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院校體育教學六個創新

時間:2022-03-28 04:58:48

導語:中職院校體育教學六個創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職院校體育教學六個創新

我校近年來以體育課堂教學和課外體育活動為基礎,圍繞現階段中職院校學情、教情,結合當前中職院校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和現狀,積極進行教學實踐創新改革。場地和器材不足、學生體育鍛煉意識和健康意識淡薄、學生在校體育鍛煉時間短等問題一直制約著中職院校體育教學工作的開展。近年來,隨著“健康第一”理念不斷深入人心,國民健康意識逐步增強,“身康體健、性格健全、技能精湛、團隊意識強、有上進精神”已成為人才選拔的普遍標準。中職院校在教會學生技術技能的同時,要充分利用“活動育人”在體育教學中的積極作用與特殊價值,為學生的終身健康負責。筆者認為,中職院校在體育教學中應做以下6個方面的創新。

一、教學時間安排方面的創新

以我校為例,我們針對中職生空閑時間多的特點,打破學校傳統體育教學時間的固有模式(“兩操兩課兩活動”),探索“早操(集體活動)—課間操(集體活動)—體育課(分類教學)—下午社團分項教學—晚間興趣小組訓練—參加社會社團競賽—參加正規比賽—總結提高”模式。這種拉長“體育教育教學鏈條”的教學模式,充分利用了學生的課外時間,經過一段時間實踐,學生玩手機、無事生非等現象大幅度減少,學生變得樂于參加學校活動,校園洋溢著積極向上的氛圍。

二、教學內容與模式方面的創新

學校打破按照課程標準和教材內容進行教學的固化模式,落實“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探索“體育項目技能+理論教學+營養知識+睡眠放松+理療按摩+傷病預防+項目規則+項目人文歷史+比賽心理”的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探索以學生興趣愛好為基礎的課堂教學內容。學期初學生個人申報2~3個體育項目(競技體育、群眾體育、休閑體育任選),教師根據學生選報項目組建體育社團,體育課按社團項目進行教學,每學期固定一個項目重點開展教學工作。學校跳出“按照教材上課”的束縛,讓學生選學自己喜愛的運動項目,參與相應項目的訓練學習,最終激發了學生對體育鍛煉的濃厚興趣,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三、教學及比賽規則的創新

經過對學生選學體育項目(籃球、乒乓球、足球、健美操、武術、徒步等)的前期調查,我們發現學生普遍存在著水平層次參差不齊、基礎較差、不熟悉國際通用比賽規則等問題。學校以國際統一規則為指導,根據項目特點和教學要求靈活設計規則,如籃球“男女混合”比賽規則(女子得分按3倍計入),乒乓球大小球桌規則(水平不一的學生之間比賽采用一大一小球桌),健美操柔韌度比賽規則。學校以體育項目國際規則為藍本,通過降低標準、男女混合競賽、小型趣味競賽等途徑,設計出適合本校學生實際的教學競賽規則,極大地增強了參賽學生的成就感。

四、教學及比賽組織方法的創新

如今,學校“月月有中型比賽,周周有小型比賽”,并在每學期初公布比賽活動方案,學生社團自行組織教學訓練活動和競賽活動,安排學生當裁判,教師做幕后技術指導及安全督查,學校提供器材器具、籌備獎品。學生社團獨立完成體育項目的部分教學、訓練和比賽的組織、運行、發獎等過程,增強了學生的責任意識,愉悅了學生身心,極大地培養了學生的主人翁精神,鍛煉了學生的組織能力和管理能力,提高了學生自身素質,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專業與教學內容有機結合的創新

中職生走向社會后,絕大部分從事的是跟專業相關的工作,怎樣使中職畢業生參加工作后,在緊張的工作間隙,選擇一項切實可行、適宜操作、終身受益的體育鍛煉項目,是我們課題研究的主要目標。我們根據學生所學專業及工作崗位特點,安排科學高效、適宜操作的鍛煉項目(如學前教育專業選學健美操、街舞、舞蹈、柔韌度練習課等;烹飪專業選學力量課、工間體操等),在學期初指導學生結合今后就業崗位的不同特點,選擇與之相適應的項目進行學習,為終身體育奠基。2016級烹飪專業畢業生張雷鵬在三星級酒店后廚就業,他把自己創編的廚師工間操帶到酒店,傳授給員工,受到領導和同事們的稱贊;2017級學前教育專業寇曉婭同學已經在街舞界小有名氣,被幾個街舞組織聘為兼職教練。

六、校內外體育活動的創新

學校把積極參加校外體育競賽活動作為培養學生社會適應能力、增長見識、豐富社會體驗、提高全方位素養的重要抓手,教師指導社團負責人安全、高效地組織校內外體育競賽活動。近兩年來,我們先后組織學生參加了橫渡母親河游泳大賽、三門峽市馬拉松大賽、燕子山徒步大賽、春節武術表演賽、“城市傳奇”籃球爭霸賽、“誰是球王”春節乒乓球大賽、健身氣功表演賽等,收到良好效果。同時,體育教師和社團負責人根據本地區熱門體育比賽項目和民間熱門休閑體育項目進行教學訓練,增加學生成就感。依照社會需求作“訂單式”教學,使學生一走出校門,就能和社會體育無縫對接,迅速融入單位文體活動中,成為“體育達人”和“明星員工”。學校把“一切為了學生更好的就業”作為教學目標,使學生走出校門后能夠成為一名“技能精湛、身體健康、性格健全、陽光自信、吃苦耐勞”的合格社會人才,有一門體育特長。

通過走訪我們發現,有一種體育愛好或特長的學生,能夠堅持在工作之余進行鍛煉,他們普遍具有身體健康、精神面貌良好、社交圈廣的特點。實踐證明,體育鍛煉可以健全人格、愉悅身心、強身健體、擴大社交、減壓減負,有助于實現個人的健康、和諧發展。經過近兩年的探索和實踐,我校的體育教育教學質量大幅度提高:學生參加體育課的興趣程度由35%提高到90%,體質健康測試優秀率為40%以上。體育課堂的創新培養了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幫助學生養成了終身鍛煉的習慣,充分發揮了“活動育人、體育育人”的強大功能,體育活動成為師生交流、共同成長的理想平臺,形成了教師身心愉悅,學生快樂成長的和諧氛圍。

作者:許江龍 單位:靈寶職業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