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唱練耳教學中民族音樂運用分析

時間:2022-11-26 09:46:32

導語:視唱練耳教學中民族音樂運用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視唱練耳教學中民族音樂運用分析

【摘要】視唱練耳教學,是音樂專業中必備的一門基礎課程,主要用來系統培養學生音樂感覺與音樂能力。可以說,視唱練耳能力是一個音樂人必須具備的基本技能,是從事音樂工作的核心能力。近幾年,多元文化的發展,音樂教育理念不斷改革,為音樂界帶來較大影響,國家對民族音樂重視度不斷提高,如何將民族音樂融入視唱練耳教學中,已經成為音樂專業改革重點,文章對此展開探討。

【關鍵詞】視唱練耳;民族音樂運用

前言

民族音樂,是一種人們為表達思想感情而創造的隨著民族變遷的一種藝術形式。據音樂學家調查顯示,全世界存在2000多個民族,無論是歷史長短,人口多寡,大多擁有自己的民族音樂文化。可見,民族音樂,是世界上所有民族共有的文化特征,當前,傳承民族音樂文化,已經成為各國文化發展重點。視唱練耳是音樂教育中的一門基礎學科,為充分發揮學科特點,在學科教育中引入民族音樂,形成我國獨特的視唱練耳教育,具有重要意義。

一、視唱練耳教學的重要意義

在音樂專業教育中,視唱練耳,是一門非常中要的課程,主要作用為系統發展學生視聽能力,培養學生綜合音樂能力。即使是在整個音樂領域中,視唱練耳都處于不可或缺的位置。視唱練耳是一門應用型學科,由應用角度來看,視唱,既視唱樂譜的能力,練耳,既聽辨音樂的能力,對于從事音樂的人而言,兩種能力作為基礎能力,在音樂人的音樂生涯中不可或缺。須知,身為一名音樂工作者,若其不會識讀樂譜,聽音水平低下,會很難完成自身工作。可見,在音樂教育中,視唱練耳教學對音樂工作者具有重要意義。

二、民族音樂融入視唱練耳教學中的運用

(一)視唱練耳教學中民族音樂的運用

在音樂教育中,視唱主要是提高學生看到曲譜,即可唱的能力。為達到該目標,學生應了解曲譜,區分不同音高、升降、音符長短等,在演唱中,能夠控制自己,保障所詮釋音譜的節奏與音調準確性。練耳主要是提高學生聽到音樂,既可辨別的能力,甚至能夠通過聽,將音樂利用五線譜記錄。在視唱練耳教學中,民族音樂的運用,對學生視唱與練耳能力進行針對性訓練,學生基本技能得到鍛煉的同時,學生民族情況得到升華。如在利用《看秧歌》鍛煉學生視唱練耳能力時,教師可帶領學生聆聽歌曲,引導學生辨別歌曲調式、調性,并選擇固定調對歌曲旋律進行模擬練習,以此達到鍛煉的目的,提高學生民族情懷。另外,在民族音樂應用中,教師可利用民族各種樂器開展視唱練耳教育,真正走出我國風格的同時,幫助學生認識民族樂器,全面提升視唱練耳教育水平,增強學生音樂感知能力,推動學生在視唱練耳教學中健康發展。

(二)視唱練耳教學中民族音樂的應用優勢

1.培養學生樂感

在音樂學習中,樂感主要包含兩個層面:對音樂的感知過程,學習過程中形成的綜合音樂能力。前者主要是指在聽見低沉的音樂時,人們會感受到其中情感,并產生壓抑感覺;在聽見輕快的音樂時,人們會感受其中的明快,并產生歡樂感覺。后者主要是指人們對音樂的表演技能、對音樂的感知能力、對音樂的記憶水平、音樂思維能力、創造能力等。由上可知,作為一名音樂工作者,擁有樂感是關鍵。在視唱練耳教育中,民族音樂的融入,提高了學生課堂積極性,民族音樂的多樣化,提高了學生對市場音樂的多元化,學生能夠對不同音樂元素進行感知,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樂感。

2.繼承并發揚民族優秀文化

在我國音樂教育中,視唱練耳教學作為一門國外引進的學科,深受歐洲音樂體系的影響,所取得效果暫且不說,試想,作為一門所有音樂專業必須學習的基礎學科,若發揮教育作用的都是西方音樂,民間音樂不被重視,那么我國傳統音樂將面臨無人傳承的局面。將民族音樂融合視唱練耳教育中,學生樂感得到提升的同時,民族音樂文化得到傳揚,提高了學生課堂興趣與對民族音樂的重視度,真正做到引導學生繼承我國民族文化。

三、總結

綜上所述,文章通過對視唱練耳教學的重要性開始論述,簡述了民族音樂在視唱練耳教育中的應用,探討了民族音樂應用帶來的種種優勢,以期推動民族音樂在視唱練耳教育中的深入、高效應用,推動民族音樂發展,提高學生多元化音樂能力,提高學生音樂綜合素養。總之,在音樂專業教育中,民族音樂在視唱練耳教學中的運用,發揮了較高效果,推動了我國民族音樂的傳承。

參考文獻

[1]吳雨娟.民族音樂在視唱練耳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黃河之聲,2017.

作者:王蒙 單位:吉林省白城市通榆縣雙崗鎮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