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研究
時間:2022-02-26 08:57:55
導語:高職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作為一門集應用性、專業性以及操作性為一體的專業,應注重學生實踐能力、職業技能和就業力的培養。雖然高職院校一直都在積極探索實踐教學模式改革,但仍然存在諸多問題,因此采取必要的教學改革措施顯得尤為重要。校企合作的實踐教學模式是高職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學生就業力培養與提升的重要途徑,是人力資源管理實踐教學模式的發展方向。
關鍵詞:校企合作教學改革;實踐教學;人力資源管理
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專業,當前的高職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教學仍存在一些問題,導致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的脫節,采取必要的教學改革措施顯得尤為重要。校企合作的實踐教學模式是高職院校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學生就業力培養與提升的重要途徑。
一、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專業培養方案實踐技能培養目標不明確。在制訂專業教學培養方案時,很多高職院校沒有考慮到畢業生的就業去向,而對于高職院校人力資源專業的畢業生,企業更看重的是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但高職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培養目標中實務技能目標并沒有凸顯出來。模糊的定位導致高職院校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在教學上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輕能力,培養出來的學生缺乏實際應用能力,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二)教師知識結構與實踐性教學要求相分離。目前大部分的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教師直接畢業于高校,他們雖然擁有系統的理論知識體系,但從教后沒有在企業得到過鍛煉,缺少企業實際工作經驗,動手操作能力較差。由于教學、科研任務繁重,使得專業教師無暇顧及除教學科研之外實踐操作能力的提升,再加上缺少切實有效的激勵評價機制,導致這些教師參加各類實踐活動動力也不足。種種原因導致現有的人力資源專業教學團隊無法給予學生更多的專業技能的指導,教學效果不佳。(三)課堂實踐教學流于形式。由于高等教育對象的擴招,面對龐大的教學對象,新興教學手段和方法的使用受到場地、設備、師資等條件的限制。目前大部分高校教師仍然以傳統灌輸式的課堂講授為主,以教師為中心,知識基本是從教師到學生的單向傳輸,學生在課堂上接受填鴨式的知識灌輸,上課時教師與學生缺乏互動溝通,學生被動的接受學習,學生理論與實踐不能很好的融合,學習效果不理想。(四)實踐教學場地建設不足。人力資源專業的實踐教學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校內專業實驗室,另外是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從目前應用型高校人力資源專業的實踐教學來看,無論是校內實驗室還是校外實訓基地建設都不夠成熟和完善。校內實訓實驗教室存在建設缺乏,實驗室建設規模小、設施設備匱乏、模擬軟件更新滯后等問題。人力資源工作的特殊性及企業人力資源部門接納學生的有限性使得校外實訓基地建設流于形式,學生實訓的主要方式是參觀企業,無法真正地提升學生實踐能力,短期的實習影響了深層次的合作,學生不能很快勝任工作,無法給企業創造價值,而長期的實習會影響學生教學計劃的完成,種種因素導致校外實訓“走過場”。
二、構建人力資源專業實踐教學中三方共贏機制
總體思路:校企合作背景下實踐教學的探索,要兼顧學生、學校和企業三方需求,基于企業、學校、學生三方的不同需求,在實踐教學中要構建三方共贏的機制。一是學校和企業的互利共贏,這體現為智力資本共享。高校教師可以到校外實訓實驗基地掛職鍛煉提升實踐技能水平,企業人力資源工作人員到學校實訓實驗室掛職鍛煉提升理論水平;企業提供人力資源項目,學校組建團隊設計解決方案。這種機制可以將高教教師人力資本的持續性、穩定性、發展性與企業人力資本的集中性、動態性、滯后性完美結合,為高校教師和企業人力共同成長搭建平臺。二是學生、學校和企業的互利共贏機制。該機制以學生成長就業、企業人力資源隊伍優化、學校實踐教學體系優化為最終目的,以校企智力資源共享為運行推動力,以冠名班、定制班、就業實習、人力資源技能大賽等為運行手段。在三方共贏機制構建中,將沖突、競爭、對抗帶來的危害降低到最小,合作、協調、互助構成三方共贏機制總原則。(一)以就業為導向,設計系統化實踐教學體系。高職院校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教學目標是為企業培養掌握豐富人力資源管理知識、具備高超實踐技能的復合型人才,專業課程目標要以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為主。在專業教學目標上要明確實踐教學目標,突出對學生就業能力的培養,學校要充分詳細地了解企業對人力資源管理人才的需求狀況,可以到企業進行走訪,調查企業對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畢業生的能力需求狀況,研究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勝任力模型,構建以就業為導向的課程體系,搭建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實踐教學課程平臺。在培養方案設計中將學生專業實踐教學貫穿整個學習過程,可以分為“職業感知、職業認知、崗位實踐”三個階段。職業感知階段實踐教學是“走出去”。組織學生到實踐基地進行參觀訪問,在企業人力資源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參觀人力資源工作現場,讓學生在學習專業課程前能夠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內容和環境有所了解,為以后專業學習明確目標,減少學生的困惑。另一種方式是“請進來”,定期邀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人員走進學校為學生進行專題講座,讓學生了解人力資源管理實際操作的問題,激發學生學習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興趣。在職業認知階段,通過多種途徑讓學生加深對人力資源管理的職業認知,在專業課程授課過程中,可以將企業真實案例、真實項目引進課堂,讓學生參與項目解決方案的設計,讓學生將所學的專業知識應用于解決實際問題。開展專業調研,結合每學期所開設的專業課程,設計調研任務,讓學生到企業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實踐活動進行實地調查,撰寫調研報告,一方面讓學生親身感受到人力資源管理的實際狀況,另一方面也能夠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以致用,增強專業興趣和職業自信心。在崗位實踐階段,為了使學生能夠有比較長的時間深入企業,了解并熟悉企業人力管理活動,集中安排學生到校企合作企業進行兩個月的專業頂崗實習。通過崗位實踐一方面讓學生對人力資源管理的實際情況有更全面深入的認識,培養學生獨立完成工作的能力,提升實踐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學生反思自己對專業知識的學習,重新審視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為后期職場發展打下堅定的基礎。(二)校企共建立體化實踐。教學團隊通過“走出去,聘回來,引進來”構建立體化實踐教學團隊。“走出去”要求制定教師假期實踐鍛煉計劃,讓學校專業教師走出校門,到校企合作企業進行掛職鍛煉,參加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實踐,讓專業教師到企業尋找共同合作項目,通過掛職和做橫向課題獲取具體實踐體驗,了解企業對人才的最新需求,把握行業發展趨勢,幫助教師積累教學素材,豐富課堂講授內容,加強實踐教學。“聘回來”是定期邀請往屆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畢業生回來開展專題報告,讓他們分享工作中的成長與困惑,跟在校生交流人生經驗和反思,讓在校生在了解行業最新動態的基礎上也有助于其對職業生涯的規劃。“引進來”是引進校外導師指導學生學習,聘請企業優秀的高層人員做導師,將他們豐富的社會經驗,較強的溝通協調能力以及實際操作能力傳授給學生,不僅提升學生實踐能力,也有助于幫助學生拉近與社會的距離,幫助他們做出職業規劃。(三)校企攜手創新教學手段。鼓勵教師利用信息化教學手段提升教學效果,充分利用模擬實驗室模擬企業真實情況,增強學習趣味;引入項目教學法,將校企合作項目引入課堂,將學生分為不同小組,根據要求完成教師布置的項目,完成后由企業和教師共同進行項目評價和考核,真正做到專業課程與企業對接;采用行動導向教學法,教師角色由知識的講解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與咨詢者,將學生作為學習活動的主體,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深入研究完成任務,在此過程中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四)校企聯動共建實踐平臺。將校內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實踐軟件實驗室和企業實踐基地兩種方式有機結合起來,搭建應用能力培養的實踐平臺。通過校企合作搭建的平臺,借助企業資源來提升學生專業技能,如人力資源規劃技能、薪酬管理技能、績效管理技能、培訓與開發技能等,使學生掌握的理論能夠軟著陸,讓學生的技能更加符合企業實際需求。高職院校可以和企業合作共同投入建設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實踐軟件實驗室。對于學校而言,軟件實驗室可以作為一種實踐性教學的輔助手段,教師在普通授課的同時可以通過模擬實驗來檢驗學生對于專業知識的掌握情況,通過逼真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生能夠熟悉和掌握一些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技能,提高了分析實際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加其社會適應力與就業競爭力。實踐軟件實驗室同時可以服務于企業和社會,可以利用高校師資優勢,為企業提供相關的人力資源咨詢服務,使學有所用,一方面提高了教師和學生知識的應用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為實驗室帶來經濟收益。高職院校可以尋找有一定規模、人力資源管理規范的企業作為實踐基地,對于學校實踐基地可以為學生提供有價值的實習機會,為學校專業教師提供掛職鍛煉的機會;對于企業,實踐基地人力資源管理經理或專家能夠擔任學校兼職教師,企業也可以從實習學生中挑選優秀的人才進行儲備,企業可以跟校內教師和學生共同開發項目,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讓學生、學校、企業三方共同受益。實踐基地可以分為校外實踐基地和校內實踐基地,校外實踐基地可以從校外尋找有一定規模的企業長期合作。校內實踐基地是充分利用學校集團下其他經濟實體資源,這種合作避免了校企溝通不暢、企業主動合作意愿不強,以及有效調控機制缺乏等問題。
三、結論
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實踐教學中,課堂的實踐教學對學生的塑造力量有限,且無法真正做到與時俱進,高職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既不能閉門造車,也不能停留在學術研究上,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知識的學習來源于企業管理實踐,其實踐教學意義重大,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職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探索,將會推動力專業建設,是專業建設的源動力,借助校企合作推動的專業建設,更具科學和實用性。
參考文獻:
[1]尚利花.學科競賽聯動下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情景模擬實踐教學———以內蒙古科技大學為例[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9,22(05).
[2]吉朦.“互聯網+”時代應用型高校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教學改革探析[J].時代金融,2018(30).
[3]張娜.雙創背景下應用型高校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改革探索[J].才智,2018(07).
[4]黃凌翔,羅培升,李雪梅等.城建類大學的土地資源管理專業課程體系改革思路———以天津城建大學土地資源管理專業為例[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8,32(04).
[5]宋雯.民辦高校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34(16).
[6]闞文婷.高職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研究[J].市場論壇,2017(05).
作者:馬利霞 林 珊 單位:青島濱海學院商學院
- 上一篇:初中數學導學互動教學模式探索
- 下一篇:鐵道通信專業校企合作實踐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