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樂與高中美術教學的融合

時間:2022-12-22 10:40:21

導語:古典音樂與高中美術教學的融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古典音樂與高中美術教學的融合

一、課堂導入環節,借助音樂導入課堂,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這句話是每位教師關注的重點。怎樣成功吸引學生的目光,實現優質的課堂引入,是教師需要深入探究的課題。傳統的課堂導入環節有許多,音樂就是其中一種。對于美術教學來說,將音樂作為導入手段,可以立刻抓住學生的眼球,有助于課堂教學的開展。音樂以其獨有的屬性潛移默化地影響人的心理,拓寬人的體驗領域,豐富人的感受。相信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感觸,聆聽優美的音樂時,更容易實現心態的平和,緩解一定的壓力。為了更好地開展高中美術教學,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音樂作品,從而讓學生更容易產生靈感和感悟。如,在高中美術《中國畫》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利用中國傳統民族音樂《江南春》導入,配以信息化技術的運用,將中國山水畫和花鳥畫活靈活現地展現在學生眼前。伴隨著悠揚婉轉的笛聲,教師將學生帶入這山水、鳥語花香間,進一步刺激學生的感官,使其獲得美的感受。結合學生以往的知識經驗和生活體驗,設置啟發性問題,其對于學生的刺激程度將超過一般的講解。以《中國畫》這一課的課堂導入為例,教師在播放多媒體之前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觀看視頻。視頻展現了中國傳統山水畫、花鳥畫,悠揚婉轉的笛聲將大自然中的聲音模仿得惟妙惟肖,學生仿若身臨其境,感受大自然的壯闊秀麗,其思維會被自然而然地調動起來。學生思維活躍了,也會提高課堂教學的高效性。成功的課堂導入是實現教學目標的第一步,利用音樂先聲奪人,將原本單調的教學畫面豐富起來,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教學過程中,借助音樂體會美術作品想要表達的情感

在高中美術課堂教學中加入合適的背景音樂,不僅能營造出相應的氛圍,還能使藝術作品的形象更加鮮明,促進學生的視覺感知和審美培養,豐富學生的想象。在鑒賞中國古代繪畫時,教師可以古箏、古琴等民族樂器演奏的曲子為背景,傳統的古典音樂可以有效地將學生帶入一幅幅美麗的畫卷。在欣賞《清明上河圖》時,可以配上《漁舟唱晚》。因為《清明上河圖》反映的是一幅幅生動的市井畫面,正好借用《漁舟唱晚》的幾個樂章,分別進行鑒賞。生動的畫卷在學生眼前展開,與曲子的不同部分相結合,恰似一個個故事相連接。當畫面出現繁華擁擠的市井時,可以選取樂器合奏的章節,烘托出畫面的精彩。伴隨著古箏行云流水般的演奏,悠揚悅耳的旋律從學生耳邊緩緩流過,同時結合教師完美的講解,實現了中國傳統畫卷的鑒賞。古箏曲會給人帶來古風古韻的感覺,更容易幫助學生產生情感共鳴。古琴一直以來就是文人騷客所喜愛的樂器,其不僅是修身養性的物件,也體現了我國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古典音樂的創作向來追求人器合一的境界,用以抒發人的心境。在鑒賞《六君子圖》時,可以用《瀟湘水云》烘托元代文人失意落寞的心態和作者淡泊明志的審美情趣。空靈的琴聲與簡潔清明的畫面融為一體,極大地幫助了學生理解元代山水畫的創作理念和風格特點。中國傳統畫作時常伴隨著書法文化呈現。中國書法是傳統歷史文化的承載者和發揚者,其特有的深厚文化底蘊與中國的古典音樂相得益彰,兩者具有一定的共通之處。古代書法家創作時,時常會有絲竹管弦等樂器陪伴,從而實現身心的放松,營造一種舒緩的氛圍。在行書《蘭亭序》的字里行間,我們很容易發現一定的節奏和韻律美感,從而可以窺見作者所追求的灑脫和自由。在鑒賞此類畫作或書法作品時,可以選取《平湖秋月》或《夢江南》等古箏配樂,讓學生伴隨著旋律的起伏,感受平和細膩的詩情畫意。

三、結語

全新的教學理念為高中美術課堂帶來了新的活力。打破固有的課堂教學模式,構建起美術和其他藝術門類的關系,進行科學的藝術融合,可更有效地探索藝術領域。利用古典音樂提高高中美術課堂的教學效果,豐富傳統畫作的內涵,激發學生學習中國古典畫作的興趣,實現高效課堂,可為學生打造一個多元化、多角度、多層次的高中美術課堂,從而豐富高中美術教學的形式和方式,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高,進一步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

作者:鄭文開 單位:江蘇省寶應縣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