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袋評估在教學的作用

時間:2022-01-04 11:47:51

導語:檔案袋評估在教學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檔案袋評估在教學的作用

本文作者:葉惠峰工作單位:榆林學院

研究對象及工具本研究的受試對象由實驗班和對照班組成。實驗班為2010級三個英語專業班,共90人;對照班為2009級三個英語專業班,共87人。筆者實驗前對實驗班進行了前測,并比較兩屆學生的入學成績,發現兩屆學生入學前成績相當。通過課時數相等的培訓后,筆者對受試者進行了后測,目的是觀察在傳統課堂教學下的對照班與在教學中融入檔案袋收集與評估手段的實驗班在測驗中的成績是否存在顯著差異。研究步驟及方法通過實驗前對實驗班學生抽樣了解,發現英語學習中檔案材料的收集及評估對學生來說是一個相當陌生的概念。筆者首先對檔案袋評估的定義、對教學與學習的影響、國內外學者的評價與研究成果等深入淺出地作了介紹,以便學生認識到學習檔案能使他們與教師共同為學習負責,是對他們學習與進步的持續記錄,可展現學習提高、努力和最后結果的全過程。因此,他們要積極配合教師的要求,在盡可能進行大量英語閱讀的同時,不斷收集閱讀內容、速度、成績、心得等方面資料,經常參照其他同學的檔案袋材料,自我評定與相互評定泛讀學習進展狀況,反思自己的學習,了解自身進步狀況,發現存在的問題,通過比較、分析,不斷改善自己的閱讀策略。筆者還對閱讀資料的搜尋做了說明,同時對檔案袋收集內容、評估方法、對學期成績的影響等做了解釋。(1)檔案袋收集與管理者:學生。(2)閱讀內容:必讀內容:規定教材;選讀內容:規定圖書目錄,包括小說及其它文學類作品;任選內容:體裁上包括各類文體,如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等;題材上涵蓋文學、文化、政治、歷史、日常生活等范疇。(3)檔案袋的類型及其內容:過程型檔案袋,內容主要包括閱讀資料題目、閱讀量(頁數或字數)、閱讀速度、文摘、讀后感、資料概要等;復合型檔案袋,內容主要包括學生編寫的、自認為比較滿意的讀書報告。(4)閱讀成績記錄:歷次檔案袋成績、考試成績等。(5)檔案袋評分原則:依據Heaton[6]的典型閱讀理論能力結構、實驗班學生的實際能力狀況制定評價標準,根據檔案質量與總量進行評分,成績包括優、良、中、差四個檔次。(5)評估方法:自我評判、相互評閱、教師審閱。(6)檔案袋的成績保存:教師建立電子檔案成績表并保存,學生建立自己的電子檔案成績表并保存。由于學生對收集檔案內容方法不甚了解,在研究過程中,為了了解學生檔案收集狀況,作者采用每周抽樣檢查,每月全部檢查了解學生所選項目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在閱讀策略、技能等方面取得了進步,確定學生能否進行大量課外閱讀并獲取相關知識,并作出相應書面評價。另外通過訪談形式了解學生閱讀習慣與愛好,引導他們學會總結和計劃自己的學習。

研究結果及討論筆者經過兩學期對實驗班學生的培訓,將他們的學習進步狀況與對照班進行了比較后得出以下結論:(1)學生可以完成檔案材料的收集。在兩學期的學習中,全部學生完成了閱讀檔案袋的建立與記錄,記錄內容基本符合要求。具體成績可見表1。當然根據檢查、個別訪談、觀察發現在達到合格成績的少數學生中其檔案的真實性程度,也就是信度值得懷疑,但大多數學生為提高閱讀技能下了不少的功夫。(2)閱讀量有明顯的增加。檔案袋評價的引入使學生的自主閱讀引入了競爭機制,許多學生競相加大閱讀量,豐富檔案記錄內容,實驗班中20多名學生過程型檔案袋中的讀書筆記量達到了200頁以上,其中2位同學讀書筆記達500頁以上,總體閱讀量明顯超過了對照班學生。從檔案袋的內容中可以明顯發現,學生特別喜歡做任選任務方面的閱讀,他們在這方面的記錄量大,而且題材選擇廣泛,包括科技、文化、日常知識、人物傳記等。體裁也比較多樣,包括記敘文、描寫文、議論文等,符合當初的要求。總體來說這種學習方式在培養了他們閱讀能力的同時也擴展了他們的視野,定會對他們的英語學習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3)閱讀成績有了顯著的提高。筆者利用兩次期末考試機會對受試者進行后測,兩次測試結果比較如下:實驗班與對照班的測試成績表明:在入學成績相當的情況下,實驗班與對照班同樣經過一年學習,在同樣對等的后測后,實驗班兩次成績都有所提高,對照班與實驗班第一次后測的平均成績分別是69、72.5分,第二次后測的平均成績分別是71、74分。在高分成績比率方面,實驗班明顯高于對照班,第一次后測對照班20%的學生成績在75分以上,實驗班為23%;第二次后測對照班22%的學生成績在75分以上,實驗班為29%,其中實驗班兩名學生成績超過85分,而對照班沒有。實驗班與對照班在低分成績區比率變化不大,這說明此項實驗對成績好與學習自主性強的學生影響更大。另外實驗班在表3中的成績明顯好于表2中的成績,而對照班兩次成績分布相當,這說明隨著時間的推移,實驗班的進步速度高于對照班,而且從課堂表現、自主學習等方面也體現了這一點。雖然很難分清是檔案袋還是其他因素促成學生水平的提高,但結果表明實驗班學生的成績有顯著提高。

學生語言學習檔案收集與評估越來越得到外語教育界的關注,現在的教育學、應用語言學理論強調自主學習、元認知、研究型學習在外語學習中的作用,關注泛讀教學中檔案袋評估的應用符合這一理論的發展方向。檔案袋能夠保存學生一定時期學習中閱讀速度、理解能力、閱讀內容等方面變化的軌跡,展現他們的努力程度、學習過程及進步程度。它的建立與評估增強了學生自主閱讀的動機,使他們為自己的學習進步負責,積極收集有效的資料,了解自身在閱讀學習中的優點與不足,從而獲得更大的自信與自尊,培養他們獨立閱讀的能力,使他們最終成為成功的語言學習者。總之,在普通高校英語專業泛讀教學中引入檔案收集與評估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學與學習的成果,值得廣大教師更多地探索,尋找更適合學生的評估方式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