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線下的網絡編程教學有效開展研究
時間:2022-09-11 02:51:55
導語:線上線下的網絡編程教學有效開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不斷深入開展教育課程改革研究,旨在突破傳統教育模式給現代教學發展帶來的桎梏,為我國經濟發展建設和社會發展建設提供市場所需的綜合性素質人才。在這種新舊動能轉換的驅使下,線上線下的混合教學法成為了當下高等教育進行現代教育改革所廣泛關注的方向,特別是計算機專業的網絡編程教學方向,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將發揮更大的作用。本文通過分析線上線下教學模式的基本內容,結合當前我國計算機網絡編程教學改革的發展現狀,探尋基于線上線下教學背景下的計算機網絡編程教學改革的有效策略,為提升我國計算機網絡編程教學有效性提供更多的參考建議。
關鍵詞:線上線下;網絡編程教學;有效策略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社會意識形態的不斷變化,現代教學事業也在不斷的進行改革和調整,作為職業教育的中堅學科,計算機網絡編程教學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具有較高的要求,社會及企業對網絡編程專業人才的需求也偏重于應用型和綜合型,社會發展及人才市場需求的變化給計算機網絡編程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是信息時代背景下教育改革發展的優越產物,該教學模式能夠較好的推動教師與學生在課堂與互聯網中的交流,能夠更加高校的完成新課改任務,在線上線下教學背景下開展網絡編程教學改革將成為計算機網絡編程專業未來的主流發展趨勢。
一、線上線下教學模式的基本內容
(一)線上線下教學模式概述。線上線下教學模式秉承“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占據主體地位,學生在專業教學的過程中通過自主吸收知識來實現專業教學效果的過程。線上線下教學模式主要包含兩個部分,教師在教學執行的全過程內充當輔助引導作用。首先,線上部分為學生的自主學習部分,學生在大部分時間內通過各種渠道,如:書籍、網絡資源、教育平臺等獲取專業知識,自主查閱專業學習所需要的學習資源,在一些平臺或者論壇上進行學習商討,進而完成線上教學目標;其次,線下部分主要是專業教師針對學生在線上部分的學習內容進行針對性研究,并作出線下教學反饋,幫助學生弄懂線上部分所遇到的難點和重點,幫助學生梳理專業教學知識內容,進而提升掌握能力。(二)線上線下教學模式在網絡編程教學中的應用意義。傳統的網絡編程教學僅僅需要學生在預習階段掌握一定程度的操作即可,并沒有對預習階段的學習成果進行針對性反饋和評價的過程。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能夠實現學生與教師的線上線下高效溝通,通過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來強化學生的預習效果。此外,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能夠將學生普遍遇到的難點和疑點反饋給教師,教師可以進行針對性的課堂教學設計,這樣可以極大的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并解決不必要的教學時間浪費。同時,學生在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主導下,能夠提升自身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網絡編程的應用實踐能力。
二、當前網絡編程教學的發展現狀
(一)教學理念落后。教學理念落后是制約我國計算機網絡編程教學改革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師在傳統教學模式中過于關注理論基礎知識的教學部分,忽視了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課堂教學大部分還是以教師在教學主體,學生無法充分實現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突破,導致網絡編程課堂教學乏味,不利于專業技能型人才的培養。(二)課程結構不合理。當前我國計算機網絡編程教學在課程結構設計上依然受到模式和流程的干擾而無法實現改革和突破,這種缺乏合理性設計的課程結構使得教學內容無法突出重點,教學氛圍極其僵化,學生無法獲得完整的專業實踐操作能力,無法體現計算機網絡編程專業高實踐性、高應用性的專業特點,學生在這種課程結構下進行培養難以滿足就業市場對網絡編程專業素質人才的需求。(三)評價機制不科學。教師對學生的教學習慣以及專業價值觀養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在傳統網絡編程教學中,教師容易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對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個性化發展缺乏前瞻性培養,片面的注重學習成績,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展,這種對學生缺乏客觀評價機制的教學方式極大的限制了學生自信心,進而影響學生的專業學習效果。
三、在線上線下教學內鏡下網絡編程教學開展的有效策略
(一)做好課堂教學前的準備工作。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最大優勢就是學生專業學習的線上部分,網絡編程教師要針對學生的線上自主學習環節為學生安排合理的預習內容,作為循序漸進,知識點要潛移默化提升,教師可以通過設置相應的課前問題來引導學生進行自主的線上預習,并通過學生線上學習反饋回來的信息挖掘學生在網絡編程線上預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點和重點,進而做好課堂教學前的深入研究工作,設計具有針對性的課堂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教學利用率,提升學生的專業學習效果。(二)優化課堂教學設計內容。教師要在學生課前自主預習的基礎上進行課堂情景教學內容的優化設計。首先,教師要打造個性化情境教學內容,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其次,教師在課堂情境設計過程中要打造交流互動環節,給予學生展現自己見解和看法的空間,通過師生間、學生間的交流來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第三,教師針對線上預習過程中學生普遍存在的難點和重點問題進行引導性課堂教學設計,通過教師引導幫助學生挖掘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進而提升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三)完善教學任務的評價機制構建。在網絡編程教學的線下部分中,學生要對自主線上預習部分和教師的課堂教學內容進行復習,這部分主要需要學生自主完成,教師要針對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復習內容,還要針對學生的完成情況設計科學、完善、合理的教學任務評價機制,將學生的復習成績和獲取的真實能力進行科學的反饋,以便為下一步教學內容實施提供數據信息參考,加強學生知識鞏固能力,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進而為社會培養更全面的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李海龍,鄧敏杰,梁存良.基于任務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設計與應用[J].現代教育技術,2013,23(9):46-51.
[2]特里.安德森,王志軍.希望/冒險:大規模開放網絡課程(M00Cs)與開放遠程教育[J].中國電化教育,2014(1):46-51.
作者:邵雪 單位:吉林農業科技學院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
- 上一篇:無線通信技術在消防領域的運用
- 下一篇:通信專業教學研究與實踐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