中對中小藝術教師提出了“中小學藝術教師應該是藝術教育家”的目標。其具體要求是“求專與求能的結合”。郭聲鍵說“中小學藝術教育的主要任務不是培養專業藝術人才,而是向學生普及基本的藝術知識,讓他們掌握起碼的藝術技能。”《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強調在教學中注重“體驗和實踐”。其實,美術教師在專業教學中也應該達到相應的標準。無論是一專多能,還是體驗和實踐都需要老師有過硬的教學基本功,這也是教師能否在學生心目中能否有專業能力、有人格魅力、愿不愿學習美術課的“試金石”。許多專家學者都認為教師的專業發展對教師教學生涯的拓展起著至關重要的專業,遼師大學報(社科版)一篇“論教師專業發展及特質”的文章就明確指出“教師是從事教學工作的專業人員。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必須主動地、持續不斷地進行專業發展。”足見教師的專業能力對教學質量提高的核心作用。為此,我們認為高中美術教學實施演示法須做到以下:
(1)與當堂課的教學目標相符合。演示法的實施是具有目的性和指向性的,它應該是實施當堂課教學目標的一個小的目標,即大的目標中有多個小的目標,解決大目標須從解決小的目標開始,逐漸接近于大目標的解決。即整體目標與局部目標的關系,所有的教學方法的設計和實施都是這樣的;苑素英老師曾說“高等師范院校普通體育課的教學目標具有系統性和指向性特征。”無論是高等教育教學還是高中美術教學,每每設計和實施一個教學法皆有目的性和系統性以及指向性,演示法的實施更不例外,它或許是為了解決技法上的問題、或許是為了讓學生逐漸掌握到熟練運用。
(2)與講授內容一致。課堂教學演示不僅與教學目標相符合,更要與講授的內容相一致。演示內容應該是教學知識和技能的一部分,使知識和技能呈現出系統性和完整性,建立在這個基礎上的演示教學才能起到推波助瀾、畫龍點睛的作用。
(3)突出重點、解決難點。當堂繪制范例由于時間的原因,最關鍵的就是突出重點、解決難點,一切演示、步驟圖的繪制都要緊緊圍繞著如何解決本課的重難點,因為這一切能夠為學生達成學習目標鋪平道路。徐文生老師曾強調“繪畫就是學會去觀察并給予形狀、位置、方向以及所有其他視覺關系同樣的關注程度……想要畫一幅素描,那么每次觀察得來的答案都必須是一種視覺關系或具有轉換成蕭條的品質。”由此看來,素描課的演示教學法不光是教會學生技能技巧,傳授觀察方法是關鍵。
(4)把握演示的程度——演示不是創作藝術作品,是教學范例。演示最容易把握不住的就是“程度”,即繪制到什么程度恰到好處地起到演示的作用,這里需要說明一點:不是“好的美術作品”都可以當成范例,范例是為教學服務的,是演示教學法的物化結果。其程度要不過火,不欠缺;恰到好處地把握“度”。
(5)注意演示的角度——盡可能使每位學生看清楚。演示過程最忌諱就是教師只顧畫,無視學生的是否看到,甚至是有些教師從開始演示一直到結束都站在同一個位置、一成不變,這樣擋住了學生的視線、而且是固定擋住了學生的視線,導致看見的學生總能夠看見、看不見的學生總也看不見,不顧學生學習感受的教學方法再好也不能實施。最好的方法是:邊繪制邊照顧學生的視角,時不時的故意閃開,為的就是讓學生看到自己范例進行的程度。這樣最大限度的發揮了范例的過程作用,而不是全繪制完再看,如果說那樣就與成品范例無任何區別了。
(6)控制示范的速度——不能太快或太慢。控制速度是演示的關鍵。控制演示速度的依據①學生年齡,對美術了解和相關技能的基礎以及相關的知識儲備量;②依據本課的重難點,演示到重難點時,一定要慢下來,讓學生仔細觀摩用心記住,且要邊講授邊演示。
(7)演示所用材料要盡量和學生保持一致。美術主要的特點是物質性,沒有物質材料,是無法完成一件作品的。為了提高學生愿學、愿畫、愿設制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美術實踐的熱情,教師當堂演示的范例要與學生保持一致,包括畫材、設計制作、書法篆刻的材料等;如水彩畫的演示一定要使用與學生相一致的水彩紙、水彩色、水彩筆,否則削弱了范例的作用,且不利于演示法的實施。
3結語
綜上所述,目的是強調演示法在美術教學中的作用,用黃新憲老師一段話結束全文:“魯迅先生有意識地利用圖畫明快、生動的特點,直接訴諸視覺、輔助語言,引導學生在知覺過程中進行分析、綜合,把感知和理解深密地結合起來,達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作者:相毅敏單位:大連教育學院基礎教研部
- 上一篇:多媒體信息技術與體育教學論文
- 下一篇:多媒體小學美術教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