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治療”在小學美術的作用

時間:2022-06-14 09:16:57

導語:“繪畫治療”在小學美術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繪畫治療”在小學美術的作用

一、“繪畫治療”理論的概念釋義

“繪畫治療”理論是以精神分析、腦神經科學、藝術等學科理論為基礎產生的,繪畫治療是讓繪畫者透過繪畫的創作過程,利用非語言工具,將混亂的心、不解的感受導入清晰、有趣的狀態。從美術教學的角度看,繪畫治療是一種獨特的心理治療,將感性的藝術與理性的心理分析融合。繪畫治療并不依賴言語溝通,因此能協助有語言障礙,以及不喜歡用語言作溝通媒介的人用藝術去表達個人想法及感受。繪畫治療可以超越語言的界線,真實地反映學生內心深處的感受和經歷,使學生的美術創作產生意想不到的藝術效果。

二、“繪畫治療”理論在小學美術教學中運用的價值分析

1.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美術創作是人們為自身審美需要而進行的精神生產活動,是一種獨立的、純粹的、高級形態的審美創造活動。只有學生產生了豐富的情感體驗,才能在美術創作中產生強烈地影響人的情感、觸及人的心靈的深層動力。“繪畫治療”可以通過線條、色彩等媒介表現學生內心的情感體驗。2.緩解學生的心理焦慮繪畫治療以“創作需要欣賞”這一藝術創作機制為前提,我們要在創作過程中,對作品所要表達的語言進行充分闡述,達到更加深入地理解。“繪畫治療”可以促使學生在創作、欣賞和理解作品時產生心理上的共鳴,并在此過程中,逐漸進入輕松、愉快的創作氛圍。3.增強學生的創作自信繪畫治療并不是為了嘩眾取寵,學生“通過媒介與意象的操弄,如潑灑顏料、敲打黏土、自由處理自己的作品(撕毀、保留)等,象征性地發泄了不滿與怨恨,達到情緒的凈化;通過意象來表達難以言表的情感,使學生得以有能力控制、把握自己的情感;切實的、可以觸摸的作品能有效地引發學生的自豪感與成就感。”

三、解析繪畫治療的表現形式

(一)潛意識的表達。潛意識是解讀人類審美心理、藝術欣賞心理的鑰匙。藝術是通過捕捉與挖掘、感受與分析、整合與運用,并通過感受得到的形式展示出來的階段性結果。它決定著人類直覺、領悟、情感、想象等心理過程的一致性。完全可以有理由說,如果不理解潛意識,就很難將美學和藝術學置于堅實的地基之上,潛意識是藝術靈感的發源地。(二)心靈的對話。學生在進行繪畫創作活動時,教師需要在不干擾學生進行繪畫創作活動的前提下,認真促使學生借助繪畫工具進行創作。教師分享參與學生的繪畫作品,需要學生對自己的繪畫作品有充分的了解,并可以利用繪畫作品表達自己的觀點,從而完善人格、改善情緒、排除心理障。(三)情感的宣泄。學生的繪畫作品既是心靈的訴說又是情感的宣泄,教師會發現這既是神奇的,卻又是真實的。例如,有一位學生畫《奇思妙想》:他看見地球被污染,便想造一架安有淋浴的宇宙飛船飛上太空,給地球洗澡。這些想法的確很可笑,但絕不是模糊不清的,而是來自學生內心深處的表達。

四、“繪畫治療”理論的實踐策略

(一)運用“繪畫治療”理論中的心理投射完善美術教學。1.在繪畫治療的投射中激活美術教學。心理投射是繪畫治療的基礎,決定著作品的創作方向,它好比作品的發動機,會源源不斷地向作品創作輸送充沛動力。“繪畫治療”要求“使石頭顯出石頭的質感”,每個學生都有鮮明的個性特征,每個有個性的生命都會創作出不同于其他人的作品。2.在繪畫治療的靈感中激發美術情感。“繪畫治療”能夠規避學生在創作過程的無序狀態,讓美術教學展現學生的創作靈感,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用自己獨特的視角詮釋美術創作的真諦。每個學生都會在美術創作中產生強烈的創作意識和創作欲望,從而讓每個學生的創作產生出與眾不同的靈感體驗。3.在繪畫治療的感悟中觸發美術構思。融合了“繪畫治療”的美術教學應該讓教師引導學生產生感悟,從而在美術創作中展示自己的創作風格,挖掘學生內心的創意感悟。提倡用繪畫治療表達出學生創作的結果,讓學生對所創作的內容進行多層次的解讀并產生強烈的創作欲望,表達獨特的感悟,提高美術創作能力。(二)運用“繪畫治療”理論中的心理表達展現美術教學。1.在繪畫治療的表達中追尋。如果說心理投射是繪畫治療的基礎,那心理表達就是作品的漂亮外衣了。我們可以用不同的表達方式去審視,亦可以用多種方法進行嘗試創作。我們要憑借“繪畫治療”來進行美術作品的創作,使學生獲得美術創作所必需的心理表達。2.在繪畫治療的情境中創設。情境創設是美術創作的基本要素,我們可以運用“繪畫治療”使學生獲得獨特的創作情境。情境創設的形式應該注重聯系學生的現實生活,在學生鮮活的日常生活環境中發現、挖掘學習情境的資源。“繪畫治療”的情境創設應該從學生對美術創作情感的期待出發,通過學生創設直觀的情境來浸潤創作情感。3.在繪畫治療的感受中催生。為了更好地讓學生在美術教學中感受創作,我們利用“繪畫治療”使學生獲得獨特的創作感受。在此過程中,伴隨著學生內心感受的變化而產生獨特的創意,建構學生深層次的創作感受,以使其更加符合美術創作的初衷。因此利用“繪畫治療”手段可以更好地感受美術創作過程。(三)運用“繪畫治療”理論中的創作自信升華美術教學。1.運用繪畫治療增強美術教學的自信。自信是美術創作的靈魂。在美術創作過程中不同學生會體現與眾不同的創意構思,我們需要從不同的視覺角度去賞識,讓學生的創作充滿自信。我們可以借助“繪畫治療”,不斷改善學生的創作心理,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發展健全的人格。2.運用繪畫治療張揚美術教學的個性。在美術創作教學時,挖掘學生的個性表達至關重要。讓學生擁有一個充滿輕松、愉悅的創作氛圍,才能讓他們無拘無束地自由創作,展示其個性。我們必須要抓住“繪畫治療”的特點,張揚學生個性,讓學生在美術創作中自由展現自己獨特的個性作品。3.運用繪畫治療豐富美術教學的體驗。美術創作需要我們進行研究和探討。我們往往會在創作題材、形式上煞費苦心,但也往往功虧一簣,因為沒有真實的體驗就不可能創作出優秀的美術作品。我們要運用“繪畫治療”釋放學生內心微妙的體驗來豐富學生的創作。在“繪畫治療”理論指引下的美術教學使學生對美術創作的焦慮得到緩解,心靈得到升華,繪畫治療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途徑。我們不僅要敢于拋棄既定的創作模式,更要緊跟時代,真實感受繪畫治療狀態下學生的生存狀態。這樣我們才能在每一節美術課中精彩地展現和激活學生的潛能。教師可嘗試規約繪畫治療在學生中的應用范圍,極力發揮繪畫治療這一促進兒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的功效,以達到在美術教學中促進學生健全人格構建的目的。

作者:錢品花 單位:蘇州市姑蘇區教師發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