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教學特點與傳統文化研究
時間:2022-03-10 03:56:33
導語:體育教學特點與傳統文化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眾所周知,教育改革的重點在于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其中心思想是教學內容必須有時代性、創新性,尤其是現代體育教學在素質教育推動下,樹立創新性、時代性的思想價值觀念尤為重要。體育教育是不分階段、不分年齡全民參與的活動,要不斷更新教材和貫徹新的思想理念,保證上課質量,鼓勵學生多實踐多參與,發掘培養優秀的體育某項目特長人員,以實現其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體育教學內容最好摒棄教材,整合理論知識生活實踐經驗等方面來傳授教學。強調課堂有效信息的累計、整合與應用,強調過程的個人體驗和操作。要求教師全面貫徹實行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因材施教,按階段、按資質、按承受能力合理為學生推薦課程,提高學生的行動能力,使課堂氣氛積極活躍;提高學生的團隊意識和集體榮譽感。教材內容的時代性、創新性是大學現代體育教學一大特色,但仍需要我們主動去填白、去發現、去創造、去迎合時代的發展。
2傳統文化的基本特征和當今時代形態
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歷史的見證和智慧文化結晶,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影響因素。傳統文化是相對于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經過漫長歲月沉淀下來的傳統文化、思想理念已然根深蒂固。以《四書五經》為代表的儒家文化思想幾千年來影響著人們的思維方式,傳統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儒家文化,強調天人合一、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使人的內在修養和外在的經世治國達到完美的統一。儒家文化的精髓就是平和中正,思無邪。其次是農耕文化、家族文化,還有一些地域文化之間相互聯系、相互滲透,在歷史的漫長演變中逐漸的形成我們中國傳統文化豐富多采的內涵,現如今各行業各領域發展都受傳統文化影響從而形成各種形態。傳統文化在當今社會中包括傳統建筑、傳統習俗、傳統文藝、傳統思想。具有相對穩定性和民族繼承性,傳統文化既包括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等意識形態性質的部分,還包括技術、語言、文字、自然、科學等非意識形態的部分。任何時代的進步和發展,都需要穩定和變革。離開了穩定的變革,可能會產生動亂;離開了變革的穩定,就會保守落后。以儒學價值為核心的中國傳統文化有著重人論,求安定的一面,既存在消極的保守落后一面,也存在積極的穩定久安一面,所以我們應該辯證的來看待傳統文化,并善于吸收外來文化的長處不斷革新觀點,摒棄舊習。
3傳統文化對大學現代體育教學的影響
傳統文化對民族發展產生著巨大影響,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傳統文化不斷展現出各種新形態,作為民族根基思想歷經千年洗禮和沉淀而未被歷史淘汰,證明它自有存在的價值和積極因素。而大學現代體育本身就屬于一種社會文化,而且嚴格來說是受過西方文化熏陶的新興文化,那么它的發展肯定要受到傳統文化的制約和影響。大學現代體育教育以“健康第一,終身教育”為中心,改革開放之后體育教育注重學生身體素質和心理健康,為祖國體育事業做充分籌備。現如今的教育思想已全方位改革,抹去了濃厚的政治色彩,注重以人為本、全面發展。與傳統文化的思想不謀而合,儒家思想是以“仁”為核心和“人貴”的思想體系,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仁”、“義”、“禮”、“智”、“信”,反對“過”與“不及”。
儒家思想對中國乃至全世界都產生過深遠的影響。此外,教學方法方面現代體育教學注重于實踐和操作,教師用憑個人經驗進行語言啟發和引導,讓學生脫離教材全身心投入到課程中去,自己發掘興趣和專長項目,不斷嘗試體驗,對其運動規律達成自己獨特的認識和見解。孔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講究的是要學生的自主學習,學會把知識運用起來,而非被動接受。現代體育是一種需要堅持不懈不懼艱苦的活動,任何體育運動的蓬勃發展都需要一批年輕人不斷努力自強不息和積累經驗。《周易•乾》很早就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說法,鼓勵自己自覺努力向上,永不松懈。
自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支持著中國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一種精神、一種信仰、一種境界。科技的發展帶動社會的進步,我國大學現代體育教學在借鑒了西方教育模式之后的數10年,不斷地自我摸索和實踐,經過與傳統文化的多次摩擦和整合,逐步演變為帶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西方文化,亦或是帶有西方文化特色的中國傳統文化。西方文化在我國受到傳統文化極大的挑戰和制約,由于科舉制、統一觀、人學觀點的影響,現代體育教育彰顯出教學規定性、課程統一性和考核達標性三大基本特性。其教學的規定性在于大學體育教材類為必修課,且需在有效期固定時間內修完,從而使得學生將體育學習當成一種負擔,而非心甘情愿參加課程。學校以固定分數線來考驗學生的體育成績及格率,致使現代體育教學產生質的變化。其實傳統文化固有的思維經驗性,也深深地影響著大學現代體育教學的成長,所謂的思維經驗性是指,人腦對經驗性資料進行搜索、整理、歸納、選擇、分析的過程,是把大腦對事物初步形成的大致輪廓,輕易下結論的思維方式。導致體育教練缺乏科學訓練、科學選才的錯誤訓練方式,經驗與科學理論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經驗是一切科學理論的起點,沒有經驗積累也不會有科學結論,然而脫離了科學實踐的經驗就成了主觀臆斷,所以兩者密不可分。
那么,是否可以在大學現代體育教學與傳統文化之間找到制衡點。崇尚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一個重要特征,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髓,它可以為現代體育教學提供良好的素材和豐富的資源,然而其中存在部分消極因素為體育觀念質的轉變設置了重重障礙。目前體育觀念不僅受政治經濟的影響,還受到歷史文化等方面的影響。若要徹底轉變現代體育教學觀念,必須沖破傳統文化的消極思想牢籠,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與時俱進。
4結語
我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要不斷發掘其中有利的部分,祛除或完善消極因素。合理的引入西方先進文化,不盲目追求,充分考慮現今社會發展需求和事物運轉的客觀規律。不斷探索和創新,找到大學現代教學與傳統文化的協調點和共融點,使得兩者完美結合。
作者:馮巖單位:天津工業大學管理學院
- 上一篇:高職教師的課程意識創建
- 下一篇:體育教學的管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