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教學與傳統教學的融合研究

時間:2022-11-09 08:38:33

導語:網絡教學與傳統教學的融合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網絡教學與傳統教學的融合研究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教學在高等教育中起到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通過對網絡教學與傳統教學內涵的深刻分析,傳統教學與網絡教學的融合發展應充分注意,轉變教師教學理念、注重發揮網絡教學與傳統教學資源的互補,以及注重在網絡教學中發揮傳統教學中教師的優勢,強化師生課堂上的相互交流。

[關鍵詞]網絡教學;教學模式;融合機制

一、引言

近年來,網絡教學模式由于其便捷性受到很大的推崇,在教育信息化發展過程中應用廣泛。網絡教學就是將計算機作為一種工具,利用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等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開展教學的新的教學方法。相較于傳統教學模式,網絡教學突破了時間、空間的限制,承載著大量的資源與信息,更加開放與便利,使教師和學生在閱讀和學習過程中獲取資源更為便捷高效。從現階段網絡教學開展的情況看,盡管網絡教學建設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網絡教學依然存在很多問題。因此,研究新的網絡教學模式,探索高等院校網絡教學與傳統教學的融合機制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網絡教學的內涵和特征

(一)網絡教學的內涵。現如今,人們對于網絡教學存在許多不同方面的理解,經過對這些相關內容的查閱與研究,我們可以得出,網絡教學不僅是將傳統授課內容與網絡平臺結合,提供一個更新的展示方式,而且還是將網絡技術與現代教學思想融合,構成了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因而我們認為網絡教學是盡可能地將最新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結合起來運用到教學中的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將傳統的書面上的知識通過多媒體技術與網絡技術的共同作用,轉變為更加生動形象的聲音、圖像、視頻,使得學生能夠更好地接受并理解課堂知識,師生之間也可以更好地交流、討論,實現了一種新的教學方法。(二)網絡教學的特征。網絡教學使學生及教師在學習環境、學習內容、學習方法等方面產生了新的變革。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自主性。自主學習是一種依靠學生自己調整掌控的一種學習方式,學生針對自己目前所需要學習的內容制定學習計劃,選擇最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在學習的過程中自我監督、自我約束,自我調節,通過學習成果反應學習狀況,由此實現自主性學習。2.交互性。傳統的教學方式使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聯系受到了局限。通常教師在授課之前要事先準備好教學的內容與方法,在課堂上按部就班地進行每一階段的學習與工作,這就降低了教學中師生之間的溝通與交互性。教師與學生之間是一種灌輸式的單向傳播知識,學生對待問題有自己的思考及解決方法,但他們很難有機會向老師表達自己的思想,同學與同學之間的交流也并不多,這樣的教學就只做到了“傳道、授業”而并沒有“解惑”。網絡教學的技術為教師與學生提供了交換信息、交流思想的渠道,學生可以通過互聯網向任課教師提出自己的疑問,表達自己的想法,互換自己的建議,老師可以從學生那里得到的反饋來調整自己的教學,這種更方便、更快捷的交流方式,使教學得以事半功倍。3.個性化。學生具有極強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但傳統教學活動中,學校和老師為所有學生提供相同的教學環境、教材、課堂及參考資料,學生們得到的教育是相同的,標準和要求也是相同的,教師只能根據大多數學生的需求進行教學,即使對某些極少數學生進行個別教學,由于條件受限,老師只能給予一定程度上的幫助,所以這里的“因材施教”也是有限的。學生們的個性得不到發展,便逐漸被共性所替代。網絡教學則彌補了傳統教學的不足,它可以提供同步或異步的交流平臺,學生可根據老師的安排及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自主學習,及時通過網絡與老師溝通交流,掌握自己的學習情況,針對優點與缺點進行適當的調整,通過網絡的教學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具有很大程度上的自由,有利于實現真正的個性化教學的目標。

三、網絡教學與傳統教學的融合機理

(一)網絡教學與傳統教學的教學差異分析。1.傳統教學的主要優勢與不足。傳統教學的主要優勢具體表現在:第一,傳統教學以教師為主,以教材書本為主,強調的是課堂上的“教”,有助于教師發揮其主導作用;第二,教師都受到過較為系統的專業訓練,能夠按照教學理論和原理有規劃、有側重、有目的地進行系統的針對式的教學活動,有利于更好地傳授知識和經驗;第三,師生之間在學校、課堂上的面對面交流,老師的言談、舉止對學生的教育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這一點是網絡教學不能做到的。傳統教學的不足則主要表現在:因為在課堂上,老師為教學的主體,采用單一的廣播式的教學,學生始終處于接受的狀態,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2.網絡教學的主要優勢與不足。網絡教學的主要優勢具體表現在:第一,網絡教學以學生為主,主要依靠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所以不會受到課堂、教師的限制;第二,教學內容豐富多彩,具有多樣性,有利于根據不同的學生因材施教,培養學生的個性;第三,互聯網包含了大量的多種多樣的教學資源,所以,網絡教學不會局限于書本上的內容,擴展了學生的知識面;第四,網絡不存在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學生可以自由地利用遠程教育,有利于終身學習。網絡教學的不足主要表現在:第一,計算機畢竟是機器,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并沒有情感上的交流,缺少了傳統課堂教育中師生之間的互動與幫助和與人交往的社會經驗;第二,多媒體網絡儲存了龐大的信息量,內容多、流速快,這大大超過了學生能夠接收信息、處理信息、運用信息的能力范圍,無形中對學生造成了極大的心理壓力;第三,學生如果過多的接觸虛擬的網絡世界,會逐漸脫離現實世界,增加孤獨、冷漠、憂郁感的同時也降低了自身的人際交往能力,這不利于學生構建健康的心理世界。第四,多媒體網絡信息庫在包含大量學習信息的同時,也一定會存在許多有害的信息,這對學生來說,很容易受到不良的影響。(二)網絡教學與傳統教學的融合。網絡教學所具備的優勢使其發展的速度相當之快,對于傳統教育來說,這是一個新的挑戰,然而傳統的學校不會被淘汰,并且我們可以肯定它們在將來也不會消失。網絡教學和傳統教育是互為補充相互依存的關系,在未來,它們將共同發展。在我國,網絡教育還處于一個開始的階段,它是伴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因為現代教育對技術的大量應用,使得網絡教學具有極大的便利,比如網絡信息傳遞的迅速、網絡教學資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同步或非同步的溝通交流,學生能夠自由地進行自主學習、獨立學習以及共同學習;教室不再受到地域的限制,教育不再局限于課堂之上,同時教育的對象的范圍也隨之擴大;通過技術可以在虛擬的基礎上模擬現實,可以更好地解決傳統教育中的一些教學上的難題等。因此,將網絡教學與傳統教學進行嵌入型應用,可以解決現在高等學校傳統教育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同時有利于促進教育社會化;促使傳統教育走出學校,走向家庭、走向社會;促進全面開展全民教育和終生教育。網絡教學將成為傳統教學的一種重要補充。因此,在網絡教學與傳統教學融合的過程中,應充分重視幾個方面:首先,樹立教師的網絡教學與傳統教學嵌入式實施新理念。在網絡環境下,要構建網絡教學與傳統教學的嵌入型學習,最主要的一點是要努力鼓勵教師轉變革新自身的教學理念。倘若沒有這一前提條件,結果必然會達不到目標。其次,注重發揮網絡教學的豐富資源,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針對我國目前的情況來說,教育中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數量和規模,相對于大量的求學者來說是供不應求的,而傳統教育的學校、教師資源的數量受經濟條件的制約,無法無限的擴大,并且我們現有的傳統教育的培養能力也遠遠跟不上需求,通過網絡將現有的高校資源進行整合,合理配置,讓更多的人可以接收到高等教育,為社會輸送源源不斷的高素質人才。第三,注重在網絡教學中發揮傳統教學中教師的優勢。傳統教學模式的優點則是有利于教師發揮其主導作用,重視情感因素在學習過程中的發揮,能夠在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發揮積極鼓勵的作用;但其主要的缺點則是注重傳遞—接受式、否定發現式的教育,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始終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學生的主動創造性得不到發展,所以不利于創新型人才的培養。虛擬的交流不利于培養人與人之間真實的情感,在網絡教學的實施過程中,學生不應該單一的依靠網絡,應該適當的有一部分在校學習的時間,這樣可以培養師生、同學之間的情感,有助于培養學生社會性的人際交往的能力,相互的交流也更有利于學習。

作者:姜莉 鄭海燕 單位:1.黑龍江科技大學 2.哈爾濱商業大學

[參考文獻]

[1]李夢琪.傳統教學模式與網絡教學模式的比較研究[J].現代教育論叢,2011(9):39-41.

[2]張曉亮.傳統教學與網絡教學整合模式研究[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2011(2):122-124.

[3]黃曉龍,張世祿.關于傳統課堂教學引進網絡教學的探索—形成以傳統課堂教學為主,網絡教學為輔的課題教學模式[J].科技信息,2008(17):23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