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學校教育心理學的重要性
時間:2022-11-18 03:25:31
導語:中職學校教育心理學的重要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中職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
1.無目標、無主見,情緒起伏大。目前的中職院校學生多為獨生子女,一直以來的嬌生慣養使得他們對自己的人生毫無主見,聽從家長的安排,沒有樹立自己的人生目標;在日常生活中缺乏動手能力,因此在獨自求學過程中一旦遇到困難,一點挫折都會對其造成打擊,從而產生自暴自棄、郁郁寡歡的負面情緒,再加上中學院校的學生都處于16到18歲的青春期,易沖動,情緒起伏較大。2.毫無社會交際技能,容易走向極端。很多中職學生缺乏學習基礎,興趣的重點并未放在對知識的探索上,隨意釋放個性,喜歡追求刺激,爭強好勝且目中無人;雖然希望與人交往,但缺乏主動性,缺乏交際技能,無法以正確的三觀來看待他人,不能容忍他人的缺點,容易在交往中產生沖動。3.缺乏自信與自尊。中職學校的學生都是沒有考上高中的落榜生,考試成績對學生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沖擊,很多時候他們覺得自身能力低,資質差,缺乏自信心。在面對中職這個新的學習生涯,他們感到迷茫,感到無措,這就會出現破罐子破摔的問題,不懂自尊自愛。
二、中職院校教育心理學的現狀
1.對教育心理學的重視程度不高。大多數中職院校都認為將實際動手操作能力作為主要教學目標,忽視了對學生心理的教育和引導,沒有將心理學教育與實際課程聯系起來,沒有認識到學生的心理會對以后的生活和工作產生重要的作用,心理健康的學生能夠在未來的道路上走得更遠。2.缺少專業的教育心理學師資力量。很多中職院校除了對學生進行專業課的教授,并未開展心理學課程,更缺乏專門引導學生心理的專業團隊。這是一種教學理念的偏差,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
三、中職院校開展心理學教育的措施
1.重視溝通,促進師生平等。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與學生進行交流,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首先要深入了解學生的情況,了解其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并加以信任和尊重;中職院校的學生都處于青春期,心理發育并不成熟,通常都很叛逆。因此教師在傳教過程中不可采取強硬手段,避免激發其叛逆的心理,與學生溝通要重視平等性。其次要加強學生對老師的信任感,保護學生自尊心,使其能夠樹立起自信心。2.引進專業師資力量加強心理學教育。職業學校應增加教育心理學課程,每個年級至少要配備3名咨詢師,建立一個咨詢室,在教學的前兩年社會實踐課程不得低于150課時;只有這樣才能加強對中職學校學生心理學的教育,為其能更好的發展奠定基礎。3.創設一個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學校應為學生創設一些校園活動,社團活動,演講賽,辯論賽等活動,充實校園生活,使其能夠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下進行學習;還可以通過微博、微信朋友圈、公眾號等媒介宣傳心理健康知識,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文化氛圍。4.提供充足的咨詢機會。一般情況下,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時,很多學生不好意思將自己的心理問題說出來,沒有做到主動與老師溝通,這時老師就要鼓勵學生傾訴,從而獲得心理方面的幫助和支持。5.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和理念。
中職學生的心理極其敏感,學業的不順遂使其負面情緒很大,在具體教育中,老師要不斷進行努力和思考,提高自身教育能力,提高心理學教育的有效性,使學生能夠身心健康的發展及學習。結束語總而言之,在中職學校開展心理學教育對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校方必須給予高度重視,再從科學的角度出發加以調整,將新的思路引進教學,為學生在校學習提供更好的服務。
參考文獻:
[1]楊來恩.中國近代比較教育學家的學術范式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8.
[2]孫巖.美國綜合性大學教育學科的歷史考察[D].浙江大學,2017.
作者:王莉 單位:湖北省潛江市衛生學
- 上一篇:中職護理學教學質量探討
- 下一篇:建筑起重機械設備質量安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