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管理教學設計論文

時間:2022-04-20 02:48:06

導語:人力資源管理教學設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人力資源管理教學設計論文

摘要:本文針對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課程特點和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提出基于CDIO理念的項目教學改革設想,并從教學目標、課程體系、項目教學實施、考核方式等方面進行設計。實踐表明,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課程項目教學能提高學生的人力資源管理技能、團隊合作與人際交往能力,能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感。

關鍵詞:CDIO;人力資源管理專業;項目教學

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使得人力資源逐漸成為企業的核心資源,越來越多的企業對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數量和質量要求。而目前很多地方高校仍存在著諸如培養目標不清晰、課程設置不合理、實踐性教學不足、考評體系單一等問題,導致該專業畢業生基礎知識不扎實、業務技能不熟悉,所培養的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人才與社會需求的人才差距越來越大。高校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迫在眉睫。CDIO工程教育思想為我們提供了一條可以借鑒的新思路和新途徑。

一、CDIO工程教育及其引入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來國際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CDIO代表構思(Conceive)、設計(De-sign)、實施(Implement)和運作(Operate),它以產品研發到運行的生命周期為載體,讓學生以主動的、實踐的、課程之間有機聯系的方式學習工程[1]。強調學習與具體的產品掛鉤,使學習者投入于項目實施過程中,是“做中學”和“基于項目的教育和學習”的集中概括和抽象表達。這種模式不僅提出了4個層面的系統的能力培養方案,還創建了實施過程和結果評價的12條標準,具有很強的操作性[2]。實證表明,CDIO作為改革教育思想觀念,符合現代工程技術人才培養的一般規律。根據系統的相似性原理,CDIO作為一種教育理念,可以有選擇地移植到非工程類的地方院校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第一,培養目標和特征的一致性。二者以“能力本位”為培養目標,強調人才既具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又具有實踐能力,重視團隊精神、社會責任等培養。第二,培養機制上具有一致性。二者都倡導“做中學”和“產學合作”,都積極推廣項目式教學,鼓勵校企合作辦學,要求努力創建一個能夠將“做中學”得以實施的一體化的項目實訓環境。第三,面臨問題的同一性。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培養的失衡是當前人力資源管理類課程教學的主要問題,而工程教育引入CDIO之前也同樣存在。實踐證明,針對以上問題而探索的CDIO教育模式,能有效地解決理論與實踐脫節的問題。

二、構建基于CDIO的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課程項目教學設計

1.設置具體而清晰的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綜合相關文獻[3],目前普遍認為地方院校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適應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具有扎實的基礎理論與學科基礎知識,系統掌握人力資源管理的理論、技術和方法,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能在工商企業、金融和證券機構、管理咨詢機構及政府部門從事人事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它為本專業人才培養指明了發展方向,但CDIO教育理念下的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能力培養目標則更加清晰而具體(見頁表1)。2.建立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一體化課程體系。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需要通過恰當的專業課程設置和教學來實現。根據用人單位對人力資源管理本科專業人才的要求,該專業的課程包括通識教育課程、大類專業課程、專業核心課程、實驗實踐課程和素質拓展課程。其中,大類學科基礎課程有勞動經濟學、管理學、經濟法、會計學、統計學、金融學、社會學、心理學等;大類崗位基礎課程有勞動法、組織行為學、市場營銷學、人力資源管理、管理信息系統、社會保險學、企業文化、管理定量分析等。專業核心課程有工作分析與理論、人員素質測評、績效管理、薪酬管理、培訓與開發、勞動關系管理等。實驗實踐課程有招聘與培訓實訓、績效管理綜合實訓、企業模擬經營等。素質拓展課程有創業管理、公共關系學、社會調查方法等課程供學生選修。在CDIO理念下,我們對課程內容進行重新安排,以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項目為背景,在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任務的驅動下,將課程教學與實際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有機聯系,即通過合理規劃的課程項目、綜合項目等,把上述系列課程和上述CDIO能力目標有機結合,構建了以項目為主導、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培養的理實一體化課程新體系(見圖1)。其中,總體構思的CDIO項目,按規模和范圍可劃分為三級,1級項目是指包含本專業主要核心課程和能力要求的綜合項目。依據人力資源管理者的就業崗位群和對應的工作任務,劃分為人力資源規劃、工作分析、招聘與測評、培訓與開發、績效考核與薪酬管理、勞動關系管理六大課程群。3級項目是指單門課程內為增強該門課程能力目標的實現而設置的課程項目。3.開展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課程的項目教學。教學設計是課程實施的藍圖。CDIO理念下的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一體化課程教學設計,要求將專業課程的內容融合到各個相關的實踐項目中,并采取項目教學。項目教學是一種以專業技能課為基礎,以項目任務為中心組織課程內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務為主要學習方式的教學模式。其目的在于加強課程內容與工作之間的聯系,提高對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效率。項目教學最關鍵的環節是教學項目設計。根據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部門設置和崗位職業能力要求,我們以人力資源管理的工作模塊以及每一模塊的工作流程為基礎,設計出具有明確主題和活動內容的七大項目。同時,又結合學生的知識水平與學習能力將之分解成若干個次級分項目(見表2)。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課程的項目教學框架是“總—分—總”思路,即從課程的大型項目(頂層項目)出發,歸納出完成該項目的所有單項技術或流程,針對這些單項技術或流程設計相應的次級項目,再將每個次級項目分解為若干個子任務,然后以具體項目和任務為依托,將相關的知識點融入任務之中,并由淺入深、由局部到整體地開展各項技能的訓練。這樣,當所有次級項目與子任務完成后,一個完整的大型項目也實施完畢,一門專業核心課程的教學也隨之結束。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課程的項目教學主要從以下七個環節開展。環節一:理論教學。指課程基礎知識與基本原理的講授。學生的基礎知識與基礎能力是實施項目教學的基礎,教師要根據課程特點以及教學對象、教學內容、教學手段與教學環境的多樣性,靈活采用啟發式教學、案例式教學、研討式學習、模擬體驗式等教學方法,進行理論知識教學,幫助學生掌握必須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環節二:學生分組。項目內容比較多,在學時有限的情況下,必須將學生分組,利用課外時間來完成項目。一般將授課班級分為6~8個小組,每組人數因班級規模與總人數而不同。環節三:項目分解。指將課程大項目逐級分解為小項目與子任務,并交給各小組及組員去合作完成。同時,教師要提煉每個子項目中涉及的知識點,并根據難易程度和學習需要進行講解,使學生容易掌握項目每個部分所用到的知識和技能。環節四:系統構思。指明確任務和任務準備,要學生明白自己做什么,并考慮怎樣做。在構思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和項目的主持人,負責整個設計過程。教師只是項目的協助者,布置項目主題與任務要求,引導學生結合專業培養目標去發現自己熟悉的企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中存在的與課程學習相關的問題,自己確定與項目主題一致的研究對象(模擬企業)。環節五:系統設計。指要求學生自己設計項目實施方案。在設計階段,采取組長負責制,以小組為單位集中討論,明確設計任務與設計目標,編寫項目計劃書。教師可以增加方案的匯報環節,安排一個合理的時間讓每個小組講解自己小組的項目構想,由全班同學進行討論,探討每個小組講解的項目是否具備可行性,并提出進一步的修改意見。環節六:實施與開展。指各個小組的項目方案確定后,就要做好小組內成員的分工,首先,根據設計方案把項目分解成若干任務;然后,針對每個任務安排相應的人員去實施,要求分工明確,責任到人。教師只是指導與督促學生合作完成項目任務。環節七:運行與評估。指對學生完成情況進行評價和反饋。項目結束時,每個小組安排一個學時,在班級進行公開展示或模擬表演或匯報答辯。項目團隊推舉主講人,團隊共同參與項目演示。評估由師生共同完成。首先,由各小組學生分別挑選一人,組成學生評價委員會,對各小組表現予以評價。其次,教師結合各環節知識點,評析各小組表現及觀點或結論,并提出改進的建議。

三、采取結構化考核方式

CDIO強調知識、能力和基本素質的綜合評估。CDIO理念下的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課程的考評方式宜采取“全過程考核,全方位評價”的結構化考核方式。學生的成績由三部分組成:一是平時成績,占25%,主要考核學生的到課率情況、學習態度等;二是項目成績,占35%,主要從學生在小組內完成的任務、做出的貢獻及與小組其他同學協作的態度與合作交流能力等方面考核;三是期末成績,占40%。近年來,筆者基于CDIO對此專業的核心課程《人員測評與招聘》、《培訓與開發》進行了項目教學改革。實踐證明,CDIO項目教學能提高學生的人力資源管理技能、團隊合作與人際交往能力,能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增強學生在以后工作中完成項目的信心。

作者:裴利華 江百煉 單位:湖南工業大學商學院

參考文獻:

[1]胡志剛,等.人力資源型本科人才培養方案及其優化[J].高等人力資源教育研究,2010,20(6):29.

[2]顧佩華,陸小華,編譯.CDIO工作坊手冊[M].汕頭大學出版社,2008.

[3]繆雄.本科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析———以湖南理工學院人力資源管理國家特色專業建設為例[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1):227-229.

[4]2003年制定頒布了《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國家職業標準》,并在2007年作了修訂[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