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職校體育教育的狀況和戰略

時間:2022-02-05 11:20:47

導語:小議職校體育教育的狀況和戰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議職校體育教育的狀況和戰略

本文作者:于明厲中山李玉超工作單位: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沈陽市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沈陽市高職院校體育教學進行調查研究,筆者發現,目前,沈陽市高職院校的體育教育存在如下問題:(一)落后的體育教學思想限制了體育教育的發展幾千年來,儒家“學而優則仕”的封建思想已深深根植于人們的思想中,并成為了默認的最高教育目標。在大眾的眼里,體育教育與中考、高考關聯度較低,不是教育的重點。無可否認,近年來人們日益認識到體育運動的重要性,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得到了諸多關注,高職體育教育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但體育教育的總體指導思想和教學目標的發展仍較為緩慢,甚至和普通高校的體育教學思想相比,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表現為,高職體育教育過多地強調了學生在校期間身體鍛煉的效果、體育教學的成績,而忽視了“為學生就業服務”這一重要的高職體育教育指導思想。〔3〕(二)體育教學目標與高等職業教育的培訓目標存在一定差距新時期,高等職業學院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學生成為技藝型和應用型相結合的復合人才。在接受過高等職業教育后,學生能夠直接從事生產、管理和服務等工作。而目前沈陽市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目標仍停留在講授體育競技內容和技巧、增強學生體質的層面,較少強調培養學生養成自主鍛煉的意識;高職體育教學內容與學生今后的工作崗位關聯度較低。高職體育教育的現代化教學目標需在高職院校中得到更充分的落實。(三)高職體育教學內容較為陳舊在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下,體育教育始終無法獲得過多的關注,表現在:體育理論教材內容更新速度較慢,學生無法獲得最新、最先進的體育理論知識;學生對體育理論的學習興趣較弱,學生對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進行有效的體育鍛煉,培養終身體育的意識等體育知識較為匱乏;部分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內容重復中小學的體育教學內容,損傷了學生進行體育學習、鍛煉的積極性。(四)高職體育的教學方法過于傳統在體育理論課教學方面,體育教材的內容已嚴重落后于體育技術的發展;在教學方法方面,過度地強調體育教學的同一性、傳授性、教學性而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差異性和教學內容的多樣性,多數教師傾向于采用照本宣科、只講授不互動的填鴨式教學方法,學生注意力不夠集中、課堂氣氛沉悶等問題較為突出。總之,體育教學過程過度嚴肅、機械式重復學習和練習、體育課程實踐方式枯燥無味等問題,導致學生既無法體會到體育運動中的樂趣,也無法養成長期堅持鍛煉的良好習慣。(五)體育教學評價體系停留在應試教育階段體育教學的期末成績主要依賴于考試,而不對學生身體素質、學習過程、學習態度、平時努力程度等因素進行評定考核;體育教學成功的評價內容設置偏重于體育技術,而輕視對學生身體素質的考評。這就造成了如下的兩難局面:對于身體素質不好的學生來說,體育技能的考評無法準確客觀地反映學生身體素質的改善程度,進而引起這類學生厭學、棄學的不良情緒;對于身體素質好的學生來說,通過體育技能考評的方法僅在于考前的突擊復習和練習,而非平時的鍛煉,這易引發學生對體育教學的輕視,更談不上自覺培養終身體育的良好意識。(六)高職院校的體育硬件不足沈陽市的高職院校大多起步較晚、建校時間不長,仍處于發展階段,學校經費依賴于政府的撥款投入和自籌經費。因此,大量的有限資金分配給了主要學科的建設、學校設備配置等方面,沒有投入到體育設施的建設和體育教師的培訓等方面。造成了體育場地、器材、設施嚴重不足,學生健身、運動的需求得到不滿足,體育教師素質不高,進而影響了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不利于課外鍛煉和體育競技活動的開展,阻礙了體育教學的進步。〔4〕此外,由于高職院校招生規模和在校生人數的不斷增加,體育教師的工作量和班容量已達到極限,影響了教師授課的質量和學生進行體育學習的效果。

沈陽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發展的對策

(一)與普通高校體育教師隊伍建設不同,高職體育教師隊伍的建設應突出其職業教學的特點:一方面,高職體育教師需要完成普通高校體育教學的任務;另一方面,高職體育教師要根據學生專業的特點,提供具有針對性的體育教學內容。此外,在努力提高自身素質的同時,高職體育教師還需充分了解學生的身體素質,努力尋找適合不同身體素質的學生體育需求的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具有差異性的體育教學方案。(二)根據高職院校開設的專業特征,設計具有實用性的體育教學內容高職體育教學要求學校和教師應以培養具有完成某些技能的、身體素質過硬的高級人才為目標,這意味著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組織能力和生存能力,以便學生能夠適應未來工作的要求。此外,由于沈陽是一個重工業城市,大部分高職院校多開設機械、自動化、冶金等課程,這要求體育教師應以講授如運動創傷處理、常見職業疾病預防及保健等具有一定實用性的體育知識為主,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思想。(三)建立科學的教學評價體系在教學評價的設定上,沈陽市高職院校體育教育應充分考慮學生未來職業的實踐性等因素對學生身體素質的要求,加重對學生職業體能的測試。教師應加強對學生平時體育鍛煉效果、學生身體素質提高幅度等方面的綜合考察,更加有效地促進學生努力達到社會對高職院校畢業生的身體素質的要求。(四)加大對體育場地、器材的投入、建設和管理的力度體育場地和器材是學生進行體育學習和體育活動的必要場所和工具。然而,受制于學校經費、學生人數等因素,沈陽市高職院校的體育場地和器材已不能滿足學生進行體育學習和課外活動的需求,〔5〕挫傷了學生進行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導致學生身體素質不斷下降。因此,各高校應加大對體育經費的投入,并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加快體育場地、器材和設施的建設。體育教育作為高職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日益獲得各界人士的高度關注。高職體育教學中產生的問題,如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方式單一、教學評價體系不夠完善、體育教育投入匱乏和器材設備落后等問題,制約了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發展,阻礙了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因此,根據沈陽市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出現的問題,筆者建議,全社會應提高對體育教學的認識、加大對體育教育的投入、調整體育教學的內容,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以便更好地為高職在校生服務,使高職院校畢業生更充分地發揮自己的才智,實現自身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