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課堂在分析化學教學的設計與應用
時間:2022-03-28 04:21:29
導語:翻轉課堂在分析化學教學的設計與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根據地方高等師范院校分析化學教學現狀,針對課程特點及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對分析化學課程教學采取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結合“酸堿指示劑”具體實例討論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運用于分析化學課程教學,加強學生思想上的重視,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翻轉課堂;分析化學;教學改革
1分析化學課程現狀
作為普通高等師范院校化學及相關專業的基礎化學必修課程之一,分析化學課程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地方高等師范院校分析化學課程的教學重點是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培養學生學習興趣,鍛煉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和科研創新能力,幫助學生形成基本的知識技能和完整的知識體系,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和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需求[1,2]。針對廣西少數民族地區的高等師范院校學生而言,學生在學習分析化學課程中仍存在較大不足。大部分學生認為,分析化學課程內容雜、理論多、計算過程較復雜,部分學生的理解能力較弱且計算基礎較弱,導致對分析化學的基礎理論知識理解不深。此外,在分析化學課程教學中仍多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課堂上教師進行大量的理論知識講解,課下學生僅利用相當有限的時間進行復習,知識點得不到鞏固,導致課堂教學效果很不理想,最終導致學生在課后練習及課程考核中根本無法運用合適的公式計算得到正確的結果。如何有效提高地方高等師范院校學生在分析化學課程學習中的效果,是高校教師們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教學模式的改革則更加勢在必行。
2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現狀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主要依靠網絡手段及視頻資源使“學習知識在課堂,內化知識在課外”轉變為“學習知識在課外,內化知識在課堂”。學生課前自主學習,教師課堂上指導,學生課后完成一定的練習,從而達到鞏固學習內容的目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使教師和學生之間進行了角色轉換,教師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習的組織者和指導者,學生從知識的被動接收者轉變為主動接受者,真正體現了“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規律,實現“授人以漁”的教育目標,有利于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方式和能力,實現知識、能力和素質的統一。自美國教師首次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以來,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就獲得了教育工作者的廣泛關注[3]。近些年來,我國關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理論研究也迅速發展。劉松艷等人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引入大學化學實驗教學,最終提升了學生的主動學習及解決問題的能力[4]。王巍等人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運用于分析化學理論課的教學過程中,完成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5]。唐婧和挺等人探索了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儀器分析及儀器分析實驗教學中的應用,為儀器分析及其實驗課程教學改革提供有利的借鑒[6]。
3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分析化學課程教學中的改革實踐
基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分析化學課程教學改革,不僅要求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和學生的學習觀念,而且需要徹底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八釅A指示劑”是分析化學理論課程中酸堿滴定分析方法教學內容的重要知識點之一,相關學習是深入理解并熟練運用酸堿滴定分析方法的基礎。雖然學生已提前接觸過酸堿指示劑,但學生對酸堿指示劑的基本原理和作用機理仍不甚理解,亟待對其進行教學改革?;诜D課堂教學模式的分析化學課程教學改革,我們以“酸堿指示劑”為例設計并實施了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3.1課前準備。在傳統的分析化學理論課程教學中,課前教學環節教師僅囑咐學生提前預習,很少對預習過程及效果提出明確要求,缺乏對學生預習方式的有效指導。通過采取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教師提前錄制有關酸堿指示劑課程內容的教學視頻,主要包括酸堿指示劑的基本作用原理、變色范圍、影響因素及其選擇規律等。同時,教師將與酸堿指示劑有關的網絡小視頻,與教師制作的教學視頻形成互補,實現針對性教學。教師通過采用網站、QQ、微信等網絡多媒體將教學視頻上傳至網絡,讓學生在課前自主學習。通過網絡平臺和多種網絡資源,教師對網上的教學視頻等素材進行設置,只允許學生進行在線觀看,但禁止下載保存,同時還要求學生登錄時進行密碼登錄,以統計學生在線學習的內容和時間,從而達到直觀、量化統計學生的課前自主學習情況。此外,教師讓學生課前搜索關于酸堿指示劑的相關問題,如:常見的酸堿指示劑有哪些?它們的作用原理和變色范圍分別是什么?如何判斷指示劑的變色情況?不同的酸堿反應應選擇什么指示劑?教師通過提出這些具體實例刺激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3.2課堂活動。在傳統的分析化學課程課堂教學中,由于缺乏有效的課前預習環節,學生對教師講解的知識接受能力較弱、理解不夠深入,反思較少。利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進行酸堿指示劑課堂教學中,教師針對課前準備中提出的相關問題隨機提問學生,保證每位學生都被提問1至2題。根據學生的答題情況,教師可以檢驗和評判學生的課前預習效果。課中,教師將學生分為3至4人一組,每組分配不同的教學內容,如:酸堿指示劑的作用原理、酸堿指示劑的分類、酸堿指示劑的變色原理、酸堿指示劑變色的pH范圍、酸堿指示劑類型及配制方法、影響酸堿指示劑變色的因素、混合酸堿指示劑的作用原理、混合酸堿指示劑的類型等約8個教學知識點。每組學生相互學習,針對遇到的難題問題,通過組內討論,加深對疑難問題的理解。同時,教師要求每組學生針對教學知識點進行講解,提供學生自我展示平臺,鍛煉學生的綜合表達能力增強學生自信心和勇氣。課堂活動完成后,教師集中對學生學習過程中未掌握或掌握不深入的重要知識點進行梳理和總結,幫助學生攻克重要知識點。3.3課后評價。在傳統的分析化學理論課程教學中,教師缺乏課后對學生課程作業的監督和指導,無法及時發現學生的疑問,學生缺乏對重要知識的正確運用。在酸堿指示劑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教師和學生一起進行每節課的課后反思,包括對課程教學視頻的設計和選取、知識點的分布、學生的分組等進行總結反思。教師也組織學生在課后進行交流討論,通過學生之間的交叉提問和回答,進一步鞏固學生對課程內容和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學生也在課后進行思考,查漏補缺。此外,教師對學生提交的課后作業及時批改和評價,并將解題步驟和解題思路全部上傳至網絡平臺共享。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使學生及時核對自己的解題過程,及時糾正錯誤的解題方式,進一步鞏固學到的知識點。通過對“酸堿指示劑”這一章節內容進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改革,學生對分析化學課程的學習熱情得到極大的提升,課堂氣氛十分活躍。部分同學通過自己對這些知識的理解并提出有一定深度的見解。通過采取半開放式的討論方式,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課后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絕大多數學生對翻轉課堂運用于“酸堿指示劑”課程教學改革給予了肯定,學生課余時間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提高,避免浪費大量課余時間在網絡游戲中。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分析化學理論課程教學過程中的成功應用,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且能使學生將學習與實際應用緊密相連,讓學生切實感到學有所值。
4結論
本文以“酸堿指示劑”為例設計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分析化學理論課程中的應用,設計生動、形象、活潑的教學視頻并上傳至網絡供學生學習課程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通過使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進行分析化學理論課程改革,不僅有效節約教師的課堂授課時間,而且讓學生轉變為學習的主導者,實現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重大突破。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將持續對我國地方高等師范院校教學改革產生深刻影響。
參考文獻
[1]李蕓蕓,廖東紅,黃寶美.“分析化學”課程中利用翻轉課堂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探究[J].教師,2018(11):66.
[2]王海波,王玲玲,王巍,陳曉霞,夏林波.分析化學翻轉課堂教學方法研究[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7(24):7-9.
[3]劉蘇莉.翻轉課堂的教學設計與應用[J].大學教育,2016(5):113-115.
[4]王彥沙,劉松艷.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大學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大學化學,2016,31(4):17-21.
[5]王巍,劉亮,王海波,英錫相.分析化學“翻轉課堂”教學方法研究與實踐[J].高教學刊,2017(2):71-72.
[6]唐婧,鄭勝彪,朱金坤,曲波,汪徐春.“翻轉課堂”在《儀器分析》教學中的應用[J].安徽科技學院學報,2017,31(1):126-128.
作者:黃 珊 肖 琦 周志強 韋 良 朱汝葵 單位:廣西師范學院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
- 上一篇:設計類專業素描教學研究
- 下一篇:語文教學設計知識分類學研究
精品范文
10翻轉課堂教學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