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設計專業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分析

時間:2022-07-01 10:10:39

導語:高校設計專業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設計專業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分析

【摘要】高校設計專業實踐教學基地建設主要圍繞培養學生成為具備高專業素質、強烈文化主體意識和社會責任感的應用型人才這一目標展開,使基地成為高校設計專業實踐教學活動的重要場所和主要載體。實踐基地的建設需要發揮政府、企事業單位、學校三方作用,共同助力高校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和社會價值提升。

【關鍵詞】設計專業;實踐基地;產學研結合;教學基地建設

高校設計專業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將有效地提升高校設計專業的專業教學和實踐教學質量,有利于將畢業生的能力與企事業單位需求相掛鉤,推動大學生就業,促進企業經濟發展。通過實踐基地的建設,高校設計專業和企事業單位雙方將結合各自的資源優勢,發揮在商業設計、藝術創作、文化推廣、公共服務等方面的作用,加強文化發展合作,整合文化資源,提高效能,促進雙方在產品設計研發、文化產品供給、文化遺產保護與展覽、文藝人才培養、文化宣傳推廣、文創產品開發等方面的合作。通過系統性、持續性的文化傳承與文化創新活動,促進教育成果、文化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構建教育和產業深度融合的發展格局,為大連城市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設貢獻力量。達到提升實踐教學質量,促進商業設計和公共文化建設的近期目標,促進區域城市和諧發展,助力區域經濟增長方式轉型的長期目標。首先,學校本著一切為專業實踐教學服務,一切為學生專業學習著想,一切為社會價值提升做貢獻的原則,不斷優化實踐教學平臺建設,升級專業實踐課程的品質,增強學生創新能力。結合依托單位豐富的實踐經驗和高校教師扎實的基礎,不斷完善自身的管理制度,不斷更新實踐教學內容,共同進行文化內容發掘和產品研發。即提高高校科研水平,提升依托單位的整體專業水平和競爭力。其次,實踐教學基地所依托的企事業單位積極推行有利的政策,為學生開放優質的文化研究和藝術創作資源搭建平臺,為優秀學生創作作品提供展示、銷售、推廣的渠道,提高學生參與專業實踐的積極性,提升實踐教育質量和實踐基地的社會價值。

一、建立切實可行的實踐教學管理機制

高校設計專業和企事業單位應首先建立雙方實踐教學導師授課辦法、雙方導師流動教學機制和專業互訪機制、高校設計專業雙師型人才培養機制,完善學生參與實踐基地學習的管理制度和考核方式,明確基地建設雙方責任和分工,系統建設包含產、學、研、用一體化的實踐教學流程和成果評估機制。高校設計專業實踐基地的教學管理,應充分考慮設計專業的跨學科融合特性,在堅持設計專業主體地位的同時,盡量擴充實踐基地中設計專業向其他專業領域的輻射面,發揮設計專業在各個領域中的作用和服務功能,建設針對整個社會的全方位設計教育實踐基地和提高廣泛適用于各個行業的設計研發能力。在教學管理機制的建立過程中,可以考慮以高校自有的設計專業對接企事業單位的業務需求,擴充企事業單位的業務覆蓋面。也可以考慮企事業單位已有業務方向和高校專業方向的多角度結合,為雙方最大限度、最大自由度地開展專業合作搭建平臺。首先讓高校教師和企事業單位實訓教師充分進入彼此的業務領域中,高校設計專業教師參與企事業單位項目的研發和營銷推廣,可以全面了解企事業單位業務范圍、專業短板等。同時建立相應機制,引進企事業單位實訓教師進入高校實訓課堂,一方面指導學生專業實踐,更能使企事業單位實訓教師充分了解高校設計專業的專業情況,為未來全面發揮高校設計專業的資源和效能,更好地建設專業實踐基地創造條件。

二、建設符合專業發展需求和專業教育要求的實踐教學體系

針對高校設計專業和企事業單位實際情況建立“調研-信息分析-創意整理-創作-生產-銷售”一體的實踐教學體系。充分利用企事業單位資源,組織師生全面開展文化內容的發掘研究,從專業教學已有的雕塑、繪畫、動畫、插畫、設計、文創、交互媒體、影視特效、欄目包裝等領域對研究成果進行視覺藝術轉化,形成展覽作品、動畫作品、文創產品、設計產品、影視作品、非遺傳播作品等,作品具有深刻的文化內涵,能滿足企事業單位具體業務發展需求,符合專業評價標準,具有市場投放潛力,能夠助力社會文化建設。作為高校實踐基地教學體系建立的設計者和運行的掌舵者,應該精準把握設計專業的發展方向和專業動態,適時調整教學方法,更新教學理念。由于設計專業具有信息量大、信息更新快、跨界性等特征,并受科技、市場、文化等影響較大,所以需要高校緊緊把握專業脈搏,保障實踐基地課程建設與時俱進。在這個過程中,實踐基地依托的企事業單位,一方面,是專業信息的提供者和指導者,高校應當借鑒他們的建設性意見;另一方面,高校專業的自我更新系統能夠使其主動完成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的升級,使得高校和企業在實踐基地的教學體系建設過程中形成良性互補的關系。例如,建立靈活的實踐項目進課堂機制;建立針對實踐教學基地的遞進式前期專業訓練準備體系;夯實設計專業基礎課程體系;引進國內外藝術專業院校優質課程資源等。

三、建設實踐成果的市場轉化機制

實現實踐基地教學成果的市場價值轉化是實踐基地建設的重要節點,完成市場對成果的檢驗也是設計行業最重要的評價標準,是設計專業教學不可忽視的重要衡量指標。基地實踐成果的市場轉化機制建設應簡化成果轉換的中間程序,基地掌握了大量設計成果的生產渠道和銷售渠道,建立這兩種渠道的信息庫,由專人負責渠道對接。前期企事業單位選派實踐導師,分析市場需求情況和營銷策略,對高校設計專業學生的調研成果進行可行性評估,對學生的創意主題給予方向性指導,對作品的形式、工藝、售價給予建設性意見,指導學生順利完成作品。后期帶領學生進入生產環節,進入工廠參與產品打樣制作,參與商務談判和產品定價,參與產品線上線下銷售。充分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讓學生從營銷的角度全面了解產品的開發,建立立體的產品研發體系,準確把握產品開發的重點和不同領域不同消費者的消費指向。

四、建設學生實踐成果對高校科研的反哺機制

最后,學院將學生在實踐基地的優秀實踐成果進行系統審核和評估,并劃分為科研型、商業轉化型等多種類型的成果。定期組織專業教師和企事業單位實訓導師共同對以上類型的成果特征進行分析和總結,形成有針對性、有應用價值的實踐教學培養方案。對于實踐成果按照學術價值、市場價值、教學建設價值、辦學體系完善價值等方面進行評估和分類,具體分析實踐基地產出成果在以上幾個方面中的分布情況。依此,除按作品特征決定成果應用方向和方式以外,還可以適時調整實踐基地運行方案和完善實踐課程框架的搭建,達到教學效果、學習成果、合作效果、教育目標、市場價值等方面信息的量化目標。該方案將為未來不同類型作品的教學提供理論支持和數據支撐。完成基地實踐對課堂教學科研的反哺,最終建立從教學到科研到實踐的良性有機循環機制,全面提升高校和依托單位的業務建設。

參考文獻:

[1]林啟德.基于校企一體的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與研究[J].科教論壇,2019.

[2]趙瑞梅.校企合作三贏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與實踐[J].智庫時代,2019.

[3]楊飛.校企融合下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J].課程教育研究,2019.

[4]胡毅田,陳寶賡,馬瑞東.藝術設計專業建立校外實踐基地的教學探討[J].美術教育研究,2019.

作者:孫紹軼 單位:遼寧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