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新聞傳播專業實踐性教學探究
時間:2022-03-27 10:51:19
導語:高校新聞傳播專業實踐性教學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互聯網產業的發展帶來了新聞傳媒行業的重大變化,推動高校新聞傳播專業的教學改革。新聞傳媒專業作為一門具有很強事件性的專業,在教學中需要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從而培養出順應新媒體時展的高素質新聞傳播人才。本文主要探究了當今高校新聞傳播專業實踐性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教學實踐方法。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新聞傳播專業;實踐性
新媒體時代下媒介融合成為其最大特點,隨著新媒體技術的不斷成熟,傳統的新聞傳播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現階段新聞傳播高效的要求,這刺激了高校新聞傳播專業進行教學改革,以滿足現階段新媒體對人才的高水平要求。高校必須立足于現階段新聞傳播發展特點,以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為教學宗旨,旨在培養學生的全媒體意識。
1新媒體時代下高校新聞傳播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高校對新聞傳播學專業實踐教學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隨著社會對新聞事業的重視,新聞傳播領域對傳媒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為滿足社會對傳媒人才更高水平的要求,許多高校都開設了新聞傳播專業,旨在為社會培養高素質的新聞傳播人才。但由于新聞傳播事業在我國起步較晚,雖然近幾年取得了迅速發展,但可供借鑒的成功教學經驗較少,部分高校缺乏新聞傳播學的實踐教學經驗,且存在師資力量薄弱的問題。部分高校在進行新聞傳播專業教學的過程中只注重教授理論知識,而忽略了實踐教學的重要性,這種“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觀念不利于培養實踐性強的社會需求型人才。1.2實踐教學經驗不足,傳統教學觀念根深蒂固。由于部分高校對新聞傳播專業實踐教學的重要性認識程度不夠,因此在教學中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即在教學過程中以教師的理論教學為主,而忽略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這導致部分高校畢業的新聞傳播專業畢業生雖然有著豐富的理論知識但實踐方面卻存在很大不足。此外,師資力量薄弱的問題也阻礙了高校新聞傳播專業教學的改進,高校中缺乏從新聞工作一線下來的教師,在職教師專業素質不高,缺乏傳媒實踐經驗,從而限制了高校新聞傳播專業教學的進步。1.3實踐性教學大多流于形式。雖然很多高校新聞傳播專業在教學大綱中規定了實踐性教學的重要性,但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實踐性教學大多流于形式,由于課程大綱中缺乏對實踐性教學的具體實踐細則,導致教師在教學中沒有明確的規范可循。由于部分高校尚未認識到新聞傳播專業實踐性教學的重要性,在實踐教學中的投入較少,實踐性教學缺乏明確的規范保障其實施,使得實踐教學有較大的不穩定性,這些因素導致高校新聞傳播專業實踐性教學大多流于形式,沒有達到提升學生實踐能力的目的。
2新媒體時代新聞傳播專業實踐性教學探索
2.1積極搭建新媒體實踐平臺。新媒體的迅速發展帶來了社會對新媒體傳媒人才的需求量增加,相對于傳統的報刊類媒體,廣播、電視網絡等對媒體人才的需求量更多。因此高校新聞傳播專業要注重對教學的改革,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即教學不能只局限于培養學生傳統媒體新聞實踐能力,更要注重適應新媒體發展的需求,重點培養學生的新媒體實踐技能。這需要高校加大對新聞傳媒專業的投入力度,利用現有資源為學生搭建新媒體實踐平臺,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新媒體行業的實踐中去,為學生步入社會參與傳媒工作積累豐富的實踐經驗,幫助學生認清時代的變化和新媒體時展現狀,成為真正為社會所需要的高素質人才。2.2加強能力培養,注重專業人才。現階段部分高校新聞傳播專業仍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以“重理論,輕實踐”為其教學觀念,在這種教學觀念影響下培養出的傳媒專業畢業生大多存在理論知識豐富但實踐能力不足的問題,要改變這種現狀,高校必須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力求培養專業人才。高素質的媒體人是新媒體時展的核心,是溝通人與時代的一把鑰匙,高校只有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才能真正培養出一批高素質的、傳遞正能量的傳媒人才,從而推動我國新聞傳媒發展。高校要加大對新聞傳播專業的投入力度,具體可以通過定期開展專業實踐課堂,以課堂教學、小組討論、案例分析等教學形式為載體來加強實踐性教學。此外,高校要注重校內外、學校與社會的結合,為學生搭建實踐平臺,高校還可以通過聘請校外媒體工作者對學生進行思想教學,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在學生實踐過程中提供專業性指導。學生要樹立正確的學習意識,與時俱進,不斷進行自我更新,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素養和實踐能力。2.3創新實踐形式,增加實踐課堂比重。新媒體時代下,高校應注重不斷創新實踐形式,在兼顧理論教學的同時增加實踐課堂的比重,不斷創新實踐形式如設立實訓基地、項目合作等提高新聞傳播專業實踐教學的有效性。針對不同媒體,高校要注重將課程進行細化,教學科研團隊要不斷探索適應時展潮流的新媒體課程體系。教師要不斷更新教學方式,將實踐教學融入教學活動中,不斷提高實踐教學的有效性,切忌實踐教學表面形式化。高校要更新教學觀念,認識到教學不僅僅是對于理論知識的教學,更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旨在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幫助學生更好認清新媒體發展現狀,增強自身社會競爭力。現階段,傳統的新聞傳播教學方式已經不適應新時代的人才培養要求,在教學中也無法很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高校要立足于新媒體時代,不斷更新教學方式,通過將網絡引入課程實踐性環節來吸引學生閱讀興趣。在教學方式改革的過程中高校要利用好新媒體、電腦等多種形式實現實踐教學和理論教學的結合,在教學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為社會培養專業過硬的新聞傳播人才。
3結束語
新聞傳播專業是一門極具實踐性的學科,學生通過實踐學習來真正了解新聞工作和時代的發現現狀,才能真正成為傳遞正能量、弘揚時代主旋律的新媒體工作者。高校要注重教學改革,在教學過程中融入實踐教學,以此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幫助學生把握時代主旋律,樹立正確的意識,不斷更新思想,成為社會要求的高素質傳媒人才。
參考文獻
[1]邱琳.新媒體時代高校新聞傳播專業實踐性教學[J].環球市場,2018(10).
[2]劉小松.探索高校新聞傳播專業教學的路徑與方式[J].數字化用戶,2017(12).
作者:邵鵬飛 戴昶舒 單位:1.丹東廣播電視臺 2.沈陽廣播電視大學
- 上一篇:高校教師創新創業實踐教學能力研究
- 下一篇:推拿學課程混合教學方法研究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