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小學音樂課堂“瘦身”策略

時間:2022-09-22 03:19:19

導語:談小學音樂課堂“瘦身”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談小學音樂課堂“瘦身”策略

一、教學手段與教學語言“瘦身”

1.突出音樂主題,讓教學手段、方法“瘦身”

教學手段、方法的“瘦身”,就是以音樂課堂教學目標為基準,從內容中得到具體方法。不管使用怎樣的手段與方式,都必須有指向性與針對性。自課堂改革后,學生參加課堂活動的積極性明顯增加,很多老師為了豐富課堂形式,不僅影響了教學目標,在教學內容雜亂的同時,也冷落了對應的教學內容。在日常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經常出現這種場面:以歌唱為主的音樂課堂,老師首先會將音樂播放一次,其次再輪流介紹相關歌曲的風土人情、創作背景,然后再讓學生隨著音樂節奏挑一挑、動一動,為學唱歌曲做準備。等到真正開始歌曲學唱時,課堂大半時間已經過去,學生跟著音樂節拍唱兩遍,還沒有什么節奏,就要求學生分組,加入打擊樂器伴奏;或者自編動作對歌曲進行表演,最后再利用剩余時間對有關歌曲進行欣賞,一節課就結束。如此一來,學生不僅體驗不到音樂內涵,知識技能掌握程度也極為有限。針對這種現象,老師在設計音樂課堂教學時,必須明確教學目標,讓相關教學活動緊緊圍繞目標而展開,而不是追求熱鬧讓教學手段、方法和教學目標脫節。

2.展現樂感,讓教學語言“瘦身

教學過程作為信息儲存、傳遞、延伸的過程,語言是整個信息內容的重要載體,教學語言運用過程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因此,很多老師會使用故事創建音樂情景,在吸收學生注意力的同時,也占用了大量時間,讓音樂課堂成為故事課。針對這種現象,老師必須精簡教學語言,讓教學語言更加形象、生動、簡練、精確,用最簡練的語言展現更多的教學內容。如果老師的語言就像美妙的音樂,不僅會給學生帶來美的啟迪與藝術享受,還能讓音樂課堂充滿情感,進而達到音樂美與語言美的高度統一。

二、學科內容與多媒體素材“瘦身”

1.關注音樂個性,讓學科內容“瘦身”

隨著精神文明與音樂課程改革力度加大,進行綜合教學已經成為當代音樂課程的重要理念。但是,在看似豐富的課堂外表下,很多綜合性音樂課表現為資料查詢、社會調查等一系列非音樂活動;最終綜合性音樂課演變為內容多樣的拼盤課。針對這種現象,我們可以明確的看出音樂課已經失去了原有的教學本質。很多老師甚至感嘆:語文課使用音樂可以烘托情境,渲染意境;體育課播放音樂,能讓學生感受旋律,提高肢體協作能力;美術課使用音樂,能激發學生繪畫熱情與創造靈感。只有音樂課不使用音樂感染學生,帶動學生積極性。因此,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我們必須根據教學要求,綜合“瘦身”策略,在以音樂本質為目標的基礎上,保持音樂本身特點,選用恰當內容,滲透各類綜合性學科;通過綜合,讓學生更加深入的理解相關歌曲,從而讓生活實踐、音樂與相關學科有機的聯系起來。

2.注重音效、聽覺、音響作用,讓多媒體素材“瘦身”

在音樂教學中應用多媒體,不僅可以拓展教學容量與音樂空間,同時還能豐富教學資源與教學手段,拓展學生音樂視野與生活空間,進而為音樂情感體驗打下堅實有利的環境與條件。但是如果在教學中過分運用多媒體,不僅會影響教學成果,還會降低教學質量。因此,在多媒體等輔助性教學設施“瘦身”時,必須正確使用多媒體。在多媒體使用中緊緊圍繞教學目標,讓教學內容與形式有機的結合起來,進而更好的為鑒賞、感受、展現、創造音樂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結語

新課程作為一種重要的理念行動,“瘦身”是瘦去無用的內容,抓住音樂根本。因此,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我們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決不能盲目趕時髦、追風,而是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將音樂教學返璞歸真,回到自然狀態,進而收到更好的教學成果。

作者:陳琳 單位:江蘇省南京師范大學附屬揚中小學

參考文獻:

[1]宋祖年.讓小學音樂審美教育“返璞歸真”——談培養小學生正確音樂審美情趣的幾種方法[J].教育教學論壇,2010,(32):96.

[2]朱雪萍.去偽存真返璞歸真——淺談小學音樂課堂的『瘦身』策略[J].小學時代(教師),2010,(6):82.

[3]張大霖.返璞歸真創造美的音樂課堂[J].新課程學習(社會綜合),2012,(11):140.